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l Edit Pro2.1簡單實用教程
<一>:Cool Edit Pro是一個集錄音、混音、編輯於一體的多軌數字音頻編輯軟件。
這裡我們以2.1版本為例介紹一下在一般制作編輯音頻時經常用到的功能的使用方法。
先安裝Cool Edit Pro 1.2(下簡稱“CE”),然後啟動它。
首先介紹一下菜單和快捷工具欄的情況。
File(文件):此菜單中包含了常用的新建、打開、關閉、存儲、另存為等命令。
其中的Open與Open As有一點區別,前者是一般的打開命令,而後者的意思是“打開為”,點擊按鈕後,會出現一個格式轉換窗口,對裡面的參數進行設置,即選擇你希望的格式後點“OK”,經過一段漫長(2-4分鐘)的等待後,你的原音頻文件就轉換成你剛才所選擇的格式了。其實這個過程可以先用Open來打開文件,再用Edit中的Convert Sample Type進行格式轉換來實現。
Open Append則是將打開的音頻文件接在已打開的文件尾部,這樣2個音頻文件就拼接成一個大的音頻波形文件了。
Revert to Saved則是重新載入以前最後一次存盤的文件,當前的所有操作全部忽略。其實這一步可以用先關閉該文件(不存盤),然後再打開該文件來實現。
Close就是關閉當前波形文件的意思。
Close All Waves and Session關閉所有的波形文件(包括正在使用的文件和在當前任務中沒有使用的文件)和任務(指多軌操作時的整個工作環境,暫時稱它為“任務”)。只要使用這條命令,所有正在工作的“垃圾”和“垃圾箱”將被全部剔除。
Close Only Non-Session Wavefrom關閉與當前任務無關的波形文件。
Save和Save As就不說了
Save Copy As就是把當前正在處理(過程中)的文件做一個備份存下來。但是別忘了另取一個文件名,否則...,你的原文件可就面目全非喽!
Save Selection顧名思義將當前波形文件選中的部分存盤。
Save All則是全部存盤的意思。但是要小心,當你選擇該項後,你就沒的選擇了,它自動將你完成或未完成的所有編輯工作和任務存盤(除非你正在編輯的文件或任務是新建的,它會讓你確定文件名),一般最好不用。
Free Hard Drive Space清理硬盤空間。在你進行音頻編輯時,免不了要產生一些臨時和Undo文件,你可以在這裡清空它。
Exit退出CE。
<二>:Edit(編輯):此菜單中包含了一些常用的復制、粘帖、刪除、格式轉換等命令。
Enable Undo打開Undo功能。
Repeat Last Command重復最後一次操作命令。不論你打開任何文件(包括當前文件)都能在該文件上重復上一次的操作命令。
Set Current Clipboard可以選擇當前使用的剪貼板。CE自己有5個,再加Windows的1個,一共有6個剪貼板可以選擇,但一次只能選1個。
Copy、Cut和Paste的功能相信大家都知道,復制、裁剪和粘帖。可以選中(高亮)當前文件的一部分進行復制和裁剪及粘帖工作。
Paste to New將剪貼板中的文件粘帖為新文件。
Mix Paste將剪貼板中的波形內容混合到當前波形文件中。使用該命令時會出現一個對話框,你可以選擇混音的方式。比如插入、重疊、替換、調制等方式,還可以選擇將要被混頻的波形數據是來自剪貼板還是已建立的波形文件。
Copy to New將當前文件或當前文件被選中的部分復制成為一個新波形文件,並在原文件名後加上“(2)”以作表示。
Insert in Multitrack將當前波形文件或當前文件被選中的部分在多軌窗口中插入為一個新軌。
Select Entire Wave選擇整個波形。此操作也可以雙擊鼠標左鍵來完成。
Delete Selection刪除當前文件被選中的部分。
『04Delete Silence刪除小電平的信號(接近無聲的部分)。但在進行該工作之間要選擇一些參數(如圖),比如多少分貝以下、多少時間以上等參數,這樣CE才能確定去除小信號的額度。注,刪除小信號後當前文件時間會變短,因為是將符合要求的小信號部分全部刪除,而不是減小音量。
Trim將當前波形文件中未被選中的部分濾除。在不存盤的情況下,可以使用Revert to Saved命令恢復原文件,或者使用Undo功能恢復(當然你得打開Undo功才行)。
Zero Crossings調節所選中區域(部分)的開始和結尾到最近的零點位置。該功能的使用比較深奧一些,而且用的也不多,在這就不多說了。
Find Beats用此工具可以迅速的幫您找到音樂中一個完整的拍子(有點類似節奏)的開始和結尾點。也就是2個重音(大電平)信號之間的部分,這樣你可以很方便的制作loop(比如鼓loop等)。
Auto-Cue自動標示。它下面還有幾個選項:
Adjust Selection to Phrase就是在所選中(高亮部分)區域內確定一個段落。段落也就是從信號小電平變成大電平開始到大電平信號又變成小電平結束的那一段區域。
Find Phrases and Mark尋找所選區域內的所有段落,並將每個段落作上隊列標記,添加到Cue List(隊列列表)中。
Find Beats and Mark尋找所選區域內的所有拍子,並將每個拍子作上隊列標記,添加入到Cue List(隊列列表)中。
Auto-Cue Settings當鼠標按下時就會出現如圖的對話框。以上幾個命令選項具體執行時對於大小電平的區分都需要根據此參數值來確定,此參數可以用Find Levels自動獲得,也可以手動修改。
Snapping將指針快速的移動到一規定的位置(字面翻譯是“對齊”的意思,但是用“對齊”很難說明白)。具體的位置根據它的3個子選項來決定,最好用的是第3個選項Snap to Cues。在Auto-Cue裡如果已經建立了多個段落或拍子,那麼在播放控制快捷欄內前進和倒退時就能根據標記快速的跳躍到下一個位置。
Adjust Sample Rate采樣率調節。該采樣率調節只是調節聲卡播放當前音頻文件時所采用的采樣率(當然聲卡要能支持所選擇的采樣率,否則不能播放),而並非修改當前文件的采樣率。當改變采樣率後,時間軸上的時間標尺會有所變化,采樣率取低時,時間延長,反之縮短。
Convert Sample Type轉換采樣格式(如圖)。用此工具轉換後當前文件的采樣率將會被改變(播放時間不會變),文件大小也會改變,且處理時間也較長(大約2-4分鐘)。可以在采樣率、聲道數及分辨精度(量化位數)參數上進行選擇,在選擇8位量化時,還可以選擇抖動參數。
<三>:View(視圖):此菜單中包含了一些CE中常用視圖的開關項。
Muititrack View按下此菜單項就轉到多軌編輯狀態
Waveform View波形顯示菜單項
Spectral View頻譜顯示菜單項,與波形顯示只能兩者選一
Show Grid顯示波形編輯窗的底格
Show Boundaries顯示波形編輯窗每聲道上下的邊界線
Show Cue Bars顯示波形編輯窗中隊列指示條
Show Status Bars顯示CE窗口底端的狀態條
Show Level Meters顯示音量指示
Show CD Player顯示CD播放控制欄
Viewing Range波形編輯窗口顯示波形文件的范圍,按下此項後有一個對話框,添入起始時間和結束時間,那麼所選時間段的波形就會完整顯示在波形編輯窗中
Display Time Format當前波形文件所顯示的時間格式選擇,與之有關的選項共有12個,大家可以根據需要選擇,一般默認是十進制的“mm.ss.ddd”(分.秒.毫秒)。最下面還有兩個不太相干的選項Edit Tempo(和Edit中的一樣)和Define Custom Frames(默認的自定幀數)
Vertical Scale Format改變波形編輯窗口右邊的垂直刻度格式,可以在Sample Values(采樣值)、Normalized Values(標准值)和Percentage(百分比)之間選擇
Status Bars調整CE底端狀態條的指示項目,有“鼠標指針所在位置的電平和時間值”、“采樣格式”、“當前文件大小”、“當前文件時長”、“硬盤空余空間”、“硬盤空余時間”和“播放時間顯示”七個選項
Info當前文件的信息,你可以在你編輯制作的文件中加入你的版權信息等
Sampler Info當前文件的采樣信息
Cue List隊列列表,顯示當前文件已經被選定了三個隊列。此隊列列表對話框是浮動菜單,你可以在打開它的同時進行其他工作,如果這時隊列發生變化,此對話框中會馬上顯示出來。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在對話框的右下方位置右個Batch按鈕,當你選定列表中任何一個隊列時,它會被點亮,按下後出現另一對話框。
Set Amount Of Silence的功能是在所選定隊列的起始點和結尾處范圍內的兩端各插入一個小電平(零電平)信號,此信號的時值就是下面所選定的時間值。這樣當前文件長度就會發生變化(所增加的時間就是選定的兩個時間值之和)。當然你可以再次進入Batch裡,將時間值全改為“0”,那麼當前文件的長度又回到原來的大小了。哪怕在未改回原長度之前已經存盤了也不要緊,將存盤文件打開,你會看到原來的隊列(你曾經處理過的隊列)還在,那麼進入Batch,將時間值改成“0”後確定,就又回到原來的長度了。
Batch對話框的下半部分還有個Save to Files選項,我想不說大家也知道是將所選的隊列區域內的波形文件另存為一個文件。
Filename Prefix後面文本框內添入所希望的文件的前綴,它會自動給文件編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