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腦的配置一般是指電腦的硬件配件的高檔程度、性價比等,電腦的性能好壞主要決定於
(1)CPU:決定運行速度,比如賽揚D2.66G,其中“2.66G”是指它的運算速度,但是這裡的單位“G”跟硬盤的“G”不同,不是大小,CPU的“G”是“GHZ”是頻率,就是每秒可以運算2.66G次
(2)主板:決定運算速度和穩定性,由於主板應用的芯片不同,可分為很多種,如845、865、895、815等,
(3)硬盤:決定讀、存數據速度和大小,如80G/7200/0.8M,其中80G是大小,7200是轉速,轉速決定讀存數據的速度,還有0.8M是硬盤的緩存,還決定速度
(4)顯卡:決定畫面顯示效果的好壞與顯示速度,它的性能指數一般看它的顯存及位數,如人們常說的雙128,就是說內存和位數都是128的
上面幾項最能決定配置高檔的程度,其它的就都是次要的啦,而且現在一般的主板都集成網卡、聲卡等,都影響不大!
我們該怎麼看電腦配置呢,單擊“開始”--》“程序”--》“附件”--》“系統工具”--》“系統信息”裡面包括硬件版本,性能指數,軟件版本信息等,都在裡面了!
一般來講,電腦的速度的響應並不能說某單個硬件對它的影響,它們之間需要相互匹配(下同此理),當然,硬件占主要因素,二是軟件的優化設置:
先從硬件來講
1、CPU,這個主要取決於頻率和二級緩存,頻越高、二級緩存越大,速度越快,未來CPU將有三級緩存、四級緩存等,都影響響應速度。
2、內存,內存的存取速度取決於接口、顆粒數量多少與儲存大小(包括內存的接口,如:SDRAM133,DDR233,DDR2-533,DDR3-800),一般來說,內存越大,處理數據能力越強,速度就越快。
3、主板,主要還是處理芯片,如:筆記本i965比i945芯片處理能力更強,i945比i910芯片在處理數據的能力又更強些,依此類推。
4、硬盤,硬盤在日常使用中,考慮得少一些,不過也有是有一些影響的,首先,硬盤的轉速(分:高速硬盤和低速硬盤,高速硬盤一般用在大型服務器中,如:10000轉,15000轉;低速硬盤用在一般電腦中,包括筆記本電腦),台式機電腦一般用7200轉,筆記本電腦一般用5400轉,這主要是考慮功耗和散熱原因。
硬盤速度又因接口不同,速率不同,一般而言,分IDE和SATA(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串口)接口,早前的硬盤多是IDE接口,相比之下,存取速度比SATA接口的要慢些。
硬盤近年來也隨著市場的發展,緩存由以前的2M升到了8M或更大,就像CPU一樣,緩存越大,速度將會快些。
5、顯卡:這項對運行超大程序軟件的響應速度有著直接聯系,如運行CAD2007,3DStudio、3DMAX等圖形軟件。顯卡除了硬件級別上的區分外,也有“共享顯存”技術的存在,和一般自帶顯存芯片的不同,就是該“共享顯存”技術,需要從內存讀取顯存,以處理相應程序的需要。或有人稱之為:動態顯存。這種技術更多用在筆記本電腦中。
6、電源,這個只要功率足夠和穩定性好,也就OK啦。
7、顯示器:顯示器與主板的接口也一樣有影響,只是人們一般沒有太在乎(請查閱顯示設備相關技術資料)。
好了,硬件產品先說這些。
下面說說軟件部分:
1、操作系統:簡單舉個例子說明一下:就現在的電腦,同等配置,運行原版Windows 98肯定比運行原版Windwos XP要快,而原版XP肯定又比運行原版的Windows Vista速度要快,這就說明,同等配置情況下,軟件占用的系統資源越大,速度越慢,反之越快。
還有,英文原版的操作系統運行英文版程序比運行中文版的程序穩定性及速度都有是關系的。
所以,這裡特別強調是原版的系統,也就是沒有精簡過的系統。同理,精簡過的Windows XP一般來說,會比原版的XP速度快些,因為精簡掉一些不常用的程序,占用的系統資源少了,所以速度有明顯提升。
2、軟件(包括硬件)都可以適當優化,以適合使用者,如:一般辦公文員,配置一般的電腦,裝個精簡版的XP和精簡版的Office 2003就足以應付日常使用了。但如果是圖形設計人員,就需要專業的配置,尤其對顯卡的要求,所以,升級軟件:Microsoft DirectX 9.0 或以上版本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