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盛學電腦網

 萬盛學電腦網 >> 電腦常見故障 >> 不能上網 >> LAN技術合適的就是最好的

LAN技術合適的就是最好的

LAN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如今,我們在歎服於以太網發展的輝煌歷程的同時,不妨也回顧一下在LAN領域曾一時風騷的其它技術,從中感受一下這一領域技術發展的步伐和技術融合的趨勢。
提起局域網,今天人們首先想到的毫無疑問是以太網,有些人甚至早已將局域網與以太網等而視之。的確,以太網作為一種占據了當前九成以上局域網端口的LAN技術,始終在向著“更快、更好、更低廉”的目標邁進,並逐漸確立了在局域網市場的主導地位。然而,像令牌環網、FDDI、ATM及幀中繼等局域網技術也曾一時風騷。有的甚至還在不斷地改進或與其它技術融合,展現著其特有的技術魅力。
Token Ring:光環漸失
令牌環(Token Ring)是IBM公司於八十年代初研發成功的一種網絡技術,並於1985 年推出了首個傳輸速率為4Mbps的令牌環網產品。
令牌環網使用一種標記數據作為令牌,並始終在環上傳輸。無幀發送時,令牌為空閒狀態,所有的站點均可俘獲令牌。站點獲得空閒令牌後,將令牌置為忙狀態,並發送數據。數據隨令牌到達目的站點後,目的站點將數據復制,令牌繼續環行返回發送站點,這時發送站點將俘獲的令牌釋放,令牌重新恢復為空閒狀態。
基於IEEE 802.5標准的令牌環網有1Mbps、 4Mbps和16Mbps三種數據傳輸速率,與廣播方式的以太網相比,令牌環網是一種順序向下一站廣播的LAN技術,其主要特點是可以保證每個節點設備在預定時間間隔內獲得對網絡的訪問,即便在網絡負載很重的情況下,仍具有確定的響應時間,因此特別適用於對實時性要求較高的應用。
令牌環網技術的不足之處是網絡設備價格高,不易普及。任何一段線路或者任何一台主機的故障都將導致整個網絡的失效,並且缺乏對多種服務和QoS服務質量的支持。
令牌環網之所以能夠在八十年代中後期風行一時,除這種技術本身的諸多優勢之外,也與當時研發並力推這一技術的IBM公司在PC及網絡技術領域舉足輕重的市場地位不無關系。就在以太網主流地位初露端倪的九十年代初,不少業內人士與分析家仍幻想令牌環網將會擊敗以太網,成為LAN市場主流。但隨著以太網集線器產品的出現以及以太網結構化布線問題的圓滿解決,令牌環網的光環漸失。
FDDI:無可奈何花落去
FDDI (Fiber Distributed-Data Interface) 光纖分布式數據接口技術始現於1986 年,是由Sperry、Burroughs和CDC 等公司研發的一項旨在提高網絡可用性與數據傳輸速率的新型網絡技術。
FDDI可支持多種拓撲結構,傳輸介質為光纖,是一種高速寬帶LAN技術,曾在八十年代末風行一時,成為不少用戶部署主干網的首選網絡技術。
FDDI物理結構是二個平http://www.xsyzj.cn行的、相對作反向傳輸的雙環結構網,采用定時令牌傳送協議,具有良好的系統冗余與管理性能,對沖突處理能力強http://.,在高速率下也不會出現明顯性能衰退。FDDI數據傳輸速率最高可達100MBps,最大傳輸距離100公裡(電腦自動關機)。
由於FDDI采用光纖作為傳輸介質,因而還具有很好的抗電磁與射頻干擾能力,並能夠有效防止傳輸過程中的分接偷聽以及輻射波偵聽,因而是一種極為安全的數據傳輸技術。
FDDI的缺點是部署復雜、成本高昂,交換機端口少,價格昂貴。而且由於FDDI本身是共享性網絡,限制了網絡容量,易出現網絡擁塞。此外,FDDI難與將來的網絡兼容、傳輸速率無法突破100Mbps極限都是其致命弱點。,因此,FDDI技術的發展速率一直較為緩慢,始終未能打入LAN主流技術領域。尤其是在ATM和快速以太網技術盛行之後,作為FDDI殺手锏的冗余容錯與可管理性能等優勢已不明顯,FDDI的發展步伐基本停滯,設備供應商也相繼中止了FDDI產品的研發與生產,甚至連最初一直支持的一些公司都表示要“離FDDI越遠越好”。
FDDI要徹底退出LAN市場仍需假以時日。因為在八十年代末與九十年代初,美國與加拿大等Internet先驅國家均采用了FDDI技術,構建很大一部分網絡。但在新構建的網絡內,卻早已見不到FDDI的蹤影了。因此,FDDI完全退出LAN舞台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ATM: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異步傳輸模式最初是作為一種廣域網技術提出來的,但由於ATM具備的高帶寬及低延遲特性使其非常適於用作局域網技術,因而很快在局域網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
ATM采用異步時分復用方式,將信息流分成固定長度的信元進行高速交換,不僅適用於高速信息傳送和對QoS服務質量的支持,還具備多種業務支持能力與動態帶寬分配及連接管理能力,並能夠兼容部分原有技術。因此,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眾多網絡設備供應商也相繼推出了商用化ATM設備,推動了ATM的發展。ATM一度成為網絡建設的主流,全球眾多公用及專用網絡紛紛采用了這一技術,ATM甚至被視為各種協議的終結者,認為將來ATM將會一統語音與數據、公網與專用網、廣域網與局域網,形成一個覆蓋全球的集成網絡。
然而,時至今日,ATM不僅未能實現一統網絡的夢想,反而將越來越多的市場空間拱手出讓給了新崛起的以太網。IP與以太網技術的無縫融合,不僅使ATM 的桌面應用市場前景黯淡,而且在局域網領域,由於ATM在成本與易用性方面根本無法與以太網匹敵,因此,在今天的網絡技術領域,ATM鋒芒盡失,難覓昔日風采。
由於ATM自身良好的QoS服務質量支持,以及運營商與服務供應商此前已在這方面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投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ATM仍將會在網絡基礎架構領域與IP並駕齊驅。另外,ATM顯現出的與其它技術的融合能力以及在廣域網和城域網領域的優勢,使得部分用戶仍可能將繼續對這一技術進行投資。如美國第四大長話巨頭Sprint通訊公司今年五月末就表示,為滿足公司客戶對網絡容量的需求,將著手將公司現有的800萬電話線路最終全部轉向基於數據包的ATM系統。
FR幀中繼:岌岌可危
作為一種實現LAN間互連的理想解決方案,FR(Frame Relay)幀中繼是20世紀80年代初由X.25分組交換技術發展起來的一種數據傳輸技術,處理效率較X.25高,幀信息也比X.25長,適於封裝諸如壓縮視頻和WEB業務等局域網數據單元。
幀中繼在網絡第2層以簡化的方式傳送數據,完成物理層、鏈路層和核心層的功能,並以比分組容量大的幀為單位而非分組為單位進行數據傳輸,並且在網絡中間節點對數據不進行誤碼糾錯。因此,幀中繼技術在保持了分組交換技術的靈活性與低成本的同時,縮短了傳輸時延,提高了傳輸速率。因此,很快成為實現局域網間互連等應用的主流技術。
由於幀中繼技術國際標准比較成熟,可提供高效、經濟、可靠、靈活的接入,並具有吞吐量大、時延小、適合突發業務等特點。因此,幀中繼技術繼首先在美國和歐洲得到成功應用之後,逐漸在全球得到了廣泛應用,幀中繼網絡技術自1992年首次提供公用服務以來,短時間內得到了快速發展,1994年到1996年間,全球幀中繼業務增長高達350%。同時,由於幀中繼在發展過程中還不斷吸取先進技術,得到了進一步完善與發展,衍生出了基於MPLS多協議標簽交換的幀中繼業務、多鏈接幀中繼及基於DSL的幀中繼等,使這一技術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市場空間。但盡管如此,高速以太網與網絡IP化畢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雖然可以通過多條T-1線路捆綁來提高幀中繼的連接速度,但是與萬兆城域網相比仍遜色許多,同時基於Internet的VPN服務也有望成為幀中繼的取代者。因此,隨著以太網發展步伐的不斷加快及向城域網領域的滲透,幀中繼的市場地位也岌岌可危。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就用戶角度而言,期望能夠選擇一種長盛不衰、永遠不會落伍的技術的想法是不現實的。今天最前沿的技術,明天可能就會成為明日黃花。就是已在局域網領域縱橫捭阖三十年之久的以太網技術,本身其實也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所以,用戶構建網絡時,沒有必要一味地追求最先進、最前沿的技術,更沒有必要在幾種技術之間猶豫不定或苦苦等待更新的技術,而應根據各自實際業務需求,在適當考慮未來業務發展的基礎上,選擇能夠最好地滿足業務與應用需求的技術。
對於新用戶而言,雖然理所當然應盡量避開已過時或行將落伍的技術,優先考慮最新主流技術,但也並非采用的技術越先進就越好。采用最新技術除了部署成本相對較高以外,可能還會遭遇技術不成熟、服務支持不到位的風險。因此,選擇一種相對成熟、相對普及的市場主流技術應是新用戶的首選。如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可以優先考慮千兆以太網,對數據速率要求不高、對成本較為看重的用戶甚至也可以考慮快速以太網。而對QoS服務質量有特別要求的用戶,考慮一下ATM也不失為明智之舉。
對於已部署了過時技術的用戶而言,也沒有必要立即擯棄原有技術,只要這種技術能夠滿足自身應用需求,就沒有必要向新的技術升級;如若現有系統已無法滿足業務發展需要,可以通過適當引入新型技術的方式,逐漸向新技術轉型;而對於那些技術本身已成為業務發展的主要桎梏的用戶,則應毫不猶豫地放棄原有技術,立即轉向新型技術。
總之,對於用戶而言,在日新月異的局域網技術領域,永遠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合適的就是最好的,而這也正是幾乎所有技術領域的金科玉律。
 
LAN技術合適的就是最好的
copyright © 萬盛學電腦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