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盛學電腦網

 萬盛學電腦網 >> 網頁制作 >> 交互設計 >> B2C網站商品詳情頁如何設計相關商品推薦?

B2C網站商品詳情頁如何設計相關商品推薦?

  為什麼要做相關商品推薦?

  商品詳情是可能挖出金子的島嶼,我們都知道。

  於是我們使了各種招式,終於讓用戶來到了商品詳情頁。我們悄悄念起魔鬼的咒語,恨不得用戶馬上去點全頁最醒目的那個“加入購物車”或”立刻購買“。可是,絕大部分B2C商詳頁的UV轉化率不超過5%(何況是PV!),絕大部分用戶最終是不會購買這個商品的,有可能他是被大胸的模特圖騙進來的,有可能價格不合適,有可能商品細節不喜歡,有可能大多數的好評裡有一個讓他難以接受的差評,總之,他不想買。

  難道讓用戶就這麼流失?

  相關商品推薦的作用就是讓用戶繼續逛下去,直到讓他找到喜歡的商品。

  好的商品推薦,是讓用戶不能停住腳步。

  相關商品推薦的關鍵在於”相關“

  相關商品銷售的關鍵在於”相關“,這就意味著必須從某個角度、或者維度對商品進行切分,然後聚類,推薦給用戶。這跟線下的商品陳列是很類似的,比如你走到一個牛肉泡面的貨架前,拿起一包泡面仔細地端詳起來,可能這個口味不喜歡,那麼你可能從旁邊的貨架上找到其他口味;可能”康帥傅“的字樣終於被你發現不對了,你可以在旁邊貨架試圖找到真的”康師傅“。前者是基於口味,後者基於品牌。

  還有很多線索,比如特價、比如套裝。

  線上的展示會更加豐富,因為線索是可配置的,可切片的,不像線下的貨架難以移動。

  基於商品和基於用戶行為

  縱觀目前各大電商網站的相關推薦,無非”基於商品“和”基於用戶行為“兩種相關商品推薦。

  基於品類,主要有兩種方式”相關搭配“和”銷售排行榜“。相關搭配,往往是基於互補的商品和品類,比方說賣個手機吧,搭個手機殼、充電器;賣件襯衫吧,搭個西褲加襪子。套餐購買省10塊哦,親。”銷售排行榜“,這個必須加上其他的標簽進行細化,比如”同品類“、”同品牌“、”同價格段“,這是京東的商詳展現的內容。

  基於用戶行為,就是通過用戶個人或者群體表現出來的特征進行推薦。這種方式,亞馬遜用得可謂淋漓盡致。像”猜你喜歡“之類,基於用戶的個人屬信特征,比如年齡、性別、購物偏好、收入水平等,這個沒有豐富儲量的數據,普通的B2C根本玩不轉。但其實還有一些更簡單的方式。最簡單的莫過於”最近浏覽的商品“模塊,喚醒用戶記憶,簡簡單單,好不好用,要看數據。還有”浏覽該商品的用戶還浏覽了“、”浏覽該商品的用戶最終購買了“,這是基於群體的浏覽行為;”購買該商品的用戶同時還購買了“,這是基於群體的購買行為。純粹這麼玩,是玩不轉的,推薦的商品未必靠譜。無論是浏覽、購買行為還是拉取相關品類、品牌之類的標簽信息進行聚合。

  至於具體算法,別問我,我也不知道。

  到處都是其他推薦,很煩啊有木有?

  以上的這些相關推薦模塊全加上,真是全屏商品,看似豐富,可別忘了商詳頁的首要目標:讓用戶把商品買下來。選擇太多,很煩的,在頁面間跳來跳去。

  因此,不要過度推薦。

  區分推薦商品類型:同類商品、補充商品和友好商品

  一件襯衣的商品詳情頁,你推薦了別一件襯衣,那是同類商品;推薦了一條皮帶,那是補充商品;你算法算出來,買了襯衣的用戶通常還買了TT,好吧,這是友好商品。

  一般來說,同類商品排行榜、”浏覽該商品的用戶還浏覽了“、”浏覽該商品的用戶最終購買了“,推薦的往往是同類商品。”相關搭配“、”購買該商品的用戶同時還購買了“,推薦的是補充商品;“猜你喜歡”之類的推薦的是“友好商品”。

  一般來說,商詳頁的內容應該包括同類商品、補充商品和友好商品,不要把想到的所有模塊都鋪上。那如何用設合適的模塊呢?要考慮下面幾個因素。

  區分品類的需求特點:需求集中和需求分散

  產品生命周期長、新品更新慢的產品,往往購買需求比較集中,這時候商品品種之間關系比較穩定,基於品類的推薦會比較靠譜,這時候像“相關搭配”、“銷售排行榜”從各個維度(品類、品牌、價格)進行拆分,匹配用戶的概率比較低。

  而像女裝這樣需求高度分散的商品,銷售排行榜之類的推薦往往不靠譜,這時候使用基於用戶行為的商品推薦可能會更匹配一些,其原因在於買這樣的商品的人是同一類人,有著相似風格,因此這裡的基於用戶浏覽、購買行為的推薦其實還可以再打上”風格“的商品屬性標簽,這個標簽可以不給用戶看到。其實還有一個地方,很多B2C蠻重視的,但目前為止還沒看到哪家在做相關商品的推薦,就是曬單區,比如凡客有凡客達人喜勵曬單,但還不是很明顯地在曬單區展示該達人的相關商品。如果是高度分散的商品,基於人的因素的商品推薦還是值得嘗試。

  區分用戶的類型:老用戶和新用戶

  新用戶的推薦,以上的玩法也夠玩了。

  老用戶的相關推薦玩法可以更豐富些,可有個性化的商品推薦;如果是平台性的網站,可以推薦”你購買過的店鋪同類商品“。當然,沒有基礎能力,這些還是玩不轉的。

  商品推薦的位置

  一般網站,都是將補充商品放在商品主圖下方,而同類商品、友好商品的推薦放在側邊欄和底欄。第一目標,仍然是讓用戶購買;第二目標,買了,就搭配上其他東西,多買點;第三目標,好吧,這個不是你的貨,看看側欄其他商品如何。

  最近在看韓國的網站,gmarket, 11st的商品詳情頁設計,還大量地添加了通往賣場的鏈接,更重要的不同是在右邊欄添加了浮欄,展示相關商品,無論你如何拖動商詳頁,都可以看到這個浮欄。這個設計的當然很鼓勵商詳頁的跳轉,可是是否過重了呢?

  這個需要數據去說明問題。

  最終還是要看數據

  上面講了一些思路,但對或不對,適合還是不適合,最終還是要看數據。看哪些數據?

  單純從商詳跳轉來看的話,要看商詳PV中上一級頁面是商詳的比重,商詳相關推薦模塊的點擊率。

  此外其他數據也值得參考,商詳PV/整站PV,商詳跳失率,不過這兩數據受其他因素的干擾比較大。

  孤島相聯

  相關推薦更多的是一種基礎能力,往往短視的網站看不到它的重要性,相關推薦做得特別粗躁,很難做到“相關”。相關推薦也是比較難的,我只是大致列了一下思路,在實際應用中是需要不斷地根據數據去優化,而且更復雜的算法更需要不斷迭代完善。

  但商品與商品之間確實需要通過某種線索聯結起來,而這一種線索無論是通過商品打標、工人配置還是算法匹配,都應該建立一種機制讓這些滿是寶藏的孤島相聯,這樣才能更加繁榮。

  文章來源:eccman.com

copyright © 萬盛學電腦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