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盛學電腦網

 萬盛學電腦網 >> 網絡基礎知識 >> 3卷全套(中文版)PDF

3卷全套(中文版)PDF

簡介: 

Link="http://image-7.VeryCD.com/299075d3d6ed0ad7573182a5600d4bea741059/IMG_0001.jpg">

IPB Image



截圖:
Link="http://image-7.VeryCD.com/cccee8b83535ff50cd764a3c7c3d408a436279/Page.012.jpg">

IPB Image



計算機程序設計藝術介紹
《計算機程序設計藝術》重譯自Donald E. Knuth(漢名高德納)的三卷著作:"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1. Fundamental Algorithms; 2. Seminumerical Algorithms; 3. Sorting and Searching";三卷中文名為《基本算法》、《半數值算法》及《排序與查找》。本書內容博大精深,作者因為三卷書獲得美國計算機協會1974年圖靈獎(該獎被國際公認為計算機科學領域的最高獎項)。

本書作者D. E. Knuth是在計算機學界十分著名的學者,在本領域享有很高權威和盛名,他的這部著作是無數計算機專業人員的學習教材和參考讀物,也是許多專業研究工作者經常閱讀的經典。本書已被翻譯為幾十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英文原版書在國外已經是第11次印刷。
該書1999年底被American Scientist列為20世紀最佳12部學術專著之一(與狄拉克的量子力學、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曼德布羅特的分形論、鮑林的化學鍵、羅素和懷特海德的數學基礎、馮諾意曼和摩根斯坦的博弈論、維納的控制論、伍德沃和霍夫曼的軌道對稱性、費曼的量子電動力學等科學史上的經典著作並列)。
本書結合大量數學知識,分析不同應用領域中的各種算法,研究算法的復雜性,即算法的時間、空間效率,探討各種適用算法等,其理論和實踐價值得到了全世界計算機工作者的公認。書中引入的許多術語、得到的許多結論都變成了計算機領域的標准術語和被廣泛引用的結果。另外,作者對有關領域的科學發展史也有深入研究,因此本書介紹眾多研究成果的同時,也對其歷史淵源和發展過程做了很好的介紹,這種特色在全球科學著作中是不多見的。
作者高德納幾十年來對此書傾注的心血難以計量,他力求隨著有關領域的最新進展不斷更新內容,力求隨著原版書的不斷重印令其技術的、史實的和出版方面的錯誤或不當減到極少(他為了能夠滿意地隨時修訂自己的著作,發明了計算機排版系統TEX和字形設計系統METAFONT,無償公諸於巨,使全世界的科技文獻作者普遍受惠),現在其最新印次已很難找到錯誤,而相關史實的新證據、相關研究的新進展、習題的新解答仍在及時充實到勘誤表或新的印次中。

翻譯《計算機程序設計藝術》經過的片斷回憶

蘇 運 霖

那是在1973年至1974年期間,為了在吉林大學開設有關軟件的課程,我被吉林大學派往中科院數學所進修,同時和數學所、中山大學和貴州大學的同志一起協作,從事XR(系列軟件)項目的某個子課題的研究。當時,國內對於計算機軟件的重要性才剛剛有所認識,因此對於程序設計、操作系統等,以中關村及北大、清華為中心,掀起了一個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熱潮。就在這期間的一個周日,我來到五道口的外文書店,猛然發現了醒目的"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的3卷大部頭新書,心緒為之一動,通過流覽書的目錄和部分章節,感到這是極有價值的書,在決心認真閱讀學習的同時,心裡也產生了把它們譯成中文的念頭。



當然,這樣的重頭書,不會只引起我一個人的注意。計算所和數學所的許多同行也都傳開了有這本新書的消息。人們自然也都感到,把它譯出,很有價值。

不久之後,我就回到了吉林大學。長春的外文書店,也都有了這套書,我向當時在一起工作的管紀文先生介紹了這套書,並把我想把它們譯出的想法告訴了他。當然我們也告訴了當時任系主任的中科院學部委員,我們的老師王湘浩教授,他對我們這一重大舉動,也深表支持。於是,我們也就這樣開始干起來。

但是,那還是"文化大革命"時期,雖然已經不是只抓革命,不搞生產的文化大革命時期;特別是在鄧小平復出,主持中央工作的階段,學校已開始了招生和教學。然而,壓倒一切的還是革命,後來又搞起批林批孔,矛頭所指,直接針對周總理,後來又再次搞起批鄧。當時,我白天時間,全在挖防空洞中消耗掉了,所以,我只能在晚上和清晨進行翻譯工作。我和管紀文先生的分工是:我全部負責翻譯,再由他謄清我的譯文,並做一些潤飾工作。整個3卷,我們都是這樣干的。我們的翻譯工作,真正地做起來,是在1975年底才開始的。

在我們開始從事這一工作時,當然受到人們的注意。一種人認為,我們干不了,這也有一點道理,因此在此之前,我們都還沒有干過這樣重大的翻譯工作,特別是,這個領域對我們來說,完全是新的。但是,實際上,我們並非毫無基礎,在此之前,我已經翻譯過由當時計算所所長許孔時訪問美、加帶回的一本《操作系統》教材(多倫多大學),並且全文刊登在由當時的1015所出版的《計算機參考資料》上,當時這一譯文,就倍受讀者稱贊,認為譯文精確、流暢,可讀性強;此外,我還翻譯過當時著名的《課程表68》這一ACM制定的教學大綱。所以,只能說以前的工作,在其工作量上、難度上,沒有現在的工作這麼大而已,但是,有了以前的基礎,我們怎麼就干不了呢!所以對於這種人和他們的責難,我們毫不理會。

另一種人,則站在"革命者"的角度,說我們又在搞崇洋媚外的一套,說我們宣揚西方的文明,宣揚西方的生活方式,不知怎麼回事,當時竟傳出,這本書是宣揚資產階級生活方式的。我曾為了翻譯《課程表68》而受過批判和指責,所以,對於現在的責難,我也就不當一回事。我們堅信,這是一本高質量的科技著作,它在國外引起重視,在國內,也應得到同樣的重視,才有利於我國的科技發展。在我們開始進行翻譯時,我們並沒有聯系出版社討論出版事宜。只是到了我們把整個第1卷都已翻譯完時,我們才開始找出版社。而關於我們進行這套書的翻譯的消息,不胫而走。在北京的很多同行中,許多人早已知道此事。當我們把第1卷的翻譯稿帶到北京後,許多朋友也都主動熱心地幫我們聯系此事。在這方面,給了我們很大幫助的是北京1015所的王壽松、梁大同、嚴友淳等同志,還有數學所的陸汝钤院士、周龍骧教授等,以及曾經到過斯坦福大學的軟件所董韫美院士等。他們幫我們聯系了國防工業出版社 (為什麼沒有聯系科學出版社,我們也不大清楚,可能1015所同國防工業出版社更密切些,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吧),最後,我們得到的答復是,我們的書有望在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就開始同國防工業出版社的四編室的同志們打交道,當時四編室主任是周先珂同志,編輯室裡有張均武、徐德霆、周烈強等同志,而負責從事本書編輯工作的,最初就是徐德霆同志。



然而,事情卻決非這麼容易,因為盡管我們在下邊已開始操作,但此事成與不成,仍須經過上頭的同意。據說,國防工業出版社的總編也無權批准,所以,盡管我們把書稿交給了出版社,但後來卻遲遲沒有下文。我們當然很著急,想知道事情的真相。然而我們又沒有任何了解真相的渠道。後來,聽了1015所同志們的介紹,我們才知道阻力來自於上頭。我們也才知道,所謂此書宣揚資產階級生活方式、宣揚西方文明等,實乃空穴來風,正是上頭有人在這麼說。而且,也才知道,許多國內當時的專家,如計算所閻沛霖、羅沛霖,15所總工陳力為等,都以他們政治上的大無畏精神和業務上的遠見卓識,給了我們支持,他們力薦這套書的出版,最後才使上邊兒為我們出書開了綠燈,也才使後來的工作,順利地進行下去。這段使我們的工作險些胎死腹中的時間,有兩三個月之久。這也就是為什麼我要在本書的新譯本的前言中,回憶此事,並對那些曾經幫助過我們的領導和專家致以深深謝意和敬意的原因。當然,說起來,最根本的是,鄧小平同志改革開放,科教興國的思想,使中國不再是閉關鎖國,夜郎自大,這才有我們在該書譯者前言中提到的祖國科學的春天。

這裡還要提到本書作者D. E. Knuth的訪華之行。1977年,Knuth攜夫人和兩個當時尚未成年的女兒訪問中國,為時3周。陪同他訪問的是加州聖地亞哥大學的華裔教授胡德強先生,胡先生是北京籍人,但在台灣受教育和成長,講一口流利的北京話。Knuth來華訪問的消息,由科學院數學所的陸汝钤教授等通知我和管紀文先生,並請我們也從長春前去北京,參加同Knuth的會見和聽取他的報告、同他座談等活動,這使我們有幸同本書作者認識。他當時還未滿40歲,然而已經學富五車,蜚聲四海,並榮獲計算機界最高獎--圖靈獎。但見他高大健壯,風流倜傥,而又彬彬有禮,極富學者風度。他在北京的講話,談到了算法和算法分析的重要性以及一些他認為甚有價值的問題。也談到了後來成為他的重大成果的計算機印刷和排版技術——METAFONT和TEX。

胡先生向我們講述了他的一些生平。他是在加州理工學院接受的高等教育,由於他聰明過人,又十分勤勉發奮,因此在大學階段就已經做出了令業界矚目的成就。後來,他沒有通過碩士階段,就直接讀博士學位。他在CACM雜志社曾經工作過一段時間,審查和研究了許多算法,從而為他成為算法設計和分析的先驅打下了基礎。他不僅在計算機科學領域有極高造詣,而且興趣廣泛。他酷愛文學,對莎士比亞戲劇深有研究,而且他本人就出版過小說。他還熱愛音樂,對音樂也很有研究。後來,還寫過用計算機譜曲的文章
copyright © 萬盛學電腦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