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盛學電腦網

 萬盛學電腦網 >> 網絡基礎知識 >> 知識產權:對接產業政策 提升運用能力

知識產權:對接產業政策 提升運用能力

    知識產權是創新的載體和競爭力的體現。2008年6月,國務院頒布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簡稱《綱要》),距今已整整5年。“5年來,在《綱要》指引下,工業和信息化部堅持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為中心任務,以產業發展的重點為切入點和突破口,以產業急需為原則,將知識產權工作與產業政策規劃、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緊密結合,通過重點產業的風險評估和預警,支撐產業的風險應對和創新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長韓俊對記者表示。

    緊密對接產業政策

    韓俊告訴記者,部領導一直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自2008年起,每年召開兩次部長專題會議,對部知識產權工作進行部署和總結,形成科技司牽頭、17個司局分工負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明確了各自的工作職責,確保了部知識產權戰略任務落實到位。而每年的《工業和信息化部知識產權工作推進計劃》將《綱要》分工中部承擔的18項任務和部年度重點工作相結合,進行任務分解和細化,由各司局牽頭組織實施,由本系統專業機構、行業協會等具體落實。

    韓俊強調,知識產權工作必須與產業政策和規劃緊密結合。2008年以來,部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專項資金都鼓勵安排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企業技術改造項目。2010年安排的技術改造項目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占比49.9%,2011年占比51%,2012年占比51.3%,項目占比年均增長0.7個百分點。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部通過有關活動激勵知識產權保護。比如,組織年度信息產業重大技術發明評選活動,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作為項目評價的重要指標,5年來共計32個項目入選,部電子發展基金支持近1億元;組織中國優秀工業設計獎評獎活動,將“創新性”等指標列為評獎標准。

    在政策方面,《工業轉型升級“十二五”規劃》、《高端裝備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信息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等20余個產業發展規劃中,對加強知識產權工作提出了具體措施和明確要求。部與有關部門聯合印發的《國家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關於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知識產權工作的若干意見》以及《國務院關於促進企業技術改造的指導意見》、《關於促進工業設計發展的若干指導意見》、《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認定管理辦法(試行)》等10余個政策文件中均明確提出了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的有關要求。

    積極推進成果轉化

    韓俊說,知識就是生產力,知識產權就是創新力。在實際工作中,部注重推動工業企業知識產權成果的轉化應用。5年來,部積極開展重大專項的知識產權全過程管理,專利分析、戰略研究和專利評估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果。例如,在“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重大專項中,開發並利用知識產權平台進行專利分析和基本專利評估;在“核高基”重大專項中,超級計算機、服務器和桌面/便攜式計算機CPU、操作系統與軟件平台、新型智能移動終端、嵌入式CPU、嵌入式操作系統及高端SoC平台等領域湧現了一批階段性成果,實現了核心技術的關鍵突破,並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集成電路研發專項中,湧現出二代身份證芯片、數字電視芯片、通信網絡芯片、信息安全芯片等一批已實現規模應用的自主創新產品。

    推進成果轉化,必須抓住標准話語權。幾年來,部加強標准中的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將專利納入標准的行為。中國通信標准化協會制定了相關政策,解決通信標准制定過程中的專利問題。部在通信行業先後開展了《TD-SCDMA產業知識產權策略研究》、《通信標准及專利池研究》以及《“十二五”規劃中的“標准與知識產權研究”》,引導國內企業積極參與國際標准制定,將自主技術寫入國際標准。僅2012年,我國企業向ITU、3GPP、IETF等國際標准組織提交提案超過8000件,我國在TD-SCDMA、TD-LTE-Advanced等領域的自主專利技術相關提案正在不斷增加。

    此外,部積極推進產業知識產權預警體系建立,為企業技術創新和產業健康發展提供支撐。5年來,在平板顯示、寬帶無線移動通信、國內操作系統、光通信網絡、移動智能終端、高端裝備、光伏發電、射頻識別、新材料等重點產業和關鍵技術領域開展專利分析和風險評估,累計部署研究課題60余項。

    加快提升運用能力

    從目前和未來的趨勢看,全球科技和產業競爭更趨激烈,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不斷調整,保護力度繼續加大。以美國、歐盟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加緊專利布局和知識產權保護,以知識產權為武器的糾紛和爭端蓄勢待發,我國產業發展面臨的知識產權壓力將有增無減。

    在這種情況下,韓俊也坦言:“國家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應該說認識問題基本解決了。近年來知識產權一系列法律法規的出台,制度問題也基本解決了。但從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領域近年來發生的知識產權摩擦和糾紛來看,最關鍵的問題是,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知識產權運用能力嚴重不足。企業是生產經營和市場競爭的主體,是自主創新的主體,也是知識產權創造、運用、管理和保護的主體。我認為,推動企業知識產權能力提升是工業和信息化部貫徹落實《綱要》和《工業轉型升級規劃》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企業的能力上去了,制度才可能發揮有效的作用。”

    如何加強企業知識產權能力建設,加快提升我國工業在國際產業分工中的地位,是我國工業轉型升級亟待破解的難題之一。工業和信息化部部署實施的“兩大工程”,即工業企業知識產權運用能力培育工程(簡稱培育工程)和產業知識產權風險評估與預警工程(簡稱預警工程)就是破解這一難題的重要舉措。

    在培育工程中,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研究制定並發布《工業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與評估指南》,指導工業企業建立知識產權管理制度。韓俊告訴記者,部科技司將會同省市選取20家以上(包括專利運用、商標運用、版權運用、非專利技術保護等4類)試點企業,根據不同類型的知識產權運用特點,進行適用性驗證,在驗證基礎上加以完善,通過試點企業帶動整個行業的能力提升。

    “防御體系不健全也是知識產權工作面臨的一大突出問題。”韓俊說。為此,2013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在裝備、原材料、電子信息、軟件、消費品等重點產業開展預警研究與分析,安排了16項研究課題,涉及稀土、硅鋼片、半導體照明、海工裝備等關鍵技術。

    韓俊最後強調:“在知識產權糾紛中,國外盯的都是我們的龍頭企業,打壓一個企業實際上打的是一個行業。所以企業要形成抱團合作的文化,共同應對,以提高整個行業的防范能力。”

責任編輯:趙博

copyright © 萬盛學電腦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