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盛學電腦網

 萬盛學電腦網 >> 圖文處理 >> Photoshop教程 >> ps圖片處理 >> 秘技!不同反差下的兩個重要法則

秘技!不同反差下的兩個重要法則

  中常影調,按中灰曝光——為什麼中常影調毋須隨意增減曝光量?

  在數碼攝影中比較盛行一種說法:曝光寧欠勿過。數碼影像暗部如何呈現更多的層次?曝光欠一點問題不大,因此,這種方式不失為一種較為安全的方式。問題是“寧欠勿過”的照片都要經過調整才能達到最佳。每張照片都要調整,工作量太大,十分麻煩。

  在1.2節中詳細地論述過數碼的優勢,正確的拍攝可以使照片的寬容度至少達到11級。有這樣的指標,我們為什麼還要“寧欠勿過”地制造麻煩呢?求保險、保安全的拍攝習慣,阻礙了我們充分地利用數碼相機的優勢的探。我曾經在一年多的時間裡特別推薦“寧久勿過”,減半擋的“安全”拍攝方式,直到有一天我見到佳能公司提供的一批數碼原片,照片明麗通透、色彩優雅。出於好奇我認真地查看了這些照片的元數據,證明這些照片沒有經過後期調整,確實是一次拍攝而成的。我很沉重,相同的相機我們為什麼拍不出這種不需要調整而一步到位的照片呢?這樣一件小事推動了我對數碼寬容度、飽和度的進一步認識。很快我就掌握了這種一步到位的拍攝技法。當然,一步到位是有前提的,那就是針對中常影調的題材,過高或過低的反差難以做到一步到位。

  中常影調是指畫面反差中常,高光和暗部的光比在1:64和1:128之間,即6~7級光圈,柔和的光線、平順光等條件。關鍵是光比較小,整體的照度明暗則關系不大,數碼完全可以在這種條件下“正確曝光”而獲得毋需調整的優良畫質照片。這裡的“正確曝光”是指按照18%中灰值測光的原則,無論點測、偏重中央測光還是平均測光,只要測光點落在畫面中中灰平均值上,就可按此得到的曝光參數就大膽曝光,而不必擔心高光損失而隨意地減曝光,充分利用相機的最佳寬容度和記錄能力,不必懷疑相機。

  怎麼鑒定這張照片是最佳的呢?很多人習慣在照相機液晶屏與顯示器上看照片,然後得出結論。可以說絕大多數人並沒有把液晶屏的亮度、現場環境以及顯示器不准等問題解決好,因此得出的結論往往是不准確的,建議把相機液晶屏的亮度調到中間偏低一點,觀看的時候避免陽光直射。此外,人的眼睛如果和相機液晶顯示器成直角關系時,看到的畫面有的時候會偏亮,所以相機和眼睛呈105o左右的角度看屏,拍出來的照片曝光往往比較准確。有關的內容請參閱用8.2.2“什麼是合格的照片”一節。照片的高光數據在245左右之間,黑色在0~8之間,照片的曝光就是最佳的狀態,能夠沖放、打印、印刷高質量的照片。

應對不同反差的兩個法則(一)

  圖3-39

  圖3-39是佳能某型號的數碼照相機拍攝的照片。元數據顯示其未經過任何調整。

應對不同反差的兩個法則(一)

  圖3-40

  我們用數據和直方圖來判讀這張照片(圖3-40)。先看直方圖,層次分布連續,銜接比較平滑,沒有斷檔和斷層及木梳狀的缺口帶。峰值顯示與照片的影調分布吻合,圖中相對應的采樣數據與顯示器觀看非常一致。淡雅的白雲有層次過渡,不是死白的255。中灰部位的數據平均值約126,與絕對平衡灰128非常接近。最精彩的是黑色,R2 G5 B4是完美的黑色,不是全部為0的死黑,這是一個很好的說明。數碼完全可能一步拍攝到位,不是非要經過後期調整。

應對不同反差的兩個法則(一)

  圖3-41

  圖3-41是一張在壩上五花海拍攝的照片。受樣片分析的啟發,對這種中常反差的場景,使用偏重中央平均測光,不做曝光補償,正確測光以後按得到的曝光值直接拍攝,得到的照片色彩、反差、密度都十分理想,不需經過任何後期調整。

應對不同反差的兩個法則(一)

  圖3-42

  我們把這張照片進行色階分析(圖3-42)。這張照片沒有大片的陰影,反差中常、光線平順,能夠最大限度發揮數碼相機的寬容度。使用與樣片拍攝的相同型號的相機,這張照片設置了中飽和度,白雲的層次非常豐富,白雲面積較小的最高亮度為R250 G250 B255,大面積的白雲R246 G247 B252。最近的白雲層次占據了絕大多數的高光區,因此白雲的層次相當豐富。遠山R88 G90 B117,正確地對應了由於空氣透視而形成的藍綠色的山巒。頭發的黑部濃黑而又有層次,不是全部為0的死黑。中飽和度的設置使黑色中的R數據略高在意料之中。色彩較佳能樣片稍顯鮮艷是設置中飽和度高所致。筆者拍攝了大量的數碼照片,說實話,不經過後期調整而拍攝一步到位的照片為數很少。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前期的各種設置與場景的具體情況存在差異,因此數碼前期的拍攝達到最佳效果的確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事情。

應對不同反差的兩個法則(一)

  圖3-43

應對不同反差的兩個法則(一)

  圖3-44

  經過實驗,我認為數碼相機的寬容度不少於10級,而絕大多數中常反差畫面的主要層次都在7級光比之內(如圖3-43所示,不排除畫面有極個別的小畫面的極白和極黑)。這些小面積的結構對畫面主體不產生根本的影響。圖3-44中“亮度”是灰階的RGB的平均值,“光比”每相差1級EV值所對應的級差。按照中灰值測光和曝光,數碼相機可以輕松記錄7級光比而無需後期再去調整。但是請注意,必須按中灰值測光、曝光,在測光時能否找到並確定中灰區域使用正確的測光方式就成為關鍵。

  我們再利用這張圖看看曝光過度是怎麼回事。雖然數碼相機有10級的寬容度,但是在曝光時,如果選擇了淺灰區,就可能錯把淺灰區當成中灰區而造成判斷失誤,也就是為了保證亮部層次使記錄偏重於高光,此時暗部曝光不足,在原片上沒有層次,這些片子必須經過後期調整以再現暗部層次。這種做法可以大大地擴展數碼寬容度,是數碼的一大優勢。這種拍攝常見於負片中的“按暗部曝光,按高光顯影”,也是一種經典的曝光方式,但是在數碼相機上會造成高光過曝、形成死白,這種死白無法在後期得到改善和調整,因此除非特殊情況,不能使用這種拍法(圖3-45)。

應對不同反差的兩個法則(一)

  圖3-45

 

  數碼相機的畫質有這樣的一種現象;以噪點大小為界限,可以分為高畫質和低畫質兩類。噪點小到不易察覺的為高畫質。這一級處在寬容度7~8檔之間。高畫質部分影像無論從清晰度、色彩、質感各方面都有優異的畫質表現。而明顯能看到噪點的低畫質影像,以ISO100為例,動態范圍可以達到11級。在多出來的4級中,影像質量會略遜於高畫質,主要表現為出現較大噪點。噪點的大小與相機的品牌有關,某些品牌相機拍攝出來的畫石的噪點很小,對影像的層次影響不大,完全可以接受;而有些品牌的拍攝出來的畫面則噪點較大,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對比體會。一般說來,價格高的相機噪點低,一分錢一分貨,符合價值規律。

copyright © 萬盛學電腦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