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中心(機房)的綜合布線系統質量和可靠性要求相較於一般的智能建築綜合布線系統要高得多,在數據中心的檢測實踐中時常會出現鏈路驗收測試不合格的情況。
如果只是少數鏈路出問題,集成商通常會用下面四種方法處理:一是重新安裝鏈路;二是更換有問題或者仿冒、不匹配的模塊、跳線甚至電纜,直到檢測合格為止;三是用品質高一個等級電纜鏈路代替現有驗收不過關或者長度超長的鏈路並做好特殊標記;四是對受到較強外來信號干擾的鏈路進行干擾源查找並轉移、屏蔽干擾源,或者改變線路走向、用屏蔽線代替非屏蔽線並做好接地等。
采用這幾種辦法一般都能較好地解決問題,但如果是鏈路出現批量質量問題,處理起來就比較棘手了,這通常與混入了不合格產品或者采購了仿冒產品有關,少部分原因則是因為施工工藝太差。如果由此導致長時間停工、返工,則無論是甲方還是乙方其造成的“損失”都可能是不可接受的。
其實,如果只是在驗收階段才關注數據中心綜合布線系統的質量,並不能避免停工、返工所造成的損失。甲方、乙方、監理方等需要在選型、進場檢驗、施工、驗收和維護等各個環節做一些“功課”,才能保證數據中心網絡時刻保持很高的“可用”狀態。
數據中心綜合布線系統的高可靠性要求
數據中心的質量可靠性根據我國的標准GB 50174被分為A、B、C三個級別。A級要求最高,需要做到在線容錯和在線維護。A級數據中心對應的綜合布線系統質量要求很高,除了鏈路能滿足現在的應用對鏈路性能的需求,還必須保證能滿足未來一段時間內的鏈路提速要求。最重要的是,要時刻保證在用鏈路、更新設備後的鏈路、備份鏈路等始終處於“可用”狀態。只有在設計、選型、安裝、驗收、維護等環節都給予品質保障的足夠關注度,才能達到這個目標。
如何進行選型測試
可供數據中心選擇的綜合布線產品和品牌較多,但由於數據中心選擇產品和一般的企業網、校園網網絡中心對布線產品的質量要求有所不同,數據中心的甲方多數很關注性價比,乙方則多數關注價格。如果甲方還象建設一般企業網那樣只關心價格和現在是否“能用”、“夠用”,則可能會把數據中心的“翻新”周期縮短為3~6年。也就是說,隨著數據集中和圖像數據的快速增加,每隔3~6年就要將數據中心的綜合布線系統重新推到重建一次。
由此“短周期”重復建設造成的預算浪費反而是相當驚人的,這是前期項目籌建小組經常會犯的一個“錯誤”。
如何進行選型測試?選型測試可以先進行產品測試,比如使用“DTX1800電纜分析儀”+“電纜測試適配器LABA”+“跳線測試適配器”等進行元器件測試,獲得元件的性能參數,然後按照“三長三連”或者“三長四連”的模式進行鏈路兼容性測試,最後根據價格、品牌、服務、質保期等評分得到綜合因素評分。依據綜合評分進行選型所得到的結果其總體性價比通常都比較接近用戶“穩定的高品質”的目標。
選型測試最常見的錯誤是用通道適配器和通道測試標准去檢測電纜,這樣獲得的測試結果即便電纜本身質量很差而測試結果卻可能“很好”,這是因為電纜測試是原件級測試,通道測試時鏈路級測試,元件的測試標准要比鏈路的測試標准高很多,所以,一根劣質電纜是很容易通過通道測試的;第二種常見的錯誤是只用永久鏈路去對擁有兩個連接器的90m鏈路進行兼容性測試,對50m中長鏈路和20m短鏈路則不作測試,而中長鏈路是反映鏈路兼容性平衡參數,短鏈路則對鏈路的阻抗連續性的重點進行考察。
這種常見錯誤還包含連接器數量不足的問題,不能反映廠家提供的鏈路的極限使用參數,因為廠家通常承諾支持標准當中規定的最多四個連接器或者三個連接器,只使用兩個連接器進行選型顯然是不恰當的。第三種常見錯誤就是對Cat.6或者Cat.6A等電纜鏈路不做外部串擾檢測,在設計、安裝人員無限制地將大量電纜捆綁成一束進行理線時就可能會引發線間的嚴重干擾,使得萬兆等類型的應用誤碼率達不到標准或者不能穩定地支持這種應用。
由於配線架和理線器等安裝設施都將六根線束作為最小捆綁單元,所以廠家一般都提供與此接近的“六包一”外部串擾值測試數據,選型時可以參照廠家提供的“六包一”模式使用外部串擾測試適配器進行現場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