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盛學電腦網

 萬盛學電腦網 >> 安全資訊防護 >> 中國有意取消“農民工”稱謂 廣東河南率先提出

中國有意取消“農民工”稱謂 廣東河南率先提出

(中國聚焦)中國有意取消“農民工”稱謂
  新華網北京1月4日電 (記者 任沁沁 王攀 劉剛) “農民工”這一早已約定俗成的稱謂,或許將退出中國歷史舞台了。近日,農民工輸入大省廣東和農民工輸出大省河南的省委書記,都提出將適時取消“農民工”稱謂。
  廣東省委書記汪洋1月3日提出,廣東將加快研究並適時出台取消“農民工”稱謂的政策措施,探索建立外來務工人員根據職業和工作年限享受相應基本公共服務的制度……促進外來務工人員與本地居民真正融合。
  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表示,“農民工”這樣的稱謂本身就帶有歧視色彩,呼吁社會慎用這一稱謂。“工農商學兵,本是職業的劃分,為什麼唯獨農民永遠要被加上特定的標簽呢?”
  “農民工”是中國特有的城鄉二元體制的產物,是特殊歷史時期出現的一個特殊社會群體,通常指的是“身在城市從事非農業工作的農業戶口的工人”。
  他們是城市最基層的建設者。然而,城鄉二元結構在制度安排上造成農民收入水平低、生活水平低、社會保障程度低等現象長期存在,外來人員與本地人之間的矛盾也時有發生。
  來自山東的劉傑在珠三角一些城市裡干過餐廳服務員、保潔員,也在超市當過促銷員,還在一家兒童游樂場當過游藝機操作員。30多歲的她說,在廣東生活了十多年,早已習慣了“農民工”的稱謂,但內心深處更希望能夠被視為一個“城裡人”。
  作為改革開放先行地,廣東社會管理任務更重、壓力更大,因而也就必須更加主動地面對農民工這一龐大的社會群體,並采取更積極的行動推動他們早日融入城市社會。
  和劉傑一樣,在珠三角許多外來務工人員看來,政府部門出台取消“農民工”稱謂的政策措施,一定程度上有益於他們融入城市生活。
  在東莞一家印刷機械制造企業擔任技術員的馬奎說,在很多人印象裡,“農民工”除了吃苦耐勞外,往往還被視為文化程度不高,有時還會和髒亂差、缺乏法律意識相聯系。他們建設了城市,卻難以融入城市,他們播種了果實,卻很少分享成果。
  汪洋:政府管好該管的事 適時取消“農民工”稱謂
  汪洋稱,廣東要切實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減少審批事項,在“少管”的基礎上把該管的事“管好”。另外,廣東將建立健全外來務工人員融入城鎮的制度設計,加快研究並適時出台取消“農民工”稱謂的政策措施,促進外來務工人員與本地居民真正融合。
  廣東將取消"農民工"稱謂 出台向社會組織放權指導意見
  廣東將加快研究並適時出台取消“農民工”稱謂的政策措施,探索建立外來務工人員根據職業和工作年限享受相應基本公共服務的制度。加強企業與當地黨組織、工青婦組織和所在社區的聯系,努力實現各類組織對外來務工人員的全覆蓋,切實加強對外來工人員的服務管理,促進外來工人員與本地居民真正融合。
  “‘農民工’這一稱呼的背後隱藏的是一系列的歧視,要努力消除身份界限,鼓勵外來務工人員融入社會。”盧展工表示。
  經濟高速發展帶來城鄉經濟結構、人口結構、社會結構的巨大變化,是農民工稱謂未來逐步“淡出”歷史舞台的社會基礎。廣東省委黨校教授楊丹娜說,隨著“80後”“90後”等新生代“農民工”走上舞台,與時俱進地調整各項政策,幫助他們融入企業、融入城市、防止將“農民工”身份固定化、標簽化,是當前社會發展的客觀需求
  “他們來到城市,本來就是謀求身份的改變,稱謂的改變是農民工身份轉變的第一步。用‘新生代產業工人’替代‘新生代農民工’,會更准確。”楊丹娜說。
  不少地方開始以實際行動取消“農民工”稱謂,這無疑有助於外出務工人員整體印象的改善。河南中牟縣不久前舉行了優秀“新型合同工人”表彰大會,去年同樣的活動被稱為優秀“農民工”表彰大會。
  胸戴紅花,身披彩帶,踩著紅地毯昂首邁入會場時,“新興合同工人”獲得了一種名義上的尊重。
  “叫什麼其實不重要,但是和城市戶口相比,不管是看病還是孩子上學,農民工能夠享受到的福利還是太少了,如果能從改變名稱開始讓我們享受同等權利,那最好不過了。”劉傑說。

copyright © 萬盛學電腦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