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盛學電腦網

 萬盛學電腦網 >> 圖文處理 >> 平面設計理論 >> 數字化境遇中的漢字設計問題

數字化境遇中的漢字設計問題

目前漢字設計所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焦振濤(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學院教師)
  隨著電腦的普及,漢字書寫方式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而漢字設計卻獲得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在數字化時代,電腦鍵盤輸入將帶來一場信息傳播方式的革*,我們可以不用書寫就能夠打出字來。有人甚至說今天是拇指時代,發短信用大拇指就可以了。寫還是不寫?確實成了一個問題。也就是說,電腦為漢字設計提供了新的契機,字體因此可以變得更復雜一些,因為字是打出來的,而不是寫出來的,繁體字的錄入與簡體字一樣方便、快捷。於是,為了方便而簡化漢字的說法已經站不住腳。雖然漢字的簡化,以及記錄工具從毛筆到簽字筆的變遷,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追求便捷的需要所導致的,但是電腦鍵盤和屏幕使漢字的記錄和呈現方式發生了革*,簡化變得多此一舉,而復雜化卻變得合情合理。眾所周知,漢字的特點是難寫、好認、易讀,現在國內外有不少專家正在研究漢字的這些優勢。他們甚至認為,如果不出現電腦,漢字可能就要滅亡。所以,在數字化境遇中,電腦為漢字設計回歸繁體提供了機遇。這是一條回歸的道路。同時,漢字設計還有一條產品化的途徑。如果雙管齊下,漢字設計就有可能往越來越完善的方向發展。但話說回來,書寫的快感對於人類來說是不會消失的,這種快感似乎已經成為人類某種本能。據我所知,不少到中國來的西方設計師都非常喜歡中國書法。如果能夠利用電腦開發一些能夠滿足書寫功能的產品,可能也會有益於漢字設計。

 

 

 

 

 

 


 


 

 

 


 

 

 


 

 

  
   李永铨(中國香港設計師)
  在電腦時代,漢字設計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過於依賴電腦軟件。許多設計師,尤其是青年設計師,似乎離開電腦就無法進行漢字設計了。他們一般都利用電腦軟件把某種字體打出來,然後經過後期修改,就搞出了所謂的新字體。但是,其基本形態並沒有改變,也就是說字的骨根本沒有變化。對電腦軟件過於依賴,一方面暴露青年設計師缺乏漢字設計的基本功,另一方面反映了快餐文化中急功近利的風氣。這樣的字,就是周汝昌先生在他的著作《永字八法》中所說的丑陋的機器字。
  
   陳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師)
  雖然在國外字體是由設計師來完成的,但在中國情況就不太一樣。因為表音字母很好設計,而表意文字的設計就有較大難度。實際上,許多中國設計師設計的只是字形,還不能完成系統的文字設計。我們知道,一套常用字約八千字,還不包括生僻字,靠一兩個設計師根本無法完成一套字體的完整設計。許多所謂的字體設計,只不過是在原有字體的基礎上做一些形狀上的調整而已。在中國字體設計與設計師的脫節問題還是很嚴重的。今天,很多文字在某些場合已經用符號代替了,比如手機短信、網絡語言。現在已經有專門的網絡語言詞典了,其中的詞條有幾千個了。這些符號以後應該納入漢字系統裡面,還是作為單獨的一個系統?年輕人大多在使用這些符號。對一個網蟲而言,這些符號是身份的象——用得越多,就越有資歷。
  
  
   陳楠(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師)
  電腦漢字拼音錄入導致了書寫的消失,漢字之美逐漸式微了。在這個“無書寫”時代,字體設計的提高跟漢字文化的推動有密切關系。現在品牌字基本上有一個趨勢,就是用英文。網絡語言也是如此。比如,用“讀書ing”代替“正在讀書”,用“mm”表示“妹妹”。這類詞構成的字典,已經有五六千條了。怎樣通過漢字設計讓年輕人更加熱愛漢字,這在很大程度上是設計師的責任。
  
  
   黃永松(中國台灣《漢聲》雜志美編)
  文字發明是人類文明的第一次大躍進,第二次是活字印刷術,第三次是電腦信息技術。現代字體設計師是第三次文明躍升的推動者,也是守護者。過去我在台灣做雜志一直是用豎排的,現在也面臨了橫排的問題。字體設計師應該思考過去直排的漢字在橫排時所遇到的新問題。我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字體已經夠用,因為正文大量使用的就是宋體,標題則用宋體稍做一下變動——過去沒辦法,只好自己寫,自己設計,自己畫。
  
   趙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師)
  文字的歷史,幾乎就是人們的文明史。文字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基因,每個設計師都應該把當代漢字設計視為神聖的工作。目前,我們電腦字庫的字體基本上是用於印刷的,而不是為網絡而設計的。這些字在屏幕上看起來是不一樣的,比如宋體字就顯得有點虛。由於網絡上信息量很大,所以閱讀起來就非常累。在網絡字體方面,我們可選擇的太少。據我所知,在國外專門有人設計網絡字體,就是為多媒體制造的字體。我曾鼓勵我的學生去做這樣的嘗試。他把所有的筆劃歸納為三角形,其外表特征一眼就能識別。因為它的基本結構是三角形的,所以每個字縮小時依然均勻。
  
  
  ■ 當代漢字設計與應用存在的弊端
  
   李永铨
  對於漢字在設計中的作用,不少中國設計師還缺乏足夠的認識。2008年北京奧運會標志就暴露了這個問題。雖然這個標志看起來比較醒目,而且據說其精彩之處就在於其中有個“京”字,但是從歷屆奧運會標志來看,並沒有用文字做視覺傳達中心要素的例子。“京”作為漢字,中國人能夠明白,但外國人明白嗎?肯定不明白。國際化標志在本質上是圖形設計,其目的在於打破文字障礙,而不是反過來。把一國文字作為標志圖形的中心,實際上犯了圖形設計的大忌,因為國際化的圖形設計不宜過度強調地域性文字。
  
   葉民(中國著名學者、原中央美術學院教師)
  1988年,香港中文大學請我專門講中國陶瓷與書法藝術,亞洲電視台也來請我去電台談這個問題,這說明香港非常重視漢字藝術。最近他們又要請我去那裡講學,我給他們回電子郵件,他們卻收不到。因為香港迄今還在使用繁體字,簡體字到那兒成了亂碼。我感覺,在一個國家尚且還有這個障礙,看來應該把文字好好整理、整理。美是一個問題,實用性更重要。我們講藝術不講實用怎麼行?文字是工具,是給人使用的,現在連實用都不夠了。
  
  
   王紅衛(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師)
  在電腦字庫方面,台灣主要有文鼎字庫、中國龍字庫,香港有蒙納字庫,大陸有方正字庫、漢儀字庫、華文字庫等。新字體約一百二十多款。但是,我們在使用的時候還是發現太少。漢字設計必須基於它本身的美,而對傳統書法有研究的設計師越來越少了,他們習慣於用電腦字庫裡的標准字改來改去,已經不懂得如何理解漢字的美。至於能設計正文字的人就更加少。我們應該加強這方面的研究。
  
  
  ■當代漢字設計何以面臨困境?

 ■當代漢字設計何以面臨困境?
  
   北大方正
  電腦文字排版的出現,整個改變了中國過去以鉛字印刷為基礎的格局,許多問題也由此產生。在電腦印刷排版之前,中國有很多鉛模廠,比如說新華字模廠、上海字模廠;還有很多印刷字體的研究所,比如說上海印刷技術研究所、北京印刷技術研究所。那個時候關注字體的人還比較多,從事中文字體設計的人也很多的。電腦時代之後,鉛模被新的工藝技術徹底淘汰了,於是字模這項業務就沒有了,原來從事這些業務的人慢慢改行了。字體要做得好,必須有一個比較廣泛的群眾基礎,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這個群眾基礎比以前弱了。我們在做電腦字庫的過程中有切身感受。我們從1974年從事電腦字庫的研發,當時我們還可以找到一些老師傅或書法家幫我們寫字稿,但從最近幾年來看,很多人已經不再做這行了。這裡面有經濟上的問題,因為漢字設計的工作量特別大,整個字庫的銷售也比較差,我們提供的稿費也不是太可觀,於是整個字體設計隊伍在萎縮。以前在印刷技術研究所、字體研究室不斷會有新生力量加入,但現在除了幾個電腦庫廠商有新人加入這個隊伍,沒有其它單位專門做這方面的研究,甚至包括大學。這些年我們切身感受到漢字設計的危機。為了引起社會關注字體設計,我們舉辦了方正字體大賽,希望更多年輕人加入到漢字設計的行業來。我們非常想知道,什麼樣的字體是設計師最迫切需要的,然後我們怎麼為社會需求來組織字稿,這是我們目前面臨的一種困境。
  
  
   李永铨
  漢字設計現在困難重重、舉步難行。因為:第一,在設計教育中普遍缺乏足夠的書法課;第二,市場對人才提出的要求極端急功近利;第三,社會風氣已經不重視漢字藝術;第四,知識產權缺乏保障,盜版問題嚴重。
  
   王行恭(中國台灣設計師)
  西方的字體種類其實沒有幾種:跟羅馬字形類似的字有好幾百種,26個大寫,26個小寫,其余的還有9個字母。把這些設計完就可以了,了不起後面加幾個符號,所以這種文字設計很容易。就日本而言,平假名和片假名加起來一百個,常用字四千多個,才是我們的多少量呢?然而,我們漢字繁體字有八萬多個,常用的也有二萬多個,是很大的量,所以漢字設計非常困難。原來的字是造出來的,有很多東西是很難制式化的,你要把它做成字模的話會丑得很,因為它不可能制式化。魏碑還好,它存在一個規律,可是它很難組織起來;而且魏碑有好多不同的碑,都有不同的個性。我們所常用的明體字、宋體字,也不只是一種,比如說明體字是從明代的某一本書摘出來的,有它書寫的特色。作為設計者,我們期望在選擇字體的時候有多種字體可以選擇。可是於一個生產者就很難。這種困難有
copyright © 萬盛學電腦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