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磁盤格式化就是創建文件系統,那麼怎麼實現格式化的呢?下面介紹一下實現磁盤格式化的命令及用法
首先我們來認識下Linux上的文件系統
/:根目錄
/bin:二進制,可執行命令
/sbin:可執行命令,僅用於管理,通常只有管理員才有權限使用。
/boot:引導,操作系統用於引導系統啟動的文件,一般指內核
/dev:設備文件
Linux的設備類型
字符設備:以c開頭的文件,線性設備
塊設備:以b開頭的文件,隨機設備
/etc:配置文件
/home:用戶的家目錄,/home/username,eg:jerry,/home/jerry
/lib,/lib64:庫文件
/media:掛載點目錄,通常用於掛在便攜性設備
/mnt:掛載點目錄,掛在額外的文件系統
/misc:備份目錄
/net
/opt可選目錄,通常第三方軟件偶爾安裝於此路徑下
/proc:偽文件系統,內存中內核的映射
/selinux: 安全加強的linux
/srv: service 屬於服務的中間數據存儲位置
/sys:類似於proc,通常用於訪問獲取硬件設備屬性信息
/tmp:臨時文件目錄
/usr:存放只讀文件
/var:經常會發生變化的文件,比方說日志等
文件系統通常有內核提供,Windows裡邊的文件系統有:NTFS、FAT32 Linux裡邊的文件系統主要由ext2,ext3,ext4,xfs,reiserfs,nfs,iso9600,jfs,brtfs
對磁盤格式化就是創建文件系統,那麼怎麼實現格式化的呢?下面介紹一下實現磁盤格式化的命令及用法
第一步;分區
fdisk [DEVICE]
d 刪除一個分區
n 新建一個分區
w 保存退出
q 不保存退出
l 各分區類型對應的System ID
t 修改指定分區的System ID
分區之後讓內核重新讀取硬盤分區表的方法
1、重啟系統
2、RHEL5 上利用partprobe [DEVICE] 實現
REHL6 利用partx -a [PARTITION] DEVICE 實現
第二步:格式化分區,創建文件系統
mkfs -t fstype /dev/part = mke2fs -t fstype /dev/part
要點:1、文件系統必須被內核支持才能使用,即內核有相應的內核模塊,或者已經
將之整合進內核;
2、要有相應文件系統創建工具,這通常是mkfs.fstype
mke2fs -t {ext2|ext3|ext4}
-b {1024|2048|4096}:塊大小
塊大小取決CPU對內存頁框大小的支持,x86系統默認頁框大小為4K;
-L label: 設定卷標
-m #: 預留給管理使用的塊所占據總體空間的比例;
-r #: 預留給管理使用的塊的個數;
-E: 設定文件系統的擴展屬性;
tune2fs
-l: 顯示文件系統超級塊信息;
-L label:重新設定卷標;
-m #: 調整預留給管理使用的塊所占據總體空間的比例;
-r #: 調整預留給管理使用的塊個數;
-o:設定掛載默認選項
-O: 設定文件系統默認特性
-E: 調整文件系統的擴展屬性
blkid DEVICE 顯示設備的UUID、文件系統類型及卷標
第三步 掛載
mount [-t fstype] DEVICE MOUNT_POINT
mount [-t fstype] LABEL="卷標" MOUNT_POINT
mount [-t fstype] UUID="UUID" MOUNT_POINT
掛載之後,原有數據的會被隱藏,因此不能掛載到系統常用目錄上;
卸載之時,要確保沒有進程正在訪問掛載的設備;否則,無法卸載;
-o 用於指定掛在選項。
ro: 只讀掛載;
rw: 讀寫,默認即為讀寫;
noatime: 關閉 更新 訪問時間;
auto: 是否能夠由“mount -a”掛載;
defaults:相當於rw, suid, dev, exec, auto, nouser, async, and relatime
sync: 同步寫入
async:異步寫入
dev:
remount: 重新掛載
loop: 本地回環設備;
-n 掛在系統時,不更新設備文件
-r 只讀掛載,相當於“-o ro”
free 查看內存大小
-m: 空間大小換算為MB
-g: 空間大小換算為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