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BT?
1.BT簡介:
1.1.BT是目前最熱門的下載方式之一,它的全稱為“BitTorrent”簡稱“BT”,中文全稱“比特流”,但很多朋友將它戲稱為“變態下載”,這又是什麼原因呢?就HTTP、FTP、PUB等下載方式而言,一般都是首先將文件放到服務器上,然後再由服務器傳送到每位用戶的機器上,它的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因此如果同一時刻下載的用戶數量太多,勢必影響到所有用戶的下載速度,如果某些用戶使用了多線程下載,那對帶寬的影響就更嚴重了,因此幾乎所有的下載服務器都有用戶數量和最高下載速度等方面的限制.很明顯,由於上述的原因,即使你使用的是寬帶網,通常也很難達到運營商許諾的最高下載速度,這裡面固然有網絡的原因,但與服務器的限制也不無關系。正因如此,BT下載方式出現之後,很快就成為了下載迷們的最愛。
1.2.BT服務器是通過一種傳銷的方式來實現文件共享的,它的工作原理。舉個例子來說吧,例如BT服務器將一個文件分成了N個部分,有甲、乙、丙、丁四位用戶同時下載,那麼BT並不會完全從服務器下載這個文件的所有部分,而是根據實際情況有選擇地從其他用戶的機器中下載已下載完成的部分。例如甲已經下載了第1部分,乙已經下載了第2部分,那麼丙就會從甲的機器中下載第1部分,從乙的機器中下載第2部分,當然甲、乙、丁三位用戶也在同時從丙的機器中下載相應的部分,這就大大減輕了BT服務器的負荷,也同時加快了丙的下載速度,也就是說每台參加下載的計算機既從其他用戶的計算機上下載文件,同時自身也向其他用戶提供下載,因此參與下載的用戶數量越多,下載速度也越高。
2.小知識:
2.1.你知道嗎BT下載和常規下載到底有哪些不同和常規下載文件不一樣的是,當你進行BT下載時,你開始鏈接的地址都是.torrent結尾的文件。其實只要下載此文件,在本機運行此文件一樣可以進行BT下載工作。而網上的BT下載鏈接都是由廣大用戶自己發布提供的,這樣使得下載資料非常廣,不受常規管理人員的限制。
2.2.BT下載的靈魂:種子.無論何種BT客戶端程序,默認設置都未對下載速度和上傳速度進行限制,這是因為BT軟件會給上傳速度較快的用戶優先提供服務,也就是說上傳速度越快,下載速度也越快,因此如果你使用的是寬帶的話,下載時就不要去限制上傳速度了。
2.3.當下載結束後,如果未關閉BT客戶端程序(例如一邊運行BT提供上傳服務,一邊浏覽網頁、編輯文檔等),這時你將成為一個傳遞聖火的使者,即“種子”(seed)。換句話說,如果一個文件被分成10個部分,但擁有第9部分的人只有一個,即只有一個種子,如果這位用戶由於某種原因斷線或關機,那麼其他用戶就只能下載到90%了,在進行BT下載時是令人最為苦惱的。
3.BT下載速度為何不快:
有時候,BT下載速度並不快,這其中有多種原因。例如:
3.1.不是公網用戶。由於內網用戶無法提供主動連接,下載速度肯定會比公網用戶慢一些,這是很正常的。
3.2.上傳速度被限制。由於所有的BT客戶端程序都對上傳速度快的用戶提供優先服務,因此如果你對上傳速度進行了限制,實際上也就是變相限制了自己的下載速度。
3.3.種子數太少。如果種子數太少,當然也會影響到其他用戶的下載速度,沒辦法,這還是需要每一個BT用戶都發揚“雷鋒”精神,自己下載結束後千萬不要立即關閉BT,否則種子數就越來越少了。
3.4.防火牆的阻隔。防火牆軟件也會對BT的下載速度造成一定影響,當然為了保證系統的安全,這一點點影響還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4.BT下載對硬盤壽命的影響:
BT根本不傷硬盤
4.1.用BT下載東西和平時用FLASHGET下載東西對硬盤的讀寫機制完全一樣,只有在國內有人說BT傷硬盤。不知道是哪個笨蛋先提出來的,然後一大群PC菜鳥都根著瞎嚷嚷。讓偽科學見鬼去吧,硬盤讀寫頻繁是否真的傷害硬盤兼flashget和bt是否真的傷害硬盤?事先說明一下,這裡只是提到flashget和bt,沒有提到ed和ftp,是因為它們的原理都是一樣的。
為什麼頻繁讀寫會損壞硬盤呢?
4.2. 磁頭壽命是有限的,頻繁的讀寫會加快磁頭臂及磁頭電機的磨損,頻繁的讀寫磁盤某個區域更會使該區溫度升高,將影響該區磁介質的穩定性還會導至讀寫錯誤,高溫還會使該區因熱膨漲而使磁頭和碟面更近了(正常情況下磁頭和碟面只有幾個微米,更近還得了?),而且也會影響薄膜式磁頭的數據讀取靈敏度,會使晶體振蕩器的時鐘主頻發生改變,還會造成硬盤電路元件失靈。
4.3.任務繁多也會導至ide硬盤過早損壞,由於ide硬盤自身的不足,,過多任務請求是會使尋道失敗率上升導至磁頭頻繁復位(復位就是磁頭回復到 0 磁道,以便重新尋道)加速磁頭臂及磁頭電機磨損。
先說一下現代硬盤的工作原理
4.4.現在的硬盤,無論是ide還是scsi,采用的都是"溫徹思特“技術,都有以下特點:1。磁頭,盤片及運動機構密封。2。固定並高速旋轉的鍍磁盤片表面平整光滑。3。磁頭沿盤片徑向移動。4。磁頭對盤片接觸式啟停,但工作時呈飛行狀態不與盤片直接接觸。
4.5.盤片:硬盤盤片是將磁粉附著在鋁合金(新材料也有用玻璃)圓盤片的表面上.這些磁粉被劃分成稱為磁道的若干個同心圓,在每個同心圓的磁道上就好像有無數的任意排列的小磁鐵,它們分別代表著0和1的狀態。當這些小磁鐵受到來自磁頭的磁力影響時,其排列的方向會隨之改變。利用磁頭的磁力控制指定的一些小磁鐵方向,使每個小磁鐵都可以用來儲存信息。
4.6.盤體:硬盤的盤體由多個盤片組成,這些盤片重疊在一起放在一個密封的盒中,它們在主軸電機的帶動下以很高的速度旋轉,其每分鐘轉速達3600,4500,5400,7200甚至以上。
4.7.磁頭:硬盤的磁頭用來讀取或者修改盤片上磁性物質的狀態,一般說來,每一個磁面都會有一個磁頭,從最上面開始,從0開始編號。磁頭在停止工作時,與磁盤是接觸的,但是在工作時呈飛行狀態。磁頭采取在盤片的著陸區接觸式啟停的方式,著陸區不存放任何數據,磁頭在此區域啟停,不存在損傷任何數據的問題。讀取數據時,盤片高速旋轉,由於對磁頭運動采取了精巧的空氣動力學設計,此時磁頭處於離盤面數據區0.2---0.5微米高度的”飛行狀態“。既不與盤面接觸造成磨損,又能可靠的讀取數據。
4.8.電機:硬盤內的電機都為無刷電機,在高速軸承支撐下機械磨損很小,可以長時間連續工作。高速旋轉的盤體產生了明顯的陀螺效應,所以工作中的硬盤不宜運動,否則將加重軸承的工作負荷。硬盤磁頭的尋道飼服電機多采用音圈式旋轉或者直線運動步進電機,在飼服跟蹤的調節下精確地跟蹤盤片的磁道,所以在硬盤工作時不要有沖擊碰撞,搬動時要小心輕放。
4.9.首先,磁頭和數據區是不會有接觸的,所以不存在磨損的問題。
4.10.其次,一開機硬盤就處於旋轉狀態,主軸電機的旋轉可以達到4500或者7200轉每分鐘,這和你是否使用flashget或者ed都沒有關系,只要一通電,它們就在轉.它們的磨損也和軟件無關。
4.11.再次,尋道電機控制下的磁頭的運動,是左右來回移動的,而且幅度很小,從盤片的最內層(著陸區)啟動,慢慢移動到最外層,再慢慢移動回來,一個磁道再到另一個磁道來尋找數據。不會有什麼大規模跳躍的(又不是青蛙)。所以它的磨損也是可以忽略不記的。
那麼,熱量是怎麼來的呢?
4.12.首先是主軸電機和尋道飼服電機的旋轉,硬盤的溫度主要是因為這個。
4.13.其次,高速旋轉的盤體和空氣之間的摩擦。這個也是主要因素。
4.14.而硬盤的讀寫???很遺憾,它的發熱量可以忽略不記!!!!!!!!!!
4.15.硬盤的讀操作,是盤片上磁場的變化影響到磁頭的電阻值,這個過程中盤片不會發熱,磁頭倒是因為電流發生變化,所以會有一點熱量產生。寫操作呢?正好反過來,通過磁頭的電流強度不斷發生變化,影響到盤片上的磁場,這一過程因為用到電磁感應,所以磁頭發熱量較大。但是盤片本身是不會發熱的,因為盤片上的永磁體是冷性的,不會因為磁場變化而發熱。
4.16.但是總的來說,磁頭的發熱量和前面兩個比起來,是小巫見大巫了。熱量是可以輻射傳導的,那麼高熱量對盤片上的永磁體會不會有傷害呢?其實傷害是很小的,永磁體消磁的溫度,遠遠高於硬盤正常情況下產生的溫度。當然,要是你的機箱散熱不好,那可就怪不了別人了。
4.17.這裡不得不說一下某人的幾個錯誤:
1.高溫是影響到磁頭的電阻感應靈敏度,所以才會產生讀寫錯誤,和永磁體沒有關系。
2.所謂的熱膨脹,不會拉近盤體和磁頭的距離,因為磁頭的飛行是空氣動力學原理,在正常情況下始終和盤片保持一定距離。當然要是你大力打擊硬盤,那麼這個震動。。。。。
3.所謂尋道是指硬盤從初使位置移動到指定磁道。所謂的復位動作,並不是經常發生的。因為磁道的物理位置是存放在cmos裡面,硬盤並不需要移動回0磁道再重新出發。只要磁頭一啟動,所謂的復位動作就完成了,除非你重新啟動電腦,不然復位動作就不會再發生。
4.ide硬盤和scsi硬盤的盤體結構是差不多的。只是scsi硬盤的接口帶寬比同時代的ide硬盤要大,而且往往scsi卡往往都會有一個類似cpu的東西來減緩主cpu的占用率。僅此而已,所以希捷才會把它的scsi硬盤的技術用在ide硬盤上。
5.硬盤的讀寫是以柱面的扇區為單位的。柱面也就是整個盤體中所有磁面的半徑相同的同心磁道,而把每個磁道劃分為若干個區就是所謂的扇區了。硬盤的寫操作,是先寫滿一個扇區,再寫同一柱面的下一個扇區的,在一個柱面完全寫滿前,磁頭是不會移動到別的磁道上的。所以文件在硬盤上的存儲,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