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行就《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中新網金融頻道推出小調查“購單日限額5000元 超出部分用銀行卡支付 您怎麼看?”,調查結果顯示,第三方支付開戶難度上升,最多需5種交叉驗證,逾8成網友嫌“麻煩”;手機單日支付金額5000元,超6成網友表示“不看好”。
新規擬定消費者單日網購限額5000元,超出部分必須使用銀行卡支付。大額網購門檻提高,網友意見不一。35.1%的網友選擇“看好,利於規范市場,降低盜刷損失”;62.2%的網友選擇“不看好”;2.7%選擇“無所謂”。
支付機構費個人開戶,如果是消費類賬戶,或將需要3個機構為用戶做身份驗證;如果是具備理財功能的綜合賬戶,將需要5個機構來驗證。這些證明文件需要公安、工商、教育、財稅等管理部門出具證明文件。對此,18.2%的網友認為“此舉有利於賬戶資金安全”,81.8%的網友表示“太麻煩”。
單筆支付金額超過200元,需要通過網頁版U盾或是銀才能支付成功。網友腦洞大開:“在微信發201元的紅包需要到網銀頁面操作。”67.6%的網友選擇“不發了,程序太復雜”;32.4%的網友表示仍將繼續發紅包。
參與本次小調查的網友消費水平不一。37.1%的網友一年使用支付賬戶余額累計付款金額“不超過5千元”,42.9%的網友為“5千元-10萬元”,8.6%的網友“10萬-20萬元”,11.4%的網友“20萬元以上”。
此外,調查顯示,逾5成網友使用過支付寶,15.5%的網友使用過財付通,15.5%的網友使用過網銀在線。
當前,非銀行支付機構迅速發展,相關問題和風險不斷顯現,支付賬戶普遍未落實賬戶實名制,消費者未能得到有效保護。某支付機構通過開立大量假名支付賬戶,為境外賭博機構提供支付交易高達數千億元,非法跨境轉移資金風險巨大,挪用客戶資金事件時有發生。網絡支付類投訴占互聯網金融類投訴的95.06%。
央行表示,消費者在使用網絡支付等服務時自我保護意識和風險識別能力亟待提高,滿足金融消費者的有效需求、維護消費者權益是金融工作的出發點。罔顧安全,簡單地迎合消費者金融需求,往往是造成金融風險乃至金融危機的重要原因。
專家認為,管理辦法中提到的收款客戶特點專屬設備、五種交叉身份驗證方式和三類支付指令驗證要素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交易的便利性、降低了部分客戶體驗感,但卻為技術革新指出了具體的方向,鼓勵技術進步,對之前備受關注的指紋、人臉技術在金融領域的進一步廣泛應用給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