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盛學電腦網

 萬盛學電腦網 >> 網絡基礎知識 >> 電影夢,中國夢,在路上……

電影夢,中國夢,在路上……

電影夢,中國夢,在路上……


電影節大師班

電影夢,中國夢,在路上……


電影節電影交易市場

電影夢,中國夢,在路上……


《希區柯克》見面會

電影夢,中國夢,在路上……


敲字幕的志願者  周斌 攝

電影夢,中國夢,在路上……


“排片第一人”王佳彥

電影夢,中國夢,在路上……


影迷對照排片表購票  周斌 攝

電影夢,中國夢,在路上……


電影節評審湯姆·霍伯、余男等亮相閉幕式紅毯

電影夢,中國夢,在路上……


熱情影迷排隊等配樂師約翰·斯威尼簽名

電影夢,中國夢,在路上……


影迷盡情享受電影盛宴  周斌 攝 □晚報記者 於音 報道     隨著金爵獎獎項一一揭曉,為期9天的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圓滿落下帷幕。這是一場光影的派對,也是影迷的饕餮盛宴,這是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的文化名片,也是海納百川、兼容並蓄的海派文化縮影。     經歷了20年的發展歷程,上海國際電影節日趨成熟,國際A類電影節的氣質日益凸顯。在這裡,我們有權威性的金爵獎,有孵化新人的平台,有廣闊的交易市場,它們是電影節的台前靈魂;在這裡,我們也有最可愛的排片人、影迷、翻譯,他們是電影節的幕後驕傲。通過上海國際電影節,我們共同努力,電影夢、中國夢正在一步步走近。 這些面孔忘不了…… 影迷們:為心儀影片熬通宵     今晨7點不到,隨著電影節最後一場電影、9個小時的紀錄片 《浩劫》在上海影城放映完畢,電影節算是真正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從影城一廳走出的影迷雖有些睡眼惺忪,但仍難掩興奮之情,因為在電影院的9個小時觀影體驗實在難得,是上海電影節為影迷搭建了“約會”電影的平台。     事實上,在電影節開幕當天,《浩劫》已在永華影城放映了第一場,上午10點開場後,影廳內幾乎座無虛席。記者下午2點曾“潛”入影廳,只有第一排個別位置是空的,中途離場的觀眾少之又少。雖然《浩劫》直到最後都是枯燥的對話采訪,但影迷們真的很尊重這部作品,有位觀眾因腰椎盤突出看了4小時撐不下去,出去躺了一會兒又進來繼續看,一位60多歲的老先生也是堅持看完的,還有現場敲字幕的嘉賓張獻民教授,不間斷打字幕堅持9小時。     本屆電影節,影迷還有一大福利,看希區柯克默片的同時,還可領略配樂師約翰·斯威尼現場彈鋼琴配樂。 20日晚的《敲詐》也是約翰在上海配樂的最後一場,影片放映完畢後,影迷們都排隊等約翰簽名,只為留下最寶貴的觀影回憶。 排片人:密鑰、拷貝步步驚心     300多部影片,800多場次的排片背後都有一雙神秘的 “操盤手”,他就是有“中國排片第一人”之稱的王佳彥,微博名為“四眼老王”,他也是電影節期間被@最多的工作人員。昨天下午,記者走進上海電影節排片辦公室,這是間狹長的小屋,牆壁上貼滿了26家展映影院影廳場次表。9天裡,王佳彥大部分時間都堅守在此,通過計算機裡的排片系統,協調各種突發問題。     “我常說排片不但是個技術活,也是個藝術活。”王佳彥自上世紀90年代起,就開始負責電影節的排片工作,如今已練就了好功力。王佳彥今年最滿意的就是把小津二郎、張國榮、希區柯克的片子排得很妥當,“他們每個人的每一部片子沒有在一個場次重復的,每天上午、下午、晚上場次也都分開了,影迷再也不用趕場了,這個是要動腦子排的。”     對王佳彥來說,今年最驚心動魄的還是密鑰問題,“今年300多部展映片中,120多部都是有密鑰的,800多場中出過問題的有十幾場,但對影迷來說已經是百分百損失。”王佳彥回憶說,有時早上有十幾部密鑰沒解決,到晚上才解決了,“比如《天使的一份》是18:30的電影,密鑰到18:10才來。美國八大公司因24小時都有值班人員,隨時隨地打電話都有人,但有些小國家到了雙休日休息,場次排好發郵件告訴對方影廳服務器代碼,但幾天都沒消息。”不過,沒密鑰的拷貝也容易出問題。“比如參賽片《盜嬰疑雲》的拷貝就放不出,最後我們出機票讓對方再送來一個拷貝。所以今後對參賽片可能有更高的要求,必須帶兩個盤。還有像上影CGV的《林肯》白天就是讀不出來,直到20:50才放出來。” 翻譯:翻字幕做同傳都不易     作為國際A類電影節,永遠不能缺的還有翻譯人員。今年電影節字幕翻譯人員約60人,幾乎是去年的兩倍,他們翻譯了300多部影片,每人都要翻譯至少5部電影。一般一部影片翻譯2到3天,還需校對4至5遍。有時拿到的DVD拷貝和最終的樣片有出入,片方如果做了修改和剪輯並不會及時告知組委會,這大大增加了翻譯的難度和工作量。     此外,電影節外籍嘉賓雲集,現場翻譯也很搶手。無論是金爵競賽片發布會,還是國外展映片的映後見面會亦或是開閉幕式,總有些默默無聞的翻譯在忙碌。與此相比,論壇上的“同聲傳譯”則任務艱巨,好在今年論壇外籍嘉賓多來自美國,只要中英同傳即可。他們在一個封閉的小隔間裡,每個同傳不會盯准一個人翻譯,因為太累,一般三四個人通力合作,每20分鐘換一班。不過,如果有嘉賓搬來大量專業術語,同傳也會“吃不消”。 注冊中心:考驗耐心與細致     每年的電影節都有來自華師大、復旦、上外、東華等高校的在讀學生志願者,他們承擔了電影節大量核心工作。電影節期間,來賓、媒體一定要到上海影城一樓最裡面的角落報道,因為這是電影節注冊中心。注冊中心的工作單調繁瑣,考驗的是志願者的耐心和細致,來賓的行程信息、參加的活動,甚至外賓的簽證都是他們的服務內容。有時為了簽證上的一個蓋章,志願者一天內要在影城、電視台和外事辦之間折返好幾次。     這批志願者還有一大工作就是給國內外各大電影制片商發邀請函,每天發100多封邀請函發到手軟。雖然志願者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但每天還得應付不少突發事件。比如有時因時差問題,一個確認電話需等到晚上12點才能打,打完才可下班,否則就是失職。 敲字幕:緊盯計算機高度緊張     細心的觀眾會發現,電影節期間放映的非英語片都配有內嵌英文字幕,中文字幕則是由專人現場敲上去的。在上海影城一廳最後一排座位與後台的狹窄過道上,有一張桌子、一台計算機和兩張椅子,每場電影都有字幕控制員現場敲字幕。銀幕上出現一句英文字幕後,下方會立刻跟上中文字幕。     事實上,字幕控制員壓力很大,不但要盯著大銀幕,還要緊盯計算機。因為字幕器出字幕會延遲,所以必須提前知道電影裡的主人公什麼時候講話,有時候看到主人公提一口氣,就要迅速按下回車鍵。一般來講,一個影廳會配備兩個字幕控制員,但即便這樣,一個人在2個多小時放映過程中,精神時刻保持高度緊張,一天下來,頸椎、脖子都酸得不行。 這些核心忘不了…… 金爵獎:權威性專業性日增     金爵獎是上海國際電影節最重要的標志之一,經過20年的積累,金爵獎以強大的評委陣容、專業的選片機制,吸引名片、名導參賽,在專業性、藝術性與權威性上取得了有口皆碑的成績。     本屆電影節共有14部金爵參賽片,8天的官方放映吸引了大批影迷、媒體觀影。今年的競賽片中,有直面黑暗真相的現實題材,也有挖掘人性的影片,金爵最佳影片《警界黑幕》、包攬影帝影後的《激戰》都贏得了不俗口碑。     上海電影節執行副主席任仲倫表示,電影節的核心單元是評獎,評委會的眼光和權威可以推動電影節的成長發展。由奧斯卡最佳導演湯姆·霍伯領銜的評委會使得金爵獎更具權威性。 新平台:為新銳導演找資源     作為上海國際電影節推動電影產業、孵化生產力的核心平台,“電影項目市場”成功為中國新銳導演和電影項目找到機遇和資源,已成為當年度內容創作的風
copyright © 萬盛學電腦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