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周鴻祎的博客,其內容是2012年11月9日周鴻祎在UPA用戶體驗大會上的演講。
技術人員出身的產品經理非常有潛力,因為他懂技術,跟技術人員能更好的挑選技術方案。但我看到很多技術人員在做產品中犯的一個共同錯誤,太想要把自己的技術展現給用戶,把先進的技術概念給用戶。
這就是忘了從用戶角度出發,用戶到今天,特別是體驗時代,什麼叫體驗時代?在電腦還是即刻時代的時候,電腦越復雜越好,能夠輸入復雜的指令,但是當一個產業,比如今天蘋果都成了街機,電腦已經成了標配情況下,電腦從專家時代進入到大眾時代,這時候體驗就變得更加重要,用戶甚至都不知道蘋果用了什麼 CPU,很多拿蘋果的白富美、高富帥不知道蘋果是四核還是雙核,只覺得用的很爽。
每個用谷歌的人,只看到谷歌簡單搜索框,誰知道谷歌背後是什麼樣的服務器模型,谷歌用了第幾代搜索引擎技術。很多技術人員做的產品,標榜說這是第四代技術,我也不知道第四代用戶能不能理解,很多時候過於自己出發,我們就犯了一個教育用戶的錯誤,我的觀點是用戶不可教育的,用戶習慣是你需要觀察適應的。
要適應用戶的習慣,最可怕的是糾正用戶養成多年的習慣,這幾乎不可能的。
從用戶出發,將心比心,下面是何為用戶體驗幾個觀點的一個基礎。
用戶體驗有五點:
一:用戶體驗的核心是用戶需求
一是用戶體驗的核心,我們都是設計師,是不是設計?很遺憾,第一核心的不是設計,用戶體驗最基礎的是用戶需求,如果脫離了用戶需求,一個設計再漂亮的產品,是無法和用戶共鳴。
我在外國轉了一圈,很多大學生創意團隊做的很多東西,我舉個例子,在過去兩年一個曾經很熱的概念LBS,還有一個概念叫O2O,大家看到什麼成功的產品了嗎?沒有,很簡單,用戶選擇一個產品,你們做一個小白用戶去一個飯館吃飯或者決定買一個電視,設計師可能因為設計好看買回家,絕大多數小白用戶問一個簡單問題,我用這個產品解決什麼問題,這個產品給我什麼價值,說人話就是有啥用,如果這個問題不能解決,用戶不會想跟你談,但是有太多的用戶體驗忽略了這個產品,而是說最近有一個O2O的概念,所以基於O2O做了一個設計,或者說最近想了一個需求,我們做了一個什麼產品。
我在外面看了幾個這樣的產品,我第一反應不是看界面,我是看描述,用戶在什麼場景下來用,這是用戶體驗最重要的,大家所謂的用戶調研、用戶分析、用戶訪談,都不是用戶上來看你的界面,而是上來想用戶什麼場景下才會用,這裡很多產品經理的弱點,用戶場景是經不住推敲的,用戶根本沒有這種需求,這種需求是他想象出來的,我跟很多產品經理講,你的產品第一版界面可以不漂亮,設計上可以有瑕疵,功能可以很簡陋,這些都不成為用戶拒絕產品的理由,用戶拒絕產品的唯一理由是跟你無法共鳴,看了半天不知道這玩意兒有什麼用。
比如今天騰訊的產品已經做得很漂亮,第一版的產品很簡陋,功能少很多,確實解決了一個中國當時年輕人缺乏溝通工具,360今天的功能也做的極其龐大,甚至有點龐雜,產品也很多,但是360第一版功能極其簡陋,跟任何殺毒軟件沒有辦法比,功能也極其簡單,能力也很薄弱,甚至一個流氓軟件都能把它給卸掉,連基本自我保護能力都沒有。
但是當時能夠起來,不是做得有多好,是當時有一個巨大的市場需求,2006年流氓軟件在禍害中國,幾乎99%的互聯網公司,無論大小,無論中外,都集體在做流氓軟件,而且沒有人管這個事情,所以它能殺流氓軟件,就能夠解決用戶的痛,我認為最好的產品是能解決用戶的痛,這個痛越大這個產品就受到用戶歡迎,受到用戶歡迎,又有用戶,有用戶能成長,就有機會去改善。
大家奉為設計大師的喬布斯,他剛回蘋果的時候,不是今天這麼牛,他1997年回蘋果了,最先做的幾個彩殼電腦,得了工業大獎,問題是改變了蘋果嗎?沒有,因為沒有真正達到用戶的需求,為什麼後來iPod打入了需求,iPod真的是一個藍海市場嗎?錯,是一個新發明的需求嗎?根本不是,聽音樂是每一個人的基本需求,所有在美國的官司,當時都反映了美國大學生都要在網上下載歌曲聽歌的需求,iPod順應了這個需求,沒有這個需求去空談iPod觸摸、外形白色漂亮,這都是空洞的東西。
我反復強調,當你們決定參與策劃做一個產品的時候,第一步想到的不是配色,不是外形,是用戶到底有沒有這樣的需求,如果弱需求,這個產品將來推廣起來非常難,如果是強需求,是用戶攔不住的需求,這個需求就會很大的成功。
舉三個例子,比如最火的微信,一個競爭產品曾經做了一個設計上很酷的東西塗鴉,把一種心情發給別人,並沒有用戶角度出發,每個用戶都是專業設計人員,每個用戶每天花很多時間塗鴉嗎,可能真的不去講一句話,當時不太懂用戶心理,從這個產品上從來不在網上泡妞,也不用類似的產品,我一點用戶的感覺都沒有,微信搖一搖,男生能搖出妹子,女生能搖出自己的魅力感覺,這個產品是微信中一個強需求,成為一個爆炸點。
網上有很多人用盜版的QVOD,有人重新打包之後,裝一些病毒和木馬的播放器,來播放愛情動作片,這個360彈出提示,不能播這個東西,有病毒,他們聽360的嗎?沒有,把360關掉,如果360再彈,就把360徹底的卸掉,看完了之後再把360裝上,這種需求叫強需求。
但是我再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最近微信談二維碼,二維碼是強需求嗎,手機裡沒有裝二維碼的應用似乎也不影響,為什麼在微信之前所有做二維碼的公司都不太成功,因為是弱需求,裝二維碼干什麼,很方便,到處都掃,哪有啊,跟商家談,商家說二維碼可以試一試,但是你有用戶嗎,又沒有用戶,就變成了一個死結。
今天微信加二維碼應用,微信做二維碼成功了,說明二維碼是好東西,錯,你裝微信是因為有二維碼,不是,你裝微信,它有朋友圈,能交友,我非常尊重微信這個產品,我一直作為產品成功的范例,在我們內部進行反思和學習。
有了一個強需求之後,在2億用戶基礎之上,加上一個二維碼的應用,大家自然延展使用了,但是很多創業公司,沒有仔細分析用戶需求,只是看到別人做二維碼,我也做,殊不知別人做就能成功,別人有2億的基礎,你做不成功,因為你沒有強大的需求。
最近唱吧為什麼火?是說明中國人對音樂的追求到達一個新境界嗎?如果真的這麼想就錯了,仔細分析一下,唱吧還是強需求,大家不要笑,很多成功的產品,是強需求,所以會有用戶,有用戶,用戶不斷的提要求,不斷的持續改進體驗,體驗越改進越好,最後就成功了,最後成功的時候,中國企業家宣傳的時候,不會像我這樣講真話了,就會說當年我多麼高瞻遠矚,用戶的交互多麼漂亮,我們投入了巨大的力量,我們用戶體驗、用戶交互多麼好,最後我們獲得了成功。
可能各位聽了這種分享之後,回去玩命的打造界面,調整顏色,最後產品還是不成功,為什麼?因為我們沒有抓到用戶本質的東西需求,所有離開了用戶需求的用戶體驗改進都是耍流氓。
看到外面一些產品談O2O的概念,我再強調概念害死人,在公司內部討論產品的時候,如果CEO也談概念,這個公司就垮了,如果產品經理談概念,這個公司就更要完蛋了,因為概念是正確的廢話,誰能夠解釋O2O、B2C,這種概念在互聯網這麼多年,全部都是馬後炮的總結,概念離用戶很遠,用戶不會因為叫 ios才來用,用戶最早上Facebook是因為能泡妞。所以忘掉那些概念,而是去觀察用戶。
二、超出預期的才叫用戶體驗
什麼叫形成體驗?體驗一定要超出預期的才叫體驗,如果做的跟別人產品一樣,但是功能不叫體驗,很多人在抄襲別人產品的時候,經常說某某公司做了什麼功能,老板說照著做一個,但是想沒想過,如果做的一樣是沒有機會的,如果用戶用完了,感覺及格良好,用戶不會形成真正的體驗。
什麼的體驗像拿一個針刺一下,或者踢一腳,感覺被針扎了一下,它會形成一種口碑,這種超出預期的東西,是不是很大?不說產品了,很多人模仿微信搖一搖,我問過產品經理,他說最大體驗的是什麼?有的人說在酒店裡用微信搖一搖能搖出幾十個,用某些產品搖一搖,十公裡之內都搖不出一個,哪一個超出預期,你就跟別人說兄弟用這個,它就能超出預期。
我原來寫微博,我推薦大家看一本書,我在微博裡說叫《商業秀》,副標題是所有的行業都是娛樂業,因為娛樂業是最靠體驗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賣一瓶水,你喝了你有體驗,反正能解渴,不超出體驗,好歹有一個東西,但是花70元看一場電影,在拉斯維加斯看一場秀,得到了什麼,什麼都沒買到,買到的是一個標准體驗,所有電影、所有秀能不能成功,在於能不能給你一個巨大的情感沖擊。
在拉斯維加斯有一個酒店,客人已經離店,在他走出酒店的時候,門童會塞上幾瓶冰凍的礦泉水,這個酒店都是免費給水的,都是自己罐裝的,成本幾乎為零。但是這兩瓶水給客人的感覺是無微不至的關懷和超出預期,我已經結過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