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4,是互聯網協議(Internet Protocol,IP)的第四版,也是第一個被廣泛使用,構成現今互聯網技術的基石的協議。1981年 Jon Postel 在RFC791中定義了IP,Ipv4可以運行在各種各樣的底層網絡上,比如端對端的串行數據鏈路(PPP協議和SLIP協議) ,衛星鏈路等等。局域網中最常用的是以太網。
IPv4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網際協議版本4)的英文簡稱,而中文簡稱為“網協版4”。
目前的全球因特網所采用的協議族是TCP/IP協議族。IP是TCP/IP協議族中網絡層的協議,是TCP/IP協議族的核心協議。目前IP協議的版本號是4(簡稱為IPv4,v,version版本),它的下一個版本就是IPv6。IPv6正處在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中,它在不久的將來將取代目前被廣泛使用的IPv4。據國外媒體報道,歐盟委員會希望於2010年前將歐洲其成員國境內四分之一的商業和政府部門以及家用網絡轉換成IPv6標准。 美國已經開始對已經與網絡服務商簽訂IPv6協議的政府部門給與有條件的獎勵政策。而歐盟希望跟隨美國的步伐,促使其成員國的政府部門在這次轉型過程中起到帶頭作用。
IPv4協議結構
Version - 4位字段,指出當前使用的 IP 版本。
IP Header Length (IHL) ─ 指數據報協議頭長度,具有32位字長 ipv4組播代理
。指向數據起點。正確協議頭最小值為5。
Type-of-Service ─ 指出上層協議對處理當前數據報所期望的服務質量,並對數據報按照重要性級別進行分配。這些8位字段用於分配優先級、延遲、吞吐量以及可靠性。 Total Length ─ 指定整個 IP 數據包的字節長度,包括數據和協議頭。其最大值為65,535字節。典型的主機可以接收576字節的數據報。
Identification ─ 包含一個整數,用於識別當前數據報。該字段由發送端分配幫助接收端集中數據報分片。
Flags ─ 由3位字段構成,其中低兩位(最不重要)控制分片。中間位(DF)指出數據包是否可進行分片。低位(MF)指出在一系列分片數據包中數據包是否是最後的分片。第三位即最高位不使用。
Fragment Offset ─ 13位字段,指出與源數據報的起始端相關的分片數據位置,支持目標IP適當重建源數據報。
Time-to-Live ─ 是一種計數器,在丟棄數據報的每個點值依次減1直至減少為0。這樣確保數據包無止境的環路過程。
Protocol ─ 指出在 IP 處理過程完成之後,有哪種上層協議接收導入數據包。
Header Checksum ─ 幫助確保 IP 協議頭的完整性。由於某些協議頭字段的改變,如生存期(Time to Live),這就需要對每個點重新計算和檢驗。Internet 協議頭需要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