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盛學電腦網

 萬盛學電腦網 >> 電腦入門 >> 認識計算機硬件系統——3、外存儲器

認識計算機硬件系統——3、外存儲器

1.3 外存儲器

目前,微型機的外存儲器主要有磁盤和光盤。

磁盤中主要以硬盤(Hard Disk或Fixed Disk)為主,軟盤(Floppy Disk或Diskette)軟件已退出了歷史舞台。

硬盤內部結構圖如下:

硬盤的主要技術參數如下:   

(1)容量 硬盤常以兆字節(MB,一百萬字節)和千兆字節(GB,十億字節)為單位, 市場上常見的硬盤容量多為 4.3GB~30.1GB。作為個人計算機最 大的數據儲存器,硬盤容量自然是越大越好。而在容量上所受的限制,一方面來自廠家制作更大硬盤的能力,另一方面則來自計算機 用戶自身的實際工作需要和經濟承受能力。硬盤的選擇應做到容量夠用,有一定盈余。但現在4.3GB以下的硬盤基本已經被淘汰,因此,目前至少應選10GB 以上的硬盤。當前的主流硬盤為20.1GB,以後會逐步向30.1GB過渡。

(2)數據傳輸率 硬盤的運行速度是購買者最關心的。硬盤的數據傳輸率是衡量硬盤速度的一個重要參數。它是指計算機從硬盤中准確找到相應數據並 傳輸到內存的速率,以每秒可傳輸多少兆字節來衡量(MB/s),常見的為10~ 40MB/s。數據傳輸率通常會受到總線速度、硬盤接口等因 素的影響,對它影響最大的是硬盤磁頭的讀寫速度。如追求更快的速度或考慮到以後的升級需要,則應選擇支持Ultra DMA接口的硬盤 。 特別是大型文件使用較頻繁的用戶,更要注意選擇高數據傳輸率硬盤。由於市場上這普通接口和Ultra接口硬盤的價格相差很小,所 以,建議盡量購買支持Ultra DMA100的新型硬盤,即使你目前的主板不支持Ultra DMA(Inter 430HX、VX 及其更低檔次的主板),經測 試,這種硬盤的速度依然略高於普通硬盤。一旦以後將主板升級至TX甚至更高水平,該硬盤就可大顯身手了。

(3)平均尋道時間 平均尋道時間是指計算機在發出一個尋址命令,到相應目標數據被找到所需時間,我們常以它來描述硬盤讀取數據的能力。平均尋道 時間越小,硬盤的運行速率相應也就越快。一般硬盤的平均尋道時間在7.5~ 14ms。IDE接口的硬盤應在9.7~12ms,請在購買時務必看清。

(4)硬盤高速緩存 與計算機的其他部件相似,硬盤也通過將數據暫存在一個比其磁盤速度快得多的緩沖區來提高速度,這個緩沖區就是硬盤的高速緩存 (CACHE)。硬盤上的高速緩存可大幅度提高硬盤存取速度, 這是由於目前硬盤上的所有讀寫動作幾乎都是機械式的,真正完成一個讀取動作大約需要10ms以上,而在高速緩存中的讀取動作是電子式的,同樣完成一個讀取動作只需要大約50ns。由此可見,高速緩存對大 幅度提高硬盤的速度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從理論上講,高速緩存當然是越大越好,但鑒於成本較高,一般為256KB~2MB。因此您在選 購是最好選擇帶有2MB緩存的硬盤。

(5)硬盤主軸轉速 較高的轉速可縮短硬盤的平均尋道時間和實際讀寫時間,從而提高硬盤的運行速度。一般硬盤的主軸轉速為3600RPM~7200RPM(轉/每 分鐘)。對IDE接口的硬盤,其轉速至少應選5400RPM的。7200RPM的硬盤雖然價格稍高,但可以說是物有所值,千萬不要為了幾十塊錢而因小失大。

(6)單碟容量 硬盤中的存儲碟片一般有1~4片。每張碟片的磁儲存密度越高, 則其達到相同容量所用的碟片就越少,其系統可靠性也就越好。同時,高密度碟片可使硬盤在讀取相同數據量時,磁頭的尋道動作和移動距離減少,從而使平均尋道時間減少,加快硬盤速度。

(7)柱面數(Cylinders) 柱面是指硬盤多個盤片上相同磁道的組合。

(8)磁頭數(Heads) 硬盤的磁頭數與盤面數相同。

(9)登陸區(L

copyright © 萬盛學電腦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