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盛學電腦網

 萬盛學電腦網 >> 數據庫 >> mysql教程 >> MySQL慢查詢日志開啟分析詳解介紹

MySQL慢查詢日志開啟分析詳解介紹

mysql的慢查詢日志是用來記錄log下來運行的比較慢的sql語句,默認是沒有這個log的,為了開啟這個功能,要修改my.cnf或者在MySQL啟動的時候加入一些參數即可實現了,下面小編來整理windows與linux下的例子.

(1)配置開啟

Linux:

在mysql配置文件 my.cnf 中增加如下語句:

log-slow-queries=/var/lib/mysql/slowquery.log #指定日志文件存放位置,可以為空,系統會給一個缺省的文件host_name-slow.log
long_query_time=5 #記錄超過的時間,默認為10s,這裡設置為查詢時間超過5s的查詢語句
log-queries-not-using-indexes = on # 列出沒有使用索引的查詢語句
#log-queries-not-using-indexes 是否記錄所有沒有使用索引的query,可以根據情況決定是否開啟
#log-long-format 是否記錄所有的查詢記錄,包括沒有使用索引的查詢

Windows:

在 my.ini 的[mysqld]添加如下語句(語句選項以及釋義同上):

log-slow-queries = E:\mysql\log\mysqlslowquery.log
long_query_time = 5

(2)查看方式

Linux:

使用mysql自帶命令mysqldumpslow查看

常用命令

-s ORDER what to sort by (t, at, l, al, r, ar etc), 'at’ is default
-t NUM just show the top n queries
-g PATTERN grep: only consider stmts that include this string

eg:

s,是order的順序,說明寫的不夠詳細,俺用下來,包括看了代碼,主要有 c,t,l,r和ac,at,al,ar,分別是按照query次數,時間,lock的時間和返回的記錄數來排序,前面加了a的時倒序
-t,是top n的意思,即為返回前面多少條的數據
-g,後邊可以寫一個正則匹配模式,大小寫不敏感的

具體命令使用如下

mysqldumpslow -s c -t 20 host-slow.log

mysqldumpslow -s r -t 20 host-slow.log

上述命令可以看出訪問次數最多的20個sql語句和返回記錄集最多的20個sql。

mysqldumpslow -t 10 -s t -g “left join” host-slow.log這個是按照時間返回前10條裡面含有左連接的sql語句。

Windows:

當你是第一次開啟mysql的慢查詢,會在你指定的目錄下創建這個記錄文件,本文就是mysqlslowquery.log,這個文件的內容大致如下(第一次開啟MYSQL慢查詢的情況下)

E:\web\mysql\bin\mysqld, Version: 5.4.3-beta-community-log (MySQL Community Server (GPL)). started with:
TCP Port: 3306, Named Pipe: (null)
Time Id Command Argument

可以通過如下的命令來查看慢查詢的記錄數:

mysql> show global status like ‘%slow%’;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Slow_launch_threads | 0 |
| Slow_queries | 0 |
+———————+——-+

生成了日志我們可以使用mysqlsla慢查詢日志分析工具來進行處理具體看例子

一、mysqlsla的安裝


wget http://hackmysql.com/scripts/mysqlsla-2.03.tar.gz
tar zvxf mysqlsla-2.03.tar.gz   
cd mysqlsla-2.03 
perl Makefile.PL 
make
make install
 
二、使用參數說明


1.   --log-type (-lt) type logs:
通過這個參數來制定log的類型,主要有slow, general, binary, msl, udl,分析slow log時通過制定為slow.
2.   --sort:
 制定使用什麼參數來對分析結果進行排序,默認是按照t_sum來進行排序。
 t_sum按總時間排序, c_sum按總次數排序
3.   --top:
顯示sql的數量,默認是10,表示取按規則排序的前多少條
4.   --statement-filter (-sf) [+-][TYPE]:
過濾sql語句的類型,比如select、update、drop. [TYPE]有SELECT, CREATE, DROP, UPDATE, INSERT,例如"+SELECT,INSERT",不出現的默認是-,即不包括。
5.   --databases db:   
要處理哪個庫的日志:
 
三、統計參數說明

1. queries total: 總查詢次數 
2. unique:去重後的sql數量 
3. sorted by : 輸出報表的內容排序 最重大的慢sql統計信息, 包括 平均執行時間, 等待鎖時間, 結果行的總數, 掃描的行總數. 
4. Count: sql的執行次數及占總的slow log數量的百分比. 
5. Time: 執行時間, 包括總時間, 平均時間, 最小, 最大時間, 時間占到總慢sql時間的百分比. 
6. 95% of Time: 去除最快和最慢的sql, 覆蓋率占95%的sql的執行時間. 
7. Lock Time: 等待鎖的時間. 
8.95% of Lock: 95%的慢sql等待鎖時間. 
9.Rows sent: 結果行統計數量, 包括平均, 最小, 最大數量. 
10.Rows examined: 掃描的行數量. 
11.Database: 屬於哪個數據庫.
12.Users: 哪個用戶,IP, 占到所有用戶執行的sql百分比.
13. Query abstract: 抽象後的sql語句.
14. Query sample: sql語句.
 
四、使用范例

1.  統計慢查詢文件為dowload_server1-slow.log的所有select的慢查詢sql,並顯示執行時間最長的10條sql,並寫到sql_time.sql中去
mysqlsla -lt slow  -sf "+select" -top 10  dowload_server1-slow.log >test_time.log
2.  統計慢查詢文件為dowload_server1-slow.log的數據庫為ultraxsmutf8的所有select和update的慢查詢sql,並查詢次數最多的100條sql,並寫到sql_num.sql中去
mysqlsla -lt slow  -sf "+select,update" -top 100 -sort c_sum -db  ultraxsmutf8 dowload_server1-slow.log >num_time.log   
 
五、FAQ

1.  錯誤:
Can't locate DBI.pm in @INC (@INC contains: /usr/lib/perl5/site_perl/5.8.8/i386-linux-thread-…….
解決辦法: perl -MCPAN -e 'install DBI' 或者cpan DBI
     2、錯誤:
Use of uninitialized value in numeric comparison (<=>) at /usr/bin/mysqlsla line 2962.
 
解決辦法:當采用-sort t_su就會出現這個錯誤,默認就是采用時間排序,因此可以去掉.

刪除慢查詢日志

直接通過命令 rm -f 刪除了慢查詢日志

三、出現問題

慢查詢日志沒有自動生成,(如果有備份,再次拷貝回來也是不好使的)

四、解決方法

管理員身份登錄MySQL 執行命令 flush logs;
如果執行後,提示執行成功,而實際上慢查詢日志還是沒有生成,則執行以下命令(先關閉慢查詢,再開啟)
SET GLOBAL log_slow_queries = off;(關閉慢查詢)
SET GLOBAL log_slow_queries = ON;(重開啟慢查詢)
問題解決,OK!

五、建議

如果遇到慢查詢日志文件過大,需要回收空間加以利用,或者其他原因需要刪除慢查詢日志文件,建議不要直接 rm 掉慢查詢日志文件,可以置空日志文件,
如:>mysql-slow.log

copyright © 萬盛學電腦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