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精通MySQL的道路非常的艱難,還好各種關系型數據庫大同小異,足夠讓我從增刪改查上升到高性能數據庫的架構和調優。這期間的各種概念就不絮叨了,我也很難表述的很清楚,昨天寫了個小腳本往我本機MySQL數據庫的某張表裡面注入了200萬條數據(Windows7旗艦版/1.66GHz/2G內存/MySQL5.1.50),數據表的結構如下圖所示,屬於一個比較基本的定長表,考慮到我可憐的本本的承受能力,id使用從1開始的自增,title字段為隨機20個標題中的一個,content都是相同的內容,time使用時間戳而非datetime類型,即10位整型數據。
就是這麼一個結構極其簡單的表,200萬數量級的復雜查詢將會變的非常緩慢,比如執行下面的SQL語句。
SELECT a.id,FROM_UNIXTIME(a.time)
FROM article AS a
WHERE a.title=‘PHP筆試題和答案——基礎語言方面’
查詢時間基本上需要50-100秒,這個是非常恐怖的,如果加上聯合查詢和其他一些約束條件,數據庫會瘋狂的消耗內存。
如果這時候數據庫裡面針對title字段建立了索引,查詢效率將會大幅度提升,如下圖所示。可見對於大型數據庫,建立索引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優化手段(當然還會有很多其他優化這樣的數據庫的方法,但是本文主題所限,暫不討論。),廢話了這麼多,以下開始總結MySQL中索引的使用方法和性能優化以及一些注意事項。
索引的概念
索引是一種特殊的文件(InnoDB數據表上的索引是表空間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們包含著對數據表裡所有記錄的引用指針。更通俗的說,數據庫索引好比是一本書前面的目錄,能加快數據庫的查詢速度。上述SQL語句,在沒有索引的情況下,數據庫會遍歷全部200條數據後選擇符合條件的;而有了相應的索引之後,數據庫會直接在索引中查找符合條件的選項。如果我們把SQL語句換成“SELECT * FROM article WHERE id=2000000”,那麼你是希望數據庫按照順序讀取完200萬行數據以後給你結果還是直接在索引中定位呢?上面的兩個圖片鮮明的用時對比已經給出了答案(注:一般數據庫默認都會為主鍵生成索引)。
索引分為聚簇索引和非聚簇索引兩種,聚簇索引是按照數據存放的物理位置為順序的,而非聚簇索引就不一樣了;聚簇索引能提高多行檢索的速度,而非聚簇索引對於單行的檢索很快。
索引的類型
1. 普通索引
這是最基本的索引,它沒有任何限制,比如上文中為title字段創建的索引就是一個普通索引。
–直接創建索引
CREATE INDEX indexName ON table(column(length))
–修改表結構的方式添加索引
ALTER tableADD INDEX indexName ON (column(length))
–創建表的時候同時創建索引
CREATE TABLE `table` (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
`title` char(255) CHARACTER SET utf8 COLLATE utf8_general_ci NOT NULL ,
`content` text CHARACTER SET utf8 COLLATE utf8_general_ci NULL ,
`time` int(10) NULL DEFAULT NULL ,
PRIMARY KEY (`id`),
INDEX indexName (title(length))
)
–刪除索引
DROP INDEX indexName ON table
2. 唯一索引
與普通索引類似,不同的就是:索引列的值必須唯一,但允許有空值(注意和主鍵不同)。如果是組合索引,則列值的組合必須唯一,創建方法和普通索引類似。
–創建唯一索引
CREATE UNIQUE INDEX indexName ON table(column(length))
–修改表結構
ALTER table ADD UNIQUE indexName ON (column(length))
–創建表的時候直接指定
CREATE TABLE `table` (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
`title` char(255) CHARACTER SET utf8 COLLATE utf8_general_ci NOT NULL ,
`content` text CHARACTER SET utf8 COLLATE utf8_general_ci NULL ,
`time` int(10) NULL DEFAULT NULL ,
PRIMARY KEY (`id`),
UNIQUE indexName (title(length))
);
3. 全文索引(FULLTEXT)
MySQL從3.23.23版開始支持全文索引和全文檢索,FULLTEXT索引僅可用於 MyISAM 表;他們可以從CHAR、VARCHAR或TEXT列中作為CREATE TABLE語句的一部分被創建,或是隨後使用ALTER TABLE 或CREATE INDEX被添加。////對於較大的數據集,將你的資料輸入一個沒有FULLTEXT索引的表中,然後創建索引,其速度比把資料輸入現有FULLTEXT索引的速度更為快。不過切記對於大容量的數據表,生成全文索引是一個非常消耗時間非常消耗硬盤空間的做法。
–創建表的適合添加全文索引
CREATE TABLE `table` (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
`title` char(255) CHARACTER SET utf8 COLLATE utf8_general_ci NOT NULL ,
`content` text CHARACTER SET utf8 COLLATE utf8_general_ci NULL ,
`time` int(10) NULL DEFAULT NULL ,
PRIMARY KEY (`id`),
FULLTEXT (content)
);
–修改表結構添加全文索引
ALTER TABLE article ADD FULLTEXT index_content(content)
–直接創建索引
CREATE FULLTEXT INDEX index_content ON article(content)
4. 單列索引、多列索引
多個單列索引與單個多列索引的查詢效果不同,因為執行查詢時,MySQL只能使用一個索引,會從多個索引中選擇一個限制最為嚴格的索引。
5. 組合索引(最左前綴)
平時用的SQL查詢語句一般都有比較多的限制條件,所以為了進一步搾取MySQL的效率,就要考慮建立組合索引。例如上表中針對title和time建立一個組合索引:ALTER TABLE article ADD INDEX index_titme_time (title(50),time(10))。建立這樣的組合索引,其實是相當於分別建立了下面兩組組合索引:
–title,time
–title
為什麼沒有time這樣的組合索引呢?這是因為MySQL組合索引“最左前綴”的結果。簡單的理解就是只從最左面的開始組合。並不是只要包含這兩列的查詢都會用到該組合索引,如下面的幾個SQL所示:
–使用到上面的索引
SELECT * FROM article WHREE title=“PHP程序員” AND time=1234567890
SELECT * FROM article WHREE utitle=“PHP程序員”
–不使用上面的索引
SELECT * FROM article WHREE time=1234567890
MySQL索引的優化
上面都在說使用索引的好處,但過多的使用索引將會造成濫用。因此索引也會有它的缺點:雖然索引大大提高了查詢速度,同時卻會降低更新表的速度,如對表進行INSERT、UPDATE和DELETE。因為更新表時,MySQL不僅要保存數據,還要保存一下索引文件。建立索引會占用磁盤空間的索引文件。一般情況這個問題不太嚴重,但如果你在一個大表上創建了多種組合索引,索引文件的會膨脹很快。索引只是提高效率的一個因素,如果你的MySQL有大數據量的表,就需要花時間研究建立最優秀的索引,或優化查詢語句。下面是一些總結以及收藏的MySQL索引的注意事項和優化方法。
1. 何時使用聚集索引或非聚集索引?
動作描述 使用聚集索引 使用非聚集索引 列經常被分組排序 使用 使用 返回某范圍內的數據 使用 不使用 一個或極少不同值 不使用 不使用 小數目的不同值 使用 不使用 大數目的不同值 不使用 使用 頻繁更新的列 不使用 使用 外鍵列 使用 使用 主鍵列 使用 使用 頻繁修改索引列 不使用 使用事實上,我們可以通過前面聚集索引和非聚集索引的定義的例子來理解上表。如:返回某范圍內的數據一項。比如您的某個表有一個時間列,恰好您把聚合索引建立在了該列,這時您查詢2004年1月1日至2004年10月1日之間的全部數據時,這個速度就將是很快的,因為您的這本字典正文是按日期進行排序的,聚類索引只需要找到要檢索的所有數據中的開頭和結尾數據即可;而不像非聚集索引,必須先查到目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