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各電腦城有一東東,此物伴隨著diy的發展而蓬勃,種類越發豐富,包裝越發講究,當初不見零售的如今卻已攻占了絕大多數的電腦櫃台—風扇的熱鬧無疑是散熱的被重視的最好佐證。
散熱,首要的目的,當然是為了配件穩定工作(這點在超頻後尤為重要),隨著電腦配件集成度的不斷提高,散熱的地位越來越顯得重要,一塊指甲大小的芯片上集成了多達千萬計的晶體管,散熱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其工作情況,因此如何選擇合適有效地散熱方法成為了熱門的話題。
目前給cpu和顯卡的主要有的散熱降溫方式有—散熱片,風冷、水冷、硅片制冷器、壓縮機制冷、液氮制冷等等。
筆者非常有興趣把這些都洋洋灑灑說上一遍,但考慮到壓縮機制冷和液氮制冷的成本太高,而且材料不易弄到,實在不適合一般用戶使用,只好作罷。另一方面,隨著國內diyer動手能力的增強,水冷和硅片制冷已經被一些骨灰級玩家采用,兩者的風險也是顯而易見的,水冷易漏水,硅片制冷器易結露,沒有專業知識雖不推薦冒險嘗試,筆者先吊吊大家胃口,先介紹主流的散熱方式喽。
一:先來說散熱片和風冷
在實際操作中,散熱片和風冷往往要並肩作戰,散熱片負責傳導熱量,把集中的熱量擴散到自己身上,風扇轉動利用氣流再把熱量帶走。
散熱片的散熱能力主要由材質的導熱性,散熱片接觸空氣的面積決定(前者決定導熱能力,後者決定散熱能力)。
銅和鋁那個更好?
選擇何種材質金屬,主要考慮成本和導熱率兩個方面,成本過高使金銀等貴金屬被排除;就導熱率而言,銅是0.9鋁是0.503,熱傳導率是銅386w/mk鋁198w/mk;非常明顯的,銅效果要好過鋁很多。然而銅價格本身就相對較高,又比較軟不能用澆鑄成型工藝,而只能用“拉拔”或機加工方式制造,由於制造困難,市場上的銅制散熱片大多不是純銅,而是底部覆銅或是鍍銅,但是兩種金屬混接會降低導熱效率,造成導熱不均。純銅的散熱片也有缺陷,容易氧化變黑,表面不光潔。前者難免會讓追求完美的玩家皺眉,而後者,則需要研磨,均勻塗抹散熱膠方能解決。不過,也有行家說,氧化的黑色可以增大輻射作用(熱輻射),而不光潔的表面,由於粗燥與空氣接觸面積反倒比拋光的鋁產品大,魚與熊掌,還是讓玩家自己取捨吧。
散熱片是使用哪種工藝制鑄的?如今主流的散熱片制造工藝是壓鑄型+折疊鳍/沖壓薄鳍,前者就是將金屬融化成液態,加工成金屬棒再切割;後者就是把金屬切成薄片再折疊(沖壓成鳍),然後做在散熱片上,從而擴大接觸空氣面積。此外的幾種工藝有—軋齒邊:這種方法可以充分發揮制作者的創意,此種方法創造的散熱片不止是效果好,外觀幾乎也是藝術品,當然成本也是極高,非常遺憾的,筆者在國內還未見過,不過可以去國外的專業網站一飽眼福。鑄造法:可以實現沖壓不能實現的形狀。冷鍛:國內比較罕見,這是主要用於針狀鳍的散熱片工藝。
再來說說風扇,風扇是使用最為廣泛的散熱方法,評價角度主要有,散熱效果,設計的易用性(合理的設計容易固定,不易松動,不合理的甚至會損壞配件,很多cpu的die就是這樣die的)以及噪音情況(即使散熱能力很強,如果有巨大噪音也會讓人心煩意亂)綜合這三點考慮,就可以選擇出比較好的風扇了。
在購買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要,風扇體積的大小不決定其性能的優劣,因為相對的大了轉速就低了(這是一個線速度和角速度的問題,想想昆騰大腳硬盤的低轉速,同一個道理)夠買時可以量化的是轉速和功率,當然,也可以試著點點,用手感覺一下風力,再用眼睛觀察一下,轉速高的風扇旋轉起來,葉片是靜止不動的。
另外,使用滾珠軸承的風扇價格比滑動軸承貴,噪音也比它大,但好在性能穩定壽命長久,不會因為摩擦就停止工作,也不象滑動軸承一樣需頻頻加油,所以購買時請認准滾珠軸承(怎麼像做廣告^o^)。
使用散熱片和風冷為cpu顯卡降溫,推薦使用散熱膏,它會更緊密的貼合,更平均;更徹底的傳導熱量。市場上銷售的散熱膏往往是純白的,如果你有興趣增加其導熱性能,可以用刀掛下鉛筆芯的細末(你要是把筆芯拗斷扔進去可別說是我教的^o^),然後攪拌均勻,當然,最好是用石墨粉啦~~~
然後我們來說說—半導體散熱片和水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