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甘肅頻道消息 又到一年科普周。本周是全國第十三個科普周。科普是個常說常新的話題。“提高公民科學素質”是每年科普周的重要內容,但是由日本福島核事故引發的“搶鹽事件”還令人記憶猶新;“毒奶粉”、“毒膠囊”、“皮鞋果凍”這些發生在身邊的公共事件又都暴露出公眾的科學素養欠缺的問題,科普教育亟待補課。然而,記者在近日的采訪中發現,缺少專業科普人員、科普活動只科不普、科普讓位應試等問題成為困擾蘭州科普教育的難題。
看不懂的科普展
在上周末的中科院公眾科學日,記者來到蘭州分院的一個研究所,這裡正在舉辦向公眾免費開放的科普展覽。進門第一個展台圍繞物理知識設計了10來個小實驗。展台上陳列著實驗器材,附有實驗介紹和原理分析,以此解釋該科研所從事的一些自然科學方面的研究。然而,參觀者並不多,零散地分布在各個展台前。工作人員說,上午人會多一些。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個展台前圍了幾位小學生,負責解說的志願者一邊擺弄著手裡的儀器,一邊用專業語言解釋著這個儀器的用途,並不時向幾個孩子發問。孩子們明顯沒有聽懂他的問題,一臉的茫然。於是這位解說員開始自問自答起來,當然結果還是一樣。聽著聽著,孩子們不耐煩了起來,基本上都跑開了,嘴裡還咕哝著“聽不懂,沒意思。”於是,一位帶孩子來參觀的父親接過話頭,用家裡的水果給孩子打起了比方。每次在解說員講解完後,這位孩子的爸爸都會不厭其煩地、用孩子身邊的事例和通俗的語言將原理“翻譯”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