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盛學電腦網

 萬盛學電腦網 >> 黑客技術教程 >> 黑客新聞 >> 黑客故事之早期的黑客是如何誕生的

黑客故事之早期的黑客是如何誕生的

  黑客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61年,那一年麻省理工學院(MIT)終於得到了第一台PDP-1計算機。學院技術模型鐵路俱樂部(Tech Model Railroad Club,TMRC) 的信號動力委員會(Signals and Power Committee,S&P)把它作為最時髦的科技玩具,並由此產生了許多程序設計工具、術語、和整個文化氛圍——這些,直到今日我們仍然依稀可辨。史蒂文·利維(Steven Levy)在《黑客》(Hackers)的第一部分中詳細的記錄了這段歲月。

  “黑客”這個詞匯最早出現在麻省理工學院的計算機文化中。TMRC中的黑客,日後成為了MIT人工智能實驗室的核心成員,而該實驗室直到80年代早期都一直主導著全世界的人工智能研究。從ARPAnet誕生的第一年,1969年開始,他們的影響力便不斷的擴大。

  ARPAnet是第一條橫貫(美國)大陸的高速計算機網絡,由美國國防部出資興建。作為一實驗性的數據通訊網絡,它將數以百計的大學、國防部分包商、研究機構連接在一起。各地的研究人員能以史無前例的速度和彈性交換信息,它為協同工作帶來了巨大推進,並使得科技創新突飛猛進。

  ARPAnet還有另一項好處,它將散落在全美國的黑客匯聚到一起,一改往日局面——幾個獨居一隅的小組各自發展朝生暮死的本地文化。他們發現(或覺察到)自己置身於一個網絡部族之中。

  黑客文化的第一批史前遺存——第一批術語表、第一批諷刺文學、關於黑客倫理的自發討論——凡此種種都萌生在ARPAnet的早期歲月中。特別是在1973年到1975年,通過網絡協作我們完成了“黑客字典”(Jargon File)的第一版,這個術語辭典成了一份黑客文化的定義文檔。終於在1983年以《黑客辭典》之名付梓刊印了。雖然該書已經絕版了,但是我們現在有了經過修正和擴充的《新黑客辭典》。

  黑客道在那些連接到網絡的大學中綻放,特別(並非絕對)是在計算機科學部門中。60年代末,首先由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能和計算機實驗室領軍,斯坦福大學人工智能實驗室(SAIL)和卡內基梅隆大學(CMU)緊隨其後。這些興旺的計算機科學以及人工智能實驗室吸引到無數人才,他們都對黑客文化作出了偉大的貢獻——無論是創造技術還是傳說。

  為了了解日後的故事,我們有必要先看看電腦本身。因為無論是人工智能實驗室的升騰還是最終的隕落,都取決於計算機科技變幻的波濤。

  從PDP-1型開始,黑客道的命運就緊緊的和DEC(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迪吉多)的PDP系列微型機交織在一起了。DEC可謂是交互計算和分時系統的商業先驅。由於其靈活、強大和比同行便宜的特點,被很多大學所采用。

  廉價的分時操作系統是黑客文化成長的中繼,ARPAnet生命的大部分時間都被DEC機器編織的網絡占據了。其中最重要是在1967年首次推出的PDP-10型,它受到黑客道的青昧長達十五年之久。TOPS-10 (DEC為這個機型開發的操作系統)和MACRO-10 (它的匯編程序)至今還能在許多術語和傳說中泛起記憶的漣漪。

  麻省理工學院雖然像大家一樣采用PDP-10,卻試圖獨辟蹊徑。他們不屑於使用DEC開發的操作系統,而是打算自己編一個——傳說中的ITS。

  ITS是IncompatibleTime-sharing System(不兼容分時系統)的縮寫,這個名稱也正是MIT黑客姿態的寫照(技術上,這是對其前輩“兼容分時系統”的戲谑,CompatibleTime-Sharing System, CTSS)。他們就是要自成一派。很幸運,這群人並非“夜郎自大”。盡管ITS通常離奇古怪並與錯誤相伴,但是這不足以遮蓋許多技術創新的光芒,而且ITS至今還是分時系統單次運行時間最長記錄的保持者。

  ITS本身是用匯編語言寫成的,但是其許多項目卻采用了一種人工智能語言——LISP。當時,LISP可算得上是同類語言中最強大靈活的了。而且即使在二十五年後的今天,它也擁有比大多數語言出色的設計。LISP讓ITS黑客們可以異想天開,是促成他們成功的主要原因,也是黑客道至今衷愛的語言之一。

  許多ITS文化中的科技創造沿用至今,其中最著名的恐怕要數EMACS程序編輯器了。如同你在“黑客辭典”中看到的一樣,許多ITS的傳說還在黑客坊間流傳。

  SAIL和CMU當然也沒閒著。許多在SAIL的PDP-10環境下成長起來的黑客,日後成為我們今天個人電腦中“窗口/圖標/鼠標”軟件界面領域的巨擘。而CMU的黑客則主導了專家系統和工業機器人技術的首次大規模應用。

  另一個文化重鎮是施樂的PARC——著名的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在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這十余年的時間裡,PARC破天荒般的創造了數量驚人的軟件和硬件。我們今天接觸到的軟件界面風格(包括窗口、鼠標、圖標)就源自這裡。當然,還有激光打印機和局域網。PARC在個人電腦出現(80年代)的十年前就開發出了可以與之一較短長的D系列機型。遺憾的是,“先知們”沒有得到自家公司的賞識。以至於PARC成了一個笑柄——“那是為別人生產優秀創意的地方”。然而不可否認PARC對黑客道的影響是普遍而深入的。

  貫穿70年代,ARPAnet和PDP-10文化變得愈發強大而多變。小巧的電子郵件列表,將各地具有獨特愛好的人凝聚在一起。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小組”,而且延伸到了社交和娛樂領域。DARPA(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對所有“未授權”的技術活動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因為他們知道,與將一代睿智的年青人引入計算機領域相比,這點額外的開銷簡直微不足道。

  最著名的“社交”ARPAnet郵件列表恐怕要數科幻小說迷建立的SF-LOVERS了。它至今都很活躍,實際上今天更廣闊的“因特網”是由ARPAnet演化而成的。不及如此,這種對通訊模式的開拓,日後會被一些牟利性分時服務商推向商業化。比如CompuServe, GEnie 和Prodigy (而最終被AOL掌控)。

  你的歷史學家是在1977年通過ARPAnet和科幻小說圈初涉黑客文化的。在那之後的諸多變遷(也是我將敘述的),都是我親身參與和見證的。

copyright © 萬盛學電腦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