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讀了佐籐可士和的《超級整理術》和《創意思考術》兩本書,有了點啟示,想和大家分享下。記載的方式有點類似思維跳躍的隨筆,希望大家在耐心閱讀之後會有所啟示…
整理一詞對大家並不陌生,佐籐在他的書中講的整理比較有意思,主要還是希望通過學習整理術,讓工作的精細度出現顯著的進步,並非為了整理而整理,而是一種“如何享受舒適生活”的根本方法。所以從辦公桌四周空間,乃至工作上的問題,人際關系等各種情況都有提到。
記得他曾在書中提到自己成立的工作室,一般人初次造訪他的工作室,普遍覺得辦公室設計的很簡潔整齊,這都是歸結為他對自己辦公環境的超級整理思維。
書中提到他在整理外出攜帶物品事例,從一開始每天帶著包出門,到最後歸結為只需要錢包和手機即可,中間的抉擇過程是非常艱辛的,試想我自己,我特別喜歡買大大的包,為的是有足夠的空間可以裝下很多每天不一定非常需要的暫時品,這裡面包括傘,手機充電器,便條本,卡包(裡面有很多超市或者商店的會員卡)等等,為的是讓自己有一種說不出的安全感…,(附每次找東西都會翻來覆去找很久)看完書的時候再回想自己,零錢包為什麼不可以和錢包結合下呢,卡包裡那麼多的卡為什麼非要每天攜帶呢,手機是否就可以充當便條貼的功能呢…雖然表面看,這些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不大,而且如果每天要費時間去想今天帶什麼明天帶什麼可能很麻煩,但做這些整理工作,不單可以讓工作效率得到大大提升,而且整理的過程也是對自己非常有益的。東西多就無法看清需要的輕重程度,暫時物品過多,只會越堆積越多,原本清晰的思路因為物品變多而變得不清晰(所以想說的是分辨重要事物的思路和方法很重要)像這樣一邊整理事物,一邊設定優先級的訓練,如果能積累足夠的經驗,工作精細度必能有所提升。
再以自己做頁面時為例,有時候想法出來了,素材也找的很好,自己覺得很完美了,但是放到頁面上去卻總有種說不出的感覺。記得以前在天貓時,有位前輩就教我,做頁面時先把主要的文字信息放上去,再慢慢添加元素去完善頁面,而不是一開始就把所有素材都堆積上去,再慢慢取捨,取捨的過程會很艱辛。退一步再看看自己的作品是個很好的辦法,保持距離,看清信息的優先級順序(這裡我想說的是如何分辨信息重要性的能力就凸現出來了),在頁面上先將信息按優先級排序,捨棄花哨的裝飾元素,去繁為簡,只有把信息層級表達清楚了再在上面添磚加瓦,要懂得捨棄,表面形式的創造不等於解決問題的根本方式,要讓設計成為更好地為鏈接商品和消費者的溝通設計。
這裡還可以提到一點是,以前曾遇到一位前輩,他本人非常注重圖層的整理,很多人可能一開始會注意圖層的分類,但在進行中慢慢就忘了對圖層的分類整理,往往到最後采取統一整理的方法,但是他確實從頭到尾都養成了整理圖層的好習慣;這裡還想說的是,他還會把自己做過的各種效果進行整理,便於下次設計用到類似效果時就可以直接拿來用,非常有效率的一個辦法。
一直都想做更有創意的設計,然而現在網上的表現手法實在太多太多…佐籐在他的書中還提到記憶標簽,也可以稱作為記憶引擎——給自己在意的東西貼上標簽,比如平時搜索別人的作品時,覺得好的的素材可以先在大腦中貼個標簽,一個logo,一幅平面作品,一張插畫,一種表現手法,都有可能作為日後激發你靈感的素材來源。“試著從不同視角看問題才能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價值這一點非常重要,所以我一直都在努力地從不同角度看問題,當然創意要與設計整體相結合,不能違背最終的出發點”這句話是佐籐在書上寫的。
整理自己的內心也非常重要,煩惱時把自己的心情寫下來,以自己接到任務不知道如何開始繼續為例,把自己無法繼續的點寫下來,可以從無法繼續的原因有哪些,列出幾個點,再逐個列出可以解決的辦法有哪些…也許這也是一個很好的辦法,有時候因為時間趕,自己又痛苦地沒有一點想法,這時候設計無法繼續,但是迫在眉睫,試著這樣理清自己的思緒也不失一個很好的辦法,只有當自己的心沉靜下來了才能很好地去完成一件事情…設計時總感覺別人為什麼老是讀不懂自認為有效的設計,其實就因為自己沒有好好整理內心想要表達的事物,而該結果就如實地呈現在作品上了,這一點延伸到溝通上來說,也是我接下來想說的。
用“溝通”挖掘對方真實的想法
先來看看佐籐在書中提到的他對整理一術總結的辦法圖表:
從圖表可以看出,所有事情的第一步就是溝通,第一步也是開好頭的基礎,基礎沒打好,後面的工作很可能都是無用功,所以溝通其實非常重要。
在佐籐的書中提到,通過不斷的聆聽,徹底整理對方面對的課題和意欲傳達的內容,能找出最恰當的表現方式。這種情況的前提條件是對方對改良的自身產品有很明確的方向,知道自己想要的,明白存在這種現狀很可能的原因是什麼;也有可能是另一種情況就是對方自己都不知道自身產品的發展方向,那麼這時候就需要經常向對方提出假說,通過不斷地反問,逐漸找到對方心中的影像,使對方的無意識轉向有意識化。這樣的情況也經常出現在我們的設計過程中,需求方不清楚自己究竟需要的是什麼樣的效果,這個時候更多地就需要首先聆聽他們的訴求,再通過不斷的反問去確定最終的訴求,前期的溝通不到位,後面的工作也許就會遇到很多不必要的困難。這一點在修改過程中也會經常遇到,單純的修改顏色,大小,變換位置只是他們按照自己經驗提出的修改方案,並不一定是最好的解決方法…由於多次修改得到的最終稿,也許不是自己開始想要的效果,但審視所有信息點,是否它就是最好的表達方式。當思緒遇到瓶頸,覺得溝通困難的時候,試著改變觀察的角度,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完成一件作品,需求對你的設計不可能一開始就明白,這時候讓你的設計語言化就顯得尤為重要,努力提升語言技巧,讓自己設計說明專業化。當然,設計的結果不是要說服他人,而是要引起他人的共鳴,及時意識說服了對方,也難免日後招致對方的抵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