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普遍服務的瓶頸
電信業是每個國家的支柱產業。在當今社會中,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都要依靠電信,電信不僅可以讓每個人獲得信息,而且還可以滿足工業和商業的基本需求,一個國家的產業、衛生、教育以及福利,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電信設施是否精良、分布是否廣闊。
傳統有線固定電話的本地環路共需三種類型的電線:從交換點到配線箱為干線電纜,從配線箱到分線盒為配線電纜,從分線盒到用戶為引入線。安裝本地環路線路的費用非常昂貴,而且維護成本又很高。據統計,一個運營公司構建有線固定電話的成本,其大部分可能與大量連接各個家庭的銅線電纜分支網絡有關聯。事實上,最後的一公裡(電腦自動關機)線路也許就占到了整個本地網路成本的50%以上;它是在每單個用戶成本基礎上來提供,而不是成本被分攤在許多用戶中。
一個有線基礎設施包含線、桿等較多室外設備,這樣它就容易受到偷盜和天災人禍破壞的危害。據統計,有線固定電話由於故障報告、調度及修理活動頻繁,一個運營公司總維護費用的80%以上被用於維護本地環路。
有線接入要花費數年之久進行安裝建設,這樣就延遲了資金回收,不能快速的再將資金投到擴建網絡容量上去。有線的基礎設施由於要考慮需求的不確定性因素,因而要求有一個較大的先期投資。按施工經驗,電話公司的過量供給是因為在已經建網的街道中再布線建設更為昂貴。
傳統上,建立通信網絡最為困難的部分和所要維持的最低成本———效用比,已經被證明是本地接入網,無論是發展中經濟國家還是發達經濟國家皆是如此。為建立並維持以銅線為主的網絡所需的工程努力及整個投資范圍已經產生了難以進入的高聳壁壘,對於基本的電話業務僅僅適用於世界上那些工業發達國家,甚至國際電信聯盟所提出的相對低下的目標———用戶密度每百人20線,也已經遠遠超出了現今許多國家能力所及的范圍。因此,一個國家的電信網首先在經濟發達的地區及人口密集的城市建設起來,而電信普遍服務則作為長期的義務逐步解決。
目前,我國已建成了“八橫八縱”的光纜干線,連接各大城市的主干網也已基本完善,再向農村末梢延伸,全國共有鄉鎮4.62萬個,行政村73.27 余萬個,自然村500多萬個,鄉村人口80739 萬人,占總人口的63.91%,按4口之家估算有20184 萬家。要想實現“家家通”電話目標,就像人體毛細血管與主干血管之比約140倍一樣,我國還需鋪設有線本地環路的纜線長度上千萬公裡(電腦自動關機)。因此,制約電信普遍服務實施的兩(電腦沒聲音)個主要因素:一是資金;二是時間。
在整個電信工程中,線路的投資占總投資的近70%。在電信工程實施上,農村和西部地區區別於城市和東部地區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其地廣人稀、地形復雜,實施電信工程所鋪設線路的投資絕對不會是一個小數目,粗略估計,為了解決占總人口63.91%的鄉村電話問題,僅以電話普及率2%計,即需1600億元之巨,如果要達到“家家通”的水平http://www.xsyzj.cn,就要高達20000億元。另一方面,鋪設有線電纜所需要花費的時間也占到了整個工程的80%,即使每年鋪設纜線10萬公裡(電腦自動關機),也要100年。顯然,有線本地環路是電信普遍服務的瓶頸。
無線接入的發展
為了提供基本的電話業務,朝著無線接入基礎設施方向革新,正在推動著技術領先並具有競爭力的各種接入方式迅速發展。陸地移動通信業務正在非常迅速地發展。第一代模擬蜂窩通信系統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即已問世。由於采用了更為有效、更為靈便的數字通信技術,世界上第二代蜂窩通信系統的開發和部署業已蓬勃發展。其他無線接入應用技術,諸如室內模擬無繩電話、室外數字無繩通信、無線接入本地環路等,正在世界各地得到實施。以上這一切發展中的應用技術和通信系統,都伴隨著“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與任何人通信”這一最終的主旋律,圍繞著人對人通信而非點對點通信這一理想而展開。
無線接入本地環路,也稱為無線電本地環路(RLL)或無線本地環路(WLL),既可作固定無線接入(FWA),也可作移動無線接入,是無線電技術的一種應用,也是個人通信系統的巨大進展。無線接入的主要特性,就是它在有線通信的分配/接入網絡中采用了一種多址無線電系統,替代光纖、銅線等有線線路。
無線接入是無線電技術的尤其是陸地移動通信業務的一種重要的和快速成長的應用。無線接入應用被認為是當今電信基礎設施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在陸地通信業務中,特別強http://.調無線接入應用,作為提供快速且經濟的電信業務的方式。
在發展中國家,無線接入系統正被用來作為一種快捷且成本奏效的部署通信網絡的方式。在發達國家,無線接入被業務提供者視為一種減低部署本地環路到用戶的過高成本的方法。
無線接入是電信網的發展方向
幾年來中國電信通過在各地的實踐證明,無線接入系統充分利用並發揮了現有固定網絡的號碼資源及線路、交換機資源,提升了現有網絡的效益,是克服電信普遍服務瓶頸的有效措施,是一個很有潛力的業務增長點。“無線電話”業務深受廣大中低收入階層用戶和農民的歡迎,他們僅需在本地、本市或一定范圍內移動,而且可以分別滿足一個家庭中每個成員各自活動的需求,這實際是走向個人通信的一個台階,縮小數字鴻溝的必要手段,市場前景十分廣闊。保守估計:無線電話按每個家庭1部來考慮,未來5年全國總用量將高達4000萬戶。樂觀估計:無線電話按家庭每個成員1部來考慮,市場容量可能高達2個億,這是一個多麼驚人的數字。
為了在新世紀前2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必須電信普遍服務先行,無線接入是電信普遍服務的最佳技術途徑。無線電話是個人通信的初級階段,符合移動超過固定的發展方向,由於市場的需要,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無線接入必然會沖破重重阻力而迅猛發展,將潛在的固定電話用戶轉變為實在的無線電話用戶,這是無可抗拒的信息通信發展潮流。
-----------------------------------------------------
鏈接
固定通信既可利用有線介質(銅線或光纖)又可利用無線電波等兩(電腦沒聲音)大類傳輸媒介。移動通信可憑借的傳輸媒介,只有唯一的無線電波。因此,利用無線電波,既可作固定通信,也可作移動通信。無線電運行環境實質上是移動通信環境,可以主要按電波空間(指地區和傳播范圍的物理屬性)、移動速度、用戶屬性(指話務量等)和傳播模式(指地面或衛星)來進行分類。 ITU-R經過大量的研究工作後提出如下表所列的13類運行環境。
無線通信按不同用戶屬性及所用無線電波的波長(頻率)與技術而有不同的類別。現代移動通信技術的迅猛發展按電波空間大小形成了4種蜂窩無線通信網絡,借以適應不同移動速度、業務量密度等各種無線電運行環境,大體可以如下表所示。
提供適當的覆蓋面積是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無線接入系統的基本要求。電波覆蓋與空中接口技術和頻率特性相關。每個蜂窩小區的覆蓋面積受鏈路預算的影響很大。根據確定的鏈路預算,可以比較不同空中接口技術的小區半徑的大小和需要基站的數目。這裡(電腦自動關機)給出在城區、郊區和鄉村等不同環境下,CDMA與GSM初期覆蓋范圍的比較,CDMA比GSM所需的小區數約少80%,實際使用情況表明CDMA的覆蓋區域更廣。
無線接入普遍服務的技術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