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盛學電腦網

 萬盛學電腦網 >> 手機測評 >> 匿名社交正成為中國互聯網社交的下一片紅海

匿名社交正成為中國互聯網社交的下一片紅海

class="area"> 匿名社交正成為中國互聯網社交的下一片紅海“今天你吐槽自己的老板了嗎?”

貼出這句話的人不是別人,正是“老板”自己,但看到這句話的朋友們並不知道是誰說的,可能還會回復幾句真話,因為“老板”也不知道回復者是誰。這位發帖的某公司高管告訴《財經》記者:“用了‘無秘’以後,我才發現自己的人品有多差。”

“無秘”,原名“秘密”,是一款無需注冊、基於通訊錄的匿名熟人社交軟件。3月26日以“秘密”命名的安卓版正式首發,4月4日在蘋果商店上架,但一個月後(5月8日)因涉嫌抄襲美國類似社交應用Secret而遭蘋果下架,5月20日改名“無秘”重新上架,沒過幾天又再度在蘋果商店“失蹤”。

與微信、微博、陌陌等實名社交產品相比,“無秘”像是一個刺激的舞會,每個人都戴著面具,彼此認不出對方,大家暢所欲言、肆無忌憚,而不必為言論的真實性負責,也不必擔心暴露身份。但這些秘密都來自於用戶通訊錄裡的朋友,發言者都是你相熟的好友或好友的朋友。如果秘密被贊或者分享,將有更多人看到這個匿名秘密。

在看到秘密時,並不是所有人都如上述“老板”那樣坦然面對被吐槽。被破產、被跑路、被劈腿等诋毀信息也困擾著不少人。對一些人來說,這個爆紅的匿名社交讓人又愛又怕。“無秘”最近就因內容的敏感性和爭議性一直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

“無秘”團隊告訴《財經》記者,因為種種原因,在蘋果商店的上架時間還不能確定。

不過,在“無秘”被下架的日子裡,匿名社交領域並未因此冷清下來,隨著多股力量的湧入,這個領域反而吸引了更多眼球,熱鬧空前。

除了走熟人匿名社交路線(類Secret)的“無秘”、“私密圈”、“呵呵”、“悄悄”等產品,還有專攻陌生人匿名社交(類Whisper,不導入通訊錄)的“小聲”、“微密”等。在這個新的圈子裡,甚至還能看到騰訊、阿裡、360等互聯網巨頭的身影。

匿名社交在一定程度上已然成為目前中國互聯網格局的一個縮影——創業公司、中型公司,以及互聯網巨頭三股力量彼此博弈,相互競爭。

或許人們真的已經厭倦了在微信朋友圈裡“刷存在感”。中國互聯網社交被推至“變”的節點之上。

創業團隊+巨頭湧入

北京東北五環路附近的一棟寫字樓裡,匿名社交產品“呵呵”的創始人張銳正在籌備自己的新辦公室。

“我是一個半月前開始做‘呵呵’的。”張銳告訴《財經》記者。

在做“呵呵”之前,張銳是圖片語音社交應用“啪啪”的聯合創始人。去年底,在覺得“啪啪”的運營方向和自己的想法有差距之後,張銳便離開了“啪啪”團隊。此後,他一直在尋找下一個創業項目。

“(在做呵呵之前)我休息了很久,因為一直沒有找到在社交上值得做的項目,但是Secret一出來,我就發現匿名社交有可能是下一個大市場。”張銳表示。

今年1月30日,Secret在蘋果商店上架,隨後幾天裡,Secret就占據了社交網絡類應用排行榜的第二名位置。嗅覺敏銳的中國創業者從中看到了機遇,張銳也是其中之一。

拿到了一家知名基金的天使投資後,張銳帶領團隊開始做“呵呵”,歷時25天,產品在4月下旬同步登陸Android和iOS應用市場。

張銳認為自己的產品開發速度已經很快了,但“秘密”做得更快,在看到“秘密”火起來之後,張銳感覺“挺震驚的,沒想到他們那麼快”。

但他認為,匿名社交市場才剛剛起步,現在談格局為時尚早,“目前我們更關心如何把產品的內部環境打造好,只有這樣,產品在後期才能獲得持續的增長動力”。

目前“呵呵”的下載總量已經超過5萬,張銳的計劃是未來兩個月內突破100萬。

像張銳一樣,做社交產品出身,在匿名社交領域尋求機會的創業者不在少數。而他們在這個未經藍海已成紅海的市場裡不得不面對的一股力量,便是以YY(歡聚時代)為代表、實力較為雄厚的中型公司。

“秘密”被下架之後,YY旗下的匿名社交應用“私密圈”便高調亮相。“私密圈”運營負責人告訴《財經》記者,多玩和YY的用戶大部分都非常年輕,對實名社交沒什麼興趣。而多玩論壇和YY公會,本質上也是匿名社交。所以YY特別關注Snapchat(“閱後即焚”短暫消息溝通App)和Whisper(匿名社交App,不導入通訊錄),但當Secret出現後,他們才有了開發“私密圈”的計劃。

當時“秘密”剛剛推出內測版本,“我們開會討論,人家已經做出來了,而且跟Secret一模一樣,我們還要不要繼續做?”討論的結果是要做,因為團隊普遍看好這一產品的未來前景,不想錯過機會。

一位業內人士向《財經》記者表示,“私密圈”在推廣上得到了YY旗下相關資源的支持,在與創業公司後續的競爭中將會逐漸形成自己的優勢,這是其他創業團隊所不具備的。

像YY一樣在匿名社交領域積極布局的還有“啪啪”等社交團隊。但對所有的創業者來說,悲喜參半的是,騰訊、阿裡、360等互聯網巨頭也正在積極入場。

不久前,騰訊參投了Whisper的新一輪融資。在國內,一位匿名社交產品的負責人告訴《財經》記者,他們的產品上線後沒多久也收到了騰訊投資部門拋來的橄榄枝,不過最終因為“想尋求獨立發展”而拒絕了。

最近,有媒體報道,騰訊內部也在研發一款類Secret的產品,現已進入測試階段。多數業內人士均認為,騰訊所開發的產品,有可能是依托於微信朋友圈的匿名功能。

與騰訊多點開花、廣泛嘗試不一樣的是,天生缺乏社交基因的阿裡集團只在來往中推出了一個名為“草莓”的扎堆。根據《財經》記者觀察,“草莓”裡面的用戶比較活躍,互動也較多,不排除阿裡下一步會單獨推出一個App的可能性。

一位接近奇虎360公司的業內人士則透露,360投資了一款名為“悄悄”的類Secret社交應用,此外,還做了一個名為“微密”的類Whisper應用。

與創業公司孤注一擲,把時間和資源全部押在匿名社交上不同的是,這些互聯網巨頭們的嘗試多少有點“占坑”的味道,短期內不可能把匿名社交上升為公司戰略,只會作為內部項目在小范圍內嘗試效果。

起跑線上的熱情

一位接受《財經》記者采訪的創業者表示,國外的Secret和Whisper估值已經分別高達5000萬美元和2億美元,這意味著匿名社交產品的前景十分廣闊。

雖然Whisper的估值更高,但國內的匿名社交應用多數走的還是類Secret的模式。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秘密”的走紅帶動了創業者對熟人匿名社交的關注;另一方面,Whisper模式由於不導入通訊錄,形不成強關系,所以短期內難以帶來病毒式傳播效應,不能吸引創業者。

“小聲”卻是一家Whisper模式在中國的實踐者,聯合創始人張月和徐景早年是雅虎中國的員工。2013年初,張、徐二人做了一個名為“回聲”的匿名社交網站,當時他們還沒注意到國外的Whisper。

copyright © 萬盛學電腦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