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盛學電腦網

 萬盛學電腦網 >> 安全資訊防護 >> 災區來了 “兩不怕”的炮兵團

災區來了 “兩不怕”的炮兵團

  報告人

  成都軍區十三集團軍一四九師炮兵團政治處主任 王朝強

.

  我們團是一支有著光榮歷史的部隊,當年我們鐵拳師在全軍叫響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號,受到毛主席的高度贊揚。蘆山強烈地震當天,我團9點23分接到上級命令,要求成建制參加救災。15分鐘後,全團官兵緊急出動,火速趕往災區,成為第一支到達震中的救援部隊。

.

  在沒有接到歸隊命令的情況下,全團69人中止休假主動歸隊,95人放棄自學考試馳援災區,12人離開生病的家人趕回營區。正在迎親路上的汽車連排長李富軍對新娘王佳佳說:“震感很強烈,地點應該不遠,我們部隊肯定要抗震救災。”當即開著婚車就趕回了部隊;一連副指導員蒙越前往南京讀研,剛下飛機就收到地震消息,他連機場都沒有出,買了機票,又坐上了返程的航班;正在軍區總醫院准備做腫瘤切除手術的二營教導員田宇江,直接從病床上返回營區,趕上了部隊。 .

  我們留下500人在蘆山縣寶盛鄉展開救援,其余近千名官兵繼續挺進太平鎮。 .

  夜幕降臨,部隊搜救到太平鎮鳳頭村,一個老大娘哭喊著:“快救救我的孫女,她還在房子下面。” .

  戰士們沖了上去,趴在地上將磚塊瓦礫扒開、抬走,一邊奮力挖救,一邊仔細搜尋。突然廢墟裡傳來微弱的聲音,大家全部停了下來,屏住呼吸,把耳朵緊貼在地上,“救救我,救救我!”順著求救聲,戰士們終於找到了卡在衣櫃裡的小女孩。奇跡般地,她只是手上有些擦傷。 .

  整整一夜,部隊邊開進邊搜救。在被塌方隔絕成“孤島”的寶盛鄉飛水山,我們找到了35個沒有及時撤走的村民,其中有8名行動不便的老人。我抽出兩組人,一組迅速搶修被毀道路,在陡峭地段放下繩索,另一組用背包帶把老人捆在背上,前後兩人護著,拽著繩索、貼著山壁、一個一個往下背。 .

  余震來了,戰士們幾乎同時轉過身,把老人擋在身下,任憑碎石砸在自己的背上。 三個小時後,村民們安全轉移,可保護老人的官兵都掛了彩。

.

  我團1400余名官兵在震中環線的太平鎮、寶盛鄉、龍門鄉執行任務達40天,累計救出群眾27人,救治傷員2459人,搭建帳篷4526頂,搶運、裝卸物資5120噸,協助搭建帳篷、板房小學13所。 .

  “人民軍隊人民愛,人民軍隊愛人民。” 在這次抗震救災中,我對這句話感受特別深刻。我們全團官兵一定會永遠牢記職責使命,永遠把人民利益舉過頭頂,把艱難困苦踩在腳下,始終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鐵拳精神,黨指到哪裡,我們就戰斗在哪裡! .

  地震災區 .

  展移動人風采

.

  報告人

.

  移動雅安蘆山分公司副經理 陳建國 .

  災難那一刻,經歷過“5·12”汶川特大地震考驗的四川移動人,把目光聚焦在蘆山災區。 .

  受災群眾不能等、信息不能遲、救援不能停。 .

  經歷過多次應急搶險的移動人,立即集結。地震發生時,網絡技術員劉冬正去迎娶新娘的路上,維護員工彭川宇在醫院陪伴即將臨盆的妻子,網絡主管蔡承江在家裡照顧身患癌症的老父親……像這樣員工還有很多,他們以最快的速度地返回到工作崗位。

.

  震後僅僅5分鐘,中國移動四川公司總經理簡勤帶隊趕往網絡應急辦公室,四川移動抗震救災指揮中心成立;震後半小時,18支黨員突擊隊、390名搶險隊員、9輛應急通信車集結完畢,迅速從各地向災區挺進……

.

  地震過去36個小時,通過140支搶險隊、2000多人的晝夜奮戰,天全、蘆山通信已全面恢復,通信“孤島”只剩下寶興的四個鄉鎮。誰來啃這最後一塊硬骨頭?我站了出來,我是黨員,寶興的路我熟,寶興基站我熟,讓我去吧。 .

  我帶領16名突擊隊員,攜帶11部衛星電話全力向“孤島”進發。

.

  一路上,余震不斷,飛石崩塌,臉盆大小的山石夾雜著細沙像天女散花般滾落到路上,峽谷中不時彌漫著濃濃塵煙,嗆得人睜不開眼。我將隊員們分組編隊,一路小跑,快速通過了最險的銅頭峽、蘇家巖和觀巖山等多段塌方飛石區。此時,我就一個念頭:生死已不由我,往前沖,沒有退路,盡快趕到寶興,把信息傳出去。

.

  連續兩天趕路,餓了啃口干糧,渴了喝口冷水,行程110公裡,我們硬是在高山峽谷中開辟了一條“空中電波的生命通道”。 .

  4月22日16時04分,在地震發生後56個小時,寶興縣五龍、隴東、永富、民禮四個“孤島”鄉鎮的通信全部搶通。至此,災區所有鄉鎮再無“通信孤島”! .

  作為一名抗震救災搶險隊員,看到災區群眾電話通了那一瞬間的微笑,就是我們最大的欣慰。我們是在用責任連線生命的“網絡”,用行動傳遞愛的“信號”,我們和最前沿的戰士一樣勇敢,一樣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

.

  用忠誠鑄就

.

  空中生命通道 .

  報告人 .

  成都軍區空軍航空兵某團直升機大隊政治教導員 羅勳

.

  作為身處災區的航空兵部隊,得知地震發生,我們大隊立即進入戰備狀態。震後13分鐘,值班機組全部到位,待令升空。不到1小時,葉烈箭機組便從邛崃機場緊急起飛勘察災情,拉開了抗震救災行動的序幕。大約20分鐘後到達蘆山縣上空,機長葉烈箭用攝像機從空中拍攝地面受災情況,采集到第一組災區視頻圖片資料。 .

  4月20日中午,我大隊楊光機組接到保障總理進災區的命令時,距離總理抵達邛崃機場的時間已不足兩個小時。他們深感責任重大,專機途經的玉溪山口兩旁都是S型高山峽谷,最窄處不足100米,濃霧和局部橫切風隨時會使飛機失控,沿途高壓線密如蜘蛛網。地面場地狹窄復雜,強震和降水又造成道路垮塌,形成大量飛石和堆積物,對飛行員提出了很高的技術要求。更大的障礙是,由於僅僅試航過一次,可用於制定航線的數據較少。 .

  “藍天雄鷹”不但別無選擇,更要萬無一失。 .

  4月20日下午3點57分,總理專機降落在邛崃機場。專機還在滑行時,楊光機組就已做好了啟動直升機的准備。下午4點37分,楊光機組憑借過硬的飛行技術將總理安全平穩地送達震中蘆山,把黨中央的溫暖和關懷送到災區。

.

  該機副駕駛朱承志有每天寫訓練日記的習慣。4月20日晚,他寫下了這樣的文字:“總理搭乘我們的專機趕到了災區,當飛機平穩降落在機降點時,我知道,災區群眾有了主心骨。老鄉們,你們要堅強!” .

  震後,無通信、無水電、無通路的寶興縣時刻牽動著飛行員們的心。4月20日下午5點,葉烈箭機組搭載7名通信搶修人員和設備在寶興縣上空盤旋了半個多小時,卻一直找不到降落點。後來飛到一條僅兩車道寬的公路上時,葉烈箭決定緊急降落。 .

  下午6時06分,飛機懸停在距離地面3米左右的位置,48歲的領航員宋建明急速跳下,引導降落。飛機的輪子,幾乎貼在公路的邊沿上,稍有偏差,就會引起飛機側翻。危急時刻,他們臨危不懼,運送通信搶修人員,保障了寶興縣對外通信的暢通,為上級部署災區抗震救災工作贏得了主動。 .

  那些日子裡,每天10余小時的連續飛行,滿負荷的救災任務,讓飛行員和飛機都處於極限狀態。可生命在呼喚,救災行動一刻不能停止,大隊的飛行員都在咬牙堅持著。 從4月20日到26日7天時間裡,全大隊緊急飛行109架次,運送救災人員303人次,危重傷員22人次,空運空投物資70余噸,被災區群眾譽為“救命神鷹”。 .

  如潮正能量

.

  匯聚雅安災區

.

  報告人 .

  共青團寶興縣委書記 張玲 .

  地震發生後,全國各地的救援力量紛紛開進災區。與此同時,各地的一批批志願者也絡繹不絕向災區趕來。在服務站,志願者們的滿腔熱情令我們感動不已。

.

  接下來的日子裡,從生命的救援,到救災物資的轉運、發放,再到幫助受災群眾搭建帳篷、安置新家,志願者們無私奉獻的故事一次次感動著我們。 .

  共青團四川省委應急志願救援總隊,是最早參與生命救援的一支專業救援技術隊伍。當地震發生後,他們的第一先遣梯隊由陳志興帶隊,於當天11時30分到達震中龍門鄉。先遣救援隊冒著余震的危險,徒步進入村社,協助當地武警消防官兵轉移受傷群眾,幫助老百姓搶出糧食,並對輕傷人員進行包扎,為受災群眾搭建臨時帳篷。 .

  4月20日10點,第二梯隊在隊長周小華帶領下,13名專業人員攜帶救援裝備,緊急向蘆山震中挺進。在太平鎮大河村,有200多名受災村民因地震道路塌方被困在了山上,山高,坡陡,余震不斷,飛石滾落,險情沒有阻擋志願者前往救援的腳步!經過全力營救,志願者們抱著剛出生的嬰兒孔震生,攙扶著86歲高齡的“留守老人”劉永樂,背著70多歲兩腿殘疾不能走路的程上蘭老人,艱難跋涉走到山下的臨時安置點。 .

  搶救生命的戰役告一段落,

copyright © 萬盛學電腦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