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運行Windows XP的計算機時,以下問題從始至終伴隨著用戶的感受:
Windows XP(包括在這之前的Windows操作系統版本)會隨著使用周期的延長性能而出現性能下降;
系統性能會隨著開機時間的延長而下降(注意,區別於上一條,這裡代表開機後運行時間);
登錄桌面後首次運行一款應用程序都會比較緩慢;
系統、計算機或用戶模式切換時導致平台整體響應遲緩,如計算機從休眠狀態恢復運行、重新啟動(冷開機)、賬戶注銷和切換、從閒置狀態恢復使用時。
導致以上問題出現的因素不僅是由於老版本Windows操作系統自身的不足,同時硬件設備本身的性能起決定性作用。通常用戶會認為只要CPU核心足夠多、內存足夠大、硬盤轉速足夠快,上面的問題都會最小化,但在實際當中情況並非用戶所認為的這樣簡單,例如對於目前性能最強配備三通道內存的Core i7平台,如果運行Windows XP,那麼用戶依然會遇到這些問題。那麼,究竟老版本Windows操作系統自身存在哪些影響用戶體驗的因素,甚至連高性能硬件也無能為力,是不是硬件方面漏掉了某個關鍵影響性能的設備,"隨機讀取"、"尋道"、"IOPs"、"磁盤碎片"、"頁面"這些關鍵詞將會出現在以下的內容中。
1.任意的資源調用
2.舊版Windows對於內存的管理方式存在不足
當系統出現內存不足的情況時,Windows XP的內存管理機制會將物理內存中暫時不用的內容以隨機吸入方式移動到硬盤上的pagefile.sys,也就是用戶俗稱的"虛擬內存",這樣物理內存就可以騰出更多可用空間以供其他程序使用。與此同時,如果物理內存的可用空間恢復到足夠大小時,之前被暫時轉存pagefile.sys的頁面並不會主動回到物理內存,而是等待用戶重新需要使用這些頁面對應的操作時才會執行恢復,而此時又是一輪隨機讀取操作。
為了避免出現內存不足的情況,大多數用戶會給計算機擴充更大的物理內存或者更新硬件平台使其性能更強,認為這樣不僅可以解決內存不足的問題,同時還能夠提升日常使用計算機時的性能體驗。隨著近年來單根內存條存儲空間不斷提升,價格不斷下降,用戶計算機普遍的內存容量都能在1GB~2GB.
大存儲空間物理內存可以給Windows的運行提供足夠的可用內存空間來並行運行數量更多的應用程序,減少內存不足情況的發生次數,但當老邁的Windows XP面對增加的可用物理內存空間時並不能有效地對其加以利用來提升自身運行性能,它依然使用管理小容量內存的方式,因此內存可用空間再大,用戶在日常操作方面感受到的性能體驗也只有256MB~512MB.
說到可用內存空間,這裡要糾正用戶對於可用內存空間的錯誤認識。過去一些可以增大可用物理內存空間的優化軟件受到很多用戶的青睐,當使用這類優化軟件對內存進行整理後,用戶通過任務管理器看到可用物理內存空間得到了增加,而實際上這種所謂的內存整理優化並沒有提升系統的運行性能,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讓系統運行得更緩慢。道理很簡單,"優化軟件"所謂的整理操作是將內存當中一些看起來暫時不用的頁面強行"搬"到硬盤上的pagefile.sys中,從而讓物理內存的可用空間看起來增加不少。但如果用戶後續操作所涉及的頁面被優化軟件強行整理到pagefile.sys中,系統就又得重新把這些頁面從硬盤中讀取到內存,本身存在於內存中的頁面就這樣來回徘徊於硬盤和內存,造成了更多的硬盤隨機讀寫,性能可想而知。這些優化軟件所謂的整理內存並帶來更大可用空間實際上破壞了內存中對於用戶操作來說正確的數據內容,帶來更多的硬盤隨機讀寫操作,大幅度降低系統的性能體驗。
3.來自硬盤的因素
首先從硬件方面因素說起,就像本節開頭提到的,由於能夠帶給用戶更直觀的體驗,大多數人認為多核心高頻率的CPU能夠讓游戲速度更快、看高清電影不丟幀、大容量內存可以運行更多程序且不會導致系統緩慢。而硬盤方面,由於目前TB級別的硬盤價格持續走低,加上網絡評測媒體普遍著重介紹存儲空間與轉速,大部分用戶對於硬盤的認識也停留在存儲空間和復制、移動占用存儲空間較大文件的速度上,同時在誤導之下會認為這種速度能夠幫助提升Windows的運行性能。
在這三種設備中,CPU速度最快,以采用QPI總線的Intel i7處理器為例,其雙向最高速度可以達到25.6GB/s,其次DDR3-1333MHz內存的速度也能夠達到10.7GB/s,這樣的性能的確能夠給計算機平台帶來強勁的動力,不過對於目前任何操作系統來說都是過盛的性能。相比之下,當今計算機普遍使用的機械硬盤卻成了阻礙平台整體性能的絆腳石,並且99%的用戶沒有意識到。雖然硬盤制造廠商不斷引入新的技術來提升轉速和讀寫性能,但受限於機械硬盤本身的結構,決定系統和應用程序運行性能的關鍵並沒有實質性的提升,相比當今的CPU、內存的發展,硬盤還停留在遠古時代,速度還無法突破1MB/s,這樣CPU和內存的性能就會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