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盛學電腦網

 萬盛學電腦網 >> 電腦故障維護 >> 硬件教室--話說顯示器在線閱讀

硬件教室--話說顯示器在線閱讀

  一台電腦,無論擁有什麼樣先進的配置,開機以後,我們的眼睛只停留在顯示器上。一台劣質顯示器,不但會讓你的電腦很沒有'面子',更會使視力急劇下降。確實,顯示器的確是電腦中最不應該省錢的設備之一。如果你現在覺得使用的還是14寸的小顯示器或者畫面抖動不穩定,那麼最好還是把它換掉。但無論在雜志還是在網上能夠指導消費者購買適合自己的顯示器的文章實在不多,常在電腦市場聽見有人'15寸' '17寸'這麼喊,沒有型號甚至也沒有牌子。遇到黑心的商人白花了錢卻沒有得到和價格相稱性能的顯示器,好冤枉啊。所以覺得有必要在這裡一吐為快。
  在討論如何選擇顯示器之前,有些必要的術語還是要先說明。
  屏幕可視區域:平常說的17寸 15寸實際上指顯像管的尺寸。而實際可視區域(就是屏幕)遠遠到不了這個尺寸。14寸的顯示器可視范圍往往只有12寸;15寸顯示器的可視范圍在13.8寸左右;17寸顯示器的可視區域大多在15-16寸之間。購買顯示器時挑那些可視范圍大的自然合算。
  屏幕的類型:14寸的顯像管多為球面顯像管,屏幕中間呈球形,圖像在邊角上有些變形,已經被淘汰。現在大部分15 17寸顯示器采用平面直角顯像管(FST),使得圖像更加逼真。另有少量顯示器用到了柱面顯像管(如索尼的特麗珑Trinitron和三菱鑽石珑Diamondtron)。這種顯示屏幕表面呈柱面,圖像看起來更具立體感,可視面積較大。再到以SONY特麗珑(為代表的柱面顯像管,弧度已經越來越小,特麗珑顯像管已實現了垂直方向的零弧度。但實際上依舊沒有達到完完全全的平面,一眼就能看出畫面的邊緣有變形和扭曲。最近采用更新技術的顯示器不斷湧現,如LG的未來窗等,CRT顯示器即將步入'純平面'時代,無論在物理上還是在視覺上的顯示器將成為新的選購標准。
  逐行/隔行顯示:顯示管的電子槍掃描可分為隔行(Interlace)和逐行(non- Interlace)兩種。逐行顯示是順序顯示每一行。隔行顯示器在低分辨率下其實也是逐行顯示的,只有在分辨率增高到一定程度才改為隔行顯示。在相同的刷新頻率下,隔行顯示的圖像會比逐行顯示閃爍和抖動的更為厲害。不過如今生產的顯示器幾乎已沒有隔行的了。
  點距:點距是同一像素中兩個顏色相近的磷光粉象素間的距離。點距越小,顯示圖行越清晰細膩,分辨率和圖像質量也就越高。如今家用顯示器大多采用0.28mm點距,采用0.25mm有SONY的特麗珑和三菱的鑽石珑,0.26mm(ACER 部分飛力浦)和0.27mm的也不少,采用0.22mm的高檔顯示器就屬於專業應用了。屏幕越大,點距對視覺效果影響也越大。
  刷新頻率:即屏幕刷新的速度。刷新頻率越低,圖像閃爍和抖動的就越厲害,眼睛疲勞得就越快。采用70Hz以上的刷新頻率時才能基本消除閃爍,顯示器最好穩定工作在允許的最高頻率下,一般是85Hz。
  帶寬:這是顯示器非常重要的一個參數,能夠決定顯示器性能的好壞。帶寬決定著一台顯示器可以處理的信息范圍,就是指電路工作的頻率范圍。顯示器工作頻率范圍在電路設計時就已定死了,主要由高頻放大部分元件的特性決定,但高頻電路的設計相對困難,成本也高且會產生輻射。高頻處理能力越好,帶寬能處理的頻率越高,圖像也更好。而每種分辨率都對應著一個最小可接受的帶寬。但如果帶寬小於該分辨率的可接受數值,顯示出來的圖像會因損失和失真而模糊不清。理論上,可接受帶寬的一般公式為:
  可接受帶寬=水平像素(行數)×垂直像素(列數)×刷新頻率/過掃描系數(一般為0.6-0.7)。 例如,解析度1024x768 刷新頻率85Hz的畫面,所需要帶寬=1024x768x85/0.7約為 97MHz,也就是說,一台合格的17寸顯示器應該有100MHz的帶寬。明白帶寬的重要了吧。
  行頻和場頻:行頻指水平掃描頻率(Horizontal Scan Frequency),一般在50-90KHz左右;場頻指垂直掃描速度(Vertical Scan Rate),即刷新頻率,一般在60-100Hz左右。這兩者都是越高越快越好。
  分辨率:分辨率就是構成圖象的像素和。分辨率越高畫面越細,字體也越小。 輻射和環保:顯示器在工作時產生的輻射對人體有不良影響。在環保越來越重視的今天,各類標准相繼出台。EMI MPRII 能源之星以及TCO,一個比一個嚴格。瑞典專家聯盟(TCO)提出的TCO系列標准,逐漸演變成了現在通用的世界性標准,它不僅包括輻射和環保的多項指標,還對舒適 美觀等多方面提出嚴格的要求。通過了TCO'95標准的顯示器已經不少了,飛利浦 明基 優派等多家公司的最新機型甚至滿足了TCO'99極其嚴格的要求。
  調節方式:調節方式從早期的模擬式到現在的數碼式調節可以說是越來越方便,功能也越來越強大了。數碼式調節與模擬式調節相比,對圖像的控制更加精確,操作更加簡便,界面也友好得多。另外可以讓你存儲多個應用程序的屏幕參數也是十分體貼用戶的設計。因此它已經取代了模擬式調節而成為調節方式的主流。數碼式調節按調節界面分主要有三種:普通數碼式 屏幕菜單式和飛梭單鍵式。各有特色,用戶可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 了解了以上幾項基本的指標後,我想各位對如何選擇顯示器大致有個底了。再看看廠商的產品說明書就可以簡單比較比較了。但買顯示器光靠枯燥的數據對比肯定不行,主觀的感受更加重要。
  對於非專業級的用戶來講,色彩的真實和准確很難區別也並不是最重要,但是否清晰則非常關鍵。其實測試方法很簡單,常用的就是根據字體來判斷。在Windows桌面上,將屏幕的分辨率設在合適的狀態(15寸顯示器800×600,17寸1024×768),注意不要用大字體,背景圖案最好沒有,綠色的底色配合白色的字體效果最好。觀察屏幕四個角如左上角'我的電腦'圖標下相應的文字,看看它們的筆劃是否清晰以及像素是否穩定,然後將同一個圖標拖放到屏幕中心,觀察其清晰度是否變化。顯示屏的中心肯定比邊緣要清楚些,但不應超過一定限度。質量好的顯示器在角落裡依然可以清楚辨別文字,如SONY 的顯示器在中心點距0.25,在四周0.27;相反有些顯示器幾乎完全看不清(絕對不誇張,尤其在17寸時更明顯),對比非常強烈。如果出現後面的情況,一是看看顯示器和主板的接口是否插好,二是換幾台同樣的顯示器試試,如果毛病依然存在就馬上去換一種吧。
  接下來簡單看看顯示器的線性如何。說白了就是看看線條直不直,尤其是豎線。仔細觀察屏幕左右兩側的邊緣線,如果發覺不直就需要進行手工調節。若經過調節後兩側邊緣線依然無法同時達到豎直,就說明此台顯示器的線性不佳,顯示器本身設計存在一定的問題。 最後我們測試顯示器的色彩均勻程度。最方便的就是全屏打開word,在白底黑字的狀態下觀測屏幕的白色是否'純',特別注意屏幕中部左右兩側。一般來講,純粹的白是很難實現的,或多或少會有泛黃變色的小塊,分布的位置也不固定,甚至還有可能在幾個不同區域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傾向。這類現象多發生在17 19寸上,如果變色過於明顯,那肯定不是一款好顯示器。
  至於具體買什麼型號的顯示器,實在蠻難說明白,飛力浦 SONY 美格 三菱 三星等大廠的產品都不錯,除了用途 投資 性能的綜合考慮外,個人的偏愛往往更起作用。不過相信看了以上的介紹和心得,各位在購買顯示器時會更加理性和實際,不為商家自吹自擂的廣告所動。請記住一句老話,一分價錢一分貨。祝願大家好運!


copyright © 萬盛學電腦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