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 App 狂熱分子,我列了個人比較喜歡的有「設計感」的 國內 App 十枚。雖然不是每個都能達到個人的三點標准,但可以看出來都是用心之作。
什麼叫有設計感呢?我認為應該是具備以下的幾個維度的條件:
界面:UI 設計精美,界面每一處細節都精雕細琢,展現了 App 的獨一無二,有些即使是「無用之美」,下載了也會捨不得刪掉。
內容 / 功能:精致的內容或獨特的功能會自動提升一個 App 的氣質。包括那些優良的圖片編輯應用,如風靡的 VSCO Cam 等,其自身的功能決定了用戶能利用這個工具創造出富有設計感的產物,這也是一種潛在的為用戶創造價值的「設計感」。
體驗:用戶在使用 App 時的綜合性五感體驗,與上面兩個方面有所交叉但范圍更廣。優質的體驗細膩之處小到一行文案帶給你的愉悅感,大到使用 App 對自己生活狀態的改善與提升。
作為一個 App 狂熱分子,我列了個人比較喜歡的有「設計感」的 國內 App 十枚。雖然不是每個都能達到個人的三點標准,但可以看出來都是用心之作。
1. MONO(iOS)
每日「早茶」「下午茶」如期而至。很用心的內容,多選自一些高質量的社區與自媒體,精心篩選編排。每次需要往下拽一下加載一條新內容,交互感新鮮而且並不覺累贅。使用的時候會有很多能一下子打動你的小細節,比如意見反饋叫「和我們聊聊」,比如下拉加載過於頻繁時出現的體力不足小文案,還有收起「早茶」時的仿 Mac Dock 收起效果的小動畫等等。不足之處是內部結構不太清晰,用著用著就容易迷失在各種頁面切換中。
2. 黃油相機(iOS)
前身為「食日談」,變身黃油相機。 App 從一塊黃油的 icon 就可以看出來它的獨特;與一般的加水印加字的 App 不同,它只給出基本元素,讓用戶自行組合成水印,還引入了一些付費和免費的優質正版中文字庫,可塑性很強,可玩性也很不錯。這款 App 的「設計感」體現於其有意思的創意,在裡面可以看到文藝青年們用點線面創作的一張張或文藝或逗比的照片,還可以 Ding 一下采用別人制作的水印拍照。還有,自己動手從排版和信息傳達的角度去「設計」一張照片,這事兒本來就充滿了「設計感」。不過後來知道國外的一款 App「Studio」早就有了類似的概念,可能黃油也有所借鑒吧。
3. 片刻(Android & iOS)
片刻不是那種特別讓人眼前一亮的 App,但很欣賞它安安靜靜地做內容的態度。還有啟動頁上那句話「世界很美,而你正好有空」,多好。
4. 果庫(Android & iOS)
小清新好物分享平台,很多喜歡的小物件,界面清新簡單。至於「設計感」,大概更多的是在於其中分享的物品之設計感吧。
5. 想去(Android & iOS)
很早以前喜歡過的一個 App,也是勝在內容,主打「買得起的設計」。刷新時的動畫是鲨魚追逐小魚的線條,很有趣。有時候會不停地上拉刷新,只為看一眼這麼萌的刷新動畫~
6. LOFTER 樂乎(Android & iOS)
網易出品,多屬精品。Lofter 給人的設計感大多也來自其內容,既是攝影家、設計師、美食家、旅行家們的樂園,又是普通人學習、記錄、成長、分享的好地方。對了,Lofter 現在有了個中文名叫「樂乎」,和知乎一樣都是「乎」字輩的啊哈~
7. 最美應用(Android & iOS)
這個就不多說了,過兩天就會刷一遍最美推薦的優質 App。App 狂熱分子必備。
8. 張愛玲(Android & iOS)
張愛玲的作品《少帥》選擇以 App 的形式發表,我認為是一個很有創意的結合。手稿部分最喜歡了,淡黃色的紙張很有代入感,點擊「譯」會自動把手稿文字變成打印字體。人文和科技的碰撞也會擦出奇妙的火花。
9.格志(iOS)
之前以為格志不是國內團隊開發的,後來查證後是的,很抱歉誤導大家,感謝評論區的知友提醒。格志可以拿來記晨間日記,各個格子可以自由定制;動效做得很炫酷,設計上小到 icon 都無可挑剔。
10. 廚房故事(iOS)
不是國內開發,只是有中文版,愛做西餐的吃貨必備。菜譜的詳情頁制作精美,像一本雜志,「設計感」十足。目前注冊的話需要獲得邀請函,高門檻高質量的美食 App。哪怕不做飯,有時候打開看幾眼也賞心悅目。
另外還有一些例如食色相機、下廚房、NextDay、Timi 記賬、詞 Ci 等等設計和體驗都相當不錯的 App 有知友說過了就不重復推薦了。設計優良的 App 大多是在遵守規范和靈活變換中找到了合適的平衡點,然後加之創意與獨特性,真正為用戶設計一場方寸之間的完美瞬時體驗。
最後希望國內有越來越多設計得很棒的 App,我也要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