萬盛學電腦網

 萬盛學電腦網 >> 安全資訊防護 >> 微信對生活的影響

微信對生活的影響

  
微信
  2014年,我們在微信中醒來,在微信中睡去,在微信中擠地鐵,在微信中工作,在微信中吃飯,在微信中旅行。我們捨不得錯過一條朋友圈的新鮮事,一個社會話題或者明星八卦。

  微信原本是用來填補碎片時間的工具,到頭來卻無情地撕碎了我們的生活。

  “為朋友圈而活”

  2014微信應用產業峰會給出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底,微信月活躍用戶數已接近4億。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副研究員、《新聞與傳播研究》副主編劉瑞生看來,微信熱並不奇怪。

  微信是完全基於移動網絡的社交工具,而它的用戶基礎又來自數量龐大的qq群,以及手機通訊錄,高黏度是它的特性。因此,用戶也更容易形成圈子性的交往。

  相較而言,微博主要是一個被意見領袖所主導的傳播形態,它更像是一個輿情熱點的發布平台,深度用戶數量實際並不是太多。

  “正是因為微信是一種強關系的鏈接,人們在微信上發布消息,往往希望獲得一些反饋,無論是點贊還是評價。”中科院心理所教授、副研究員祝卓宏說,“響應的人越多,刺激的強度越大,並逐漸形成所謂的操作性條件反射,從而強化這種行為。”

  典型的,無論飯前飯後都必須照相的,刮風下雨都要自拍的,看到名牌就要合影的……

  如果這還不算什麼,那麼,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院長江曉原記憶中的一段旅行場景,則讓人不得不感歎朋友圈裡的“本末倒置”。

  當一群朋友到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參觀,從進門起,同行的一個伙伴便連連抱怨wi-fi問題,對於展覽本身全無心思。一路“整治”,wi-fi得以連上,而他在第一時間,就是拍照並上傳朋友圈。

  那一刻,誰說不是在“為朋友圈而活”。

  祝卓宏表示,從用戶心理分析,過分關注的行為與自我概念、個人自尊有關。有人尤其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也有人比較自戀,希望自己的文字、照片能夠得到他人積極的點贊、評價。

  “然而,自己在什麼地方、與誰在一起、做什麼等等這些生活細節,對別人而言其實沒有多少意義。”江曉原說。

  如今,隨著微信用戶的增長,朋友圈也開始迅速膨脹,隨之而來的是各種代購信息、心靈雞湯、養生秘籍,不堪其擾。

  種種被朋友圈綁架的行為,讓“逃離朋友圈”的行動悄然興起。

  對此,祝卓宏認為,自我覺察非常重要。必須意識到,刷屏的行為是否真實地影響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如果為此感到了苦惱,就需要進行控制和管理。

  碎片化時代的爭議

  除了朋友圈,隨著微信的流行,公眾賬號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同樣是截至2014年7月底,它的總數達到了580萬個,且每日新增1.5萬個,接入app總量達67000個,日均創建移動app達400個。

  人們所接收的信息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以高度碎片化的形式出現。

  劉瑞生認為,這對傳統閱讀模式的沖擊是不可避免的。“在一個信息社會,信息的碎片化就是一種潮流。”

  對此,人們對它的評價始終褒貶不一。

  腦科學得出的一種結論是,這種形式會嚴重分散人的注意力。研究顯示,前額葉處理問題的習慣傾向於每次只處理一個任務。多任務切換,只會消耗更多腦力,增加認知負荷。因此,有科學家相信,這種“淺嘗辄止”的方式,會使大腦在參與信息處理的過程中變得更加“膚淺”。

copyright © 萬盛學電腦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