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盛學電腦網

 萬盛學電腦網 >> 圖文處理 >> 平面設計理論 >> 小米是如何找到靠譜設計師的

小米是如何找到靠譜設計師的

   創業是否能成功,靠譜的團隊靠譜的人最關健。 方向有大小,時機有早晚,但只要人靠譜,堅持走下去,終究會走向成功。

  我發現 “如何找到靠譜的設計師” 這個話題在我的朋友圈是個剛需。

  作為小米聯合創始人,我是一個設計師出身,而身邊多數互聯網創業公司的創始人團隊都是技術或市場背景,極少有做設計的,所以經常有朋友讓我推薦設計師,包括找我聊如何面試設計師。

  設計師的真靠譜和不靠譜,其實就是真牛逼和吹牛逼的區別。我面試設計師的方式比較簡單粗暴,一般就是 “一看二問三推敲”。

  一看,看Ta穿什麼,就是以“貌”取人了,看是否有范。

  所說這個“貌”不是說外表的美女帥哥,是指氣場和氣質;這個“范”也不是一定非得留長發蓄須。看看他穿的衣服鞋帽,往往就能體現設計師的審美能力和搭配能力,能讓你感知到他的個性和生活品質。

  更直白說,設計師的工作是包裝和美化,能設計出好作品的,大多數都得有意識和習慣先包裝設計好自己。

  二問,問Ta玩什麼,問Ta看什麼。

  問玩什麼,就是判斷他是否見了足夠多的好設計,工作和生活的。

  做設計某個角度講就是再設計,把各類設計元素重新組合。見過足夠多的好設計,對做設計的效率是有幫助的,同時身邊的好設計,等於建立了一個參考坐標,有時候也決定了設計師做設計的高度,這些好設計就是他的天花板。

  可以從生活日常設計聊起,比如一個B&O Play Beolit的小音箱或無印良品的香薰加濕器……好的設計師這時眼中自然會發光,第一次如果看到實物甚至會充滿好奇的就立刻把玩下。

  好奇心還真的是稀缺品。如同幽默是智慧富余的表現,好奇心是勇氣和想象力的外在展示。好奇心不斷,才有持續的學習欲望和能力。好的設計師會不斷把自己放空,不斷對外探索,再不斷充實自己。這樣,新的創意、優秀的作品才能不斷出現。

  往下聊肯定聊聊工作這個領域的設計。

  在找MIUI的界面設計師時,我會問他手機常玩的APPs是哪些,甚至讓他把手機桌面滑動我看看到底裝了多少。

  對自身所在領域如果沒有持續的嘗鮮沖動,沒有研究和玩的熱情,我不相信能成長出優秀的設計師。我記得10多年前我一線做界面設計時,別人玩游戲我玩軟件,碰到做金山毒霸殺毒軟件的項目,我的電腦裝了不下8款殺毒軟件,殺毒軟件基本都在後台運行,把我電腦都拖到慢如拖拉機。

  問看什麼,主要看他是否有深度閱讀習慣。

  如何判斷設計師的境界?可以問問他有沒有保持深度閱讀的習慣。

  我一直建議設計師們在做了3-5年後,去深度了解自己所專注的一項設計體系,或者欣賞的某個專家體系的設計。譬如喜歡無印良品,就去深度研究無印良品的整合產品展或背後的設計大師原研哉,深澤直人等。在當下數字媒體時代,設計師如果只要找一些設計元素、資料,搜索一下就能得到,太方便了。

  但是,這些碎片化的圖形、元素和某個作品本身,只能提供一些氣質和靈感,但沒法給予系統性的知識。

  我早些年時,在一線做了很多項目後,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把我之前喜愛推崇的設計師的作品,全都按照縱軸線完全地重新閱讀審視了一遍。

  那真是非常美妙的感受。比如香港設計業的代表人物“靳、劉”(靳埭強和劉小康,他們的代表作有中國銀行的VI體系和屈臣氏蒸餾水的瓶身),海報圈日本的福田繁雄、德國的岡特·蘭堡,觀察他們作品體系中的設計哲學和表達邏輯,是對自己認識的重新碰撞、印證和沉澱。

  真牛逼是建立在吹牛逼基礎上的。基本經過“一看二問”都感覺不錯的,至少這個設計師具備了吹牛逼的基礎,那下來就要挑戰下是否真牛逼了。

  三推敲,推敲Ta做設計的作品細節,推敲Ta做設計的風格穩定性,最後推敲Ta做設計的態度。

  看設計師作品的一些細節,能看出設計的基本功和基本修養。這些細節就是比如說一個圖標icon裡的一些陰影的深淺和距離,一個網頁裡用了多少種字體,如果一個網頁用了超過3種字體我都基本略過。

  對於從業超過5年資深設計師,會挑戰他的風格穩定性。有些設計師偏小清新也有偏質感。但這兩年的作品是否風格一致。

  做設計的態度就是是否願意繼續一線做設計,還有是否願意死磕做設計。我曾經在《設計管理三板斧》這篇阿黎筆記,提到好設計就是要堅持死磕!

  上面就是我自己面試設計師“一看二問三推敲”的思路。當然,如果你本身是懂設計的老板,其實最有效更簡單的就是看作品就可以了。前面所說 “一看二問三推敲”你都可以忽略跳過。

  在好作品面前在真正牛逼的設計師面前,很多規則是無效的。比如所說的氣場,比如所說的專業出身。

  小米現在有四位資深設計師唐沐、梁師傅、任恬、斗爺。比如斗爺,內部被稱為“米兔之父”。他很厲害,但實際招他進小米時,還有別的合伙人大犯了一番嘀咕——因為他看著“太不設計師”了,外形隨意得就像路邊黑暗料理界小飯館老板。他也經常自我調侃自己是設計組跑龍套的。

小米是如何找到靠譜設計師的 三聯

  小米四位資深設計師唐沐、梁師傅、任恬、斗爺

  “米兔之父“斗爺筆下生趣滿滿

  “PPT之父”梁師傅團隊的死磕之作

  又比如唐沐,他是國內頂尖的設計師,加盟小米前在騰訊做到CDC(集團設計中心)總經理。但他看上去也非常不像設計師,而是全身上下洋溢著“極客程序猿”氣息。實際上,當初他出道加盟金山我面試他時,他也不是科班出身,專業讀的是會計。

  相反,有的看上去非常有范兒的設計師可能跳槽不斷、履歷輝煌、身居高位,但能力卻是一般。

  找設計師要保證成功率,在之前的崗位設定很關鍵。不要喜大普奔地就想著找全能超人式的設計師。

  今天設計已經是極度細分的行業。

  從崗位分,大致分平面,界面,網站,游戲,交互。游戲裡還可以做細分,原畫場景,人設,3D建模,動畫等等。從體系分,大致可以歸納為視覺和交互兩大類別。如果你要招一個交互設計師,應該更看重他的人機交互,產品分析和表達力,而色彩及造型基本功就不必要求過高;而招一個視覺類別的設計師,他的設計基本功則是最重要的。

  視覺和交互都算得上真正精通的,或者視覺裡能做平面又能做好界面的,都是鳳毛麟角。實際上,大多數優秀的設計師,往往都有嚴重的偏科。舉個自家的例子,“米兔之父”斗爺,就是業內頂級界面、icon設計師,但你讓他做張海報的話,結果往往不忍直視……

  找到靠譜的設計師後,如何相互合作很關鍵。

  不管多資深的設計師,一定要在一線做設計!其次,設計師一定要敢於面對作品的審美挑戰,當你的作品面對質疑時,你要想想好的商業設計創意是意料之中,情理之外,更直接地說,是要雅俗共賞。

  我認識的很多頂級設計師到今天依然在一線,像RIGO的創始人Robin,他帶領的團隊參與了MIUI V5的視覺設計,也包括我們小米所有的設計主管都在一線做最重要的項目。

  我自己的經驗也是來自第一線的磨砺和積累。2000年畢業之後,我就加入了金山,從零開始組建起了金山的設計中心,在第一線連續工作了6年。那時起,金山就有了非常開放的設計交流氛圍,有時一個LOGO或海報方案,為了測試大家的反饋,我從頂樓6樓一直問到一層飯堂的廚師,得到的回報不僅僅是作品的改進,我每次晚上加班在飯堂點蛋炒飯,總會意外有多加蛋或多加肉,呵呵。

  後來我經歷過金山轉型互聯網,再到聯合創辦小米,個人也轉型做了互聯網產品和運營,但14年間,跟設計始終一直密不可分。在創辦小米時,從公司LOGO設計、網站、MIUI界面、手機包裝,到每一張微博的海報圖、每一次發布會的PPT和會場設計,不僅僅是拍板決策,我更樂於參與其中和設計師們一起碰撞、創意甚至畫草稿。

  在IT互聯網領域裡,雷軍大概是最早意識到用戶體驗重要性的大佬,金山相應的團隊也是在國內建立最早的,所以今天互聯網行業公司的設計主管或第三方設計公司老板中,不少都出自金山。

  到今天,小米的設計師團隊在國內也是頂尖的團隊,我們1500人的研發團隊中,設計師就有將近100人。正是這群優秀的設計師確立了小米品牌的視覺靈魂,前面幾篇筆記中,我也說到過,他們的作品對於小米品牌營銷的關鍵貢獻。

  最後,TO管設計的老板們,效率和創意是矛盾的,平常還是給設計師同學們多放放羊吧:)

copyright © 萬盛學電腦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