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平時經常會遇到這樣的表格:只有窄窄的幾列,但行數卻很多,如圖1所示。
這樣,在打印時只能占用每張紙的很小一部分,卻要用很多張。此時,我們都希望能把這樣的表格分成幾欄來進行打印,如圖2所示,以便節約紙張。
如上例,原始表格是在WPS 2005的金山表格中制作的,而我們需要分成三欄進行打印。
方法一:尋求合作,用金山文字打印
為了更方便快捷,我們可以請WPS 2005的金山文字來幫忙。
首先選中金山表格中的所有數據,按下“Ctrl+C”鍵進行復制。然後打開金山文字,新建一個文件,點擊菜單命令“格式→分欄”,在打開的“分欄”對話框中設置分三欄,如圖3所示。
按下“Ctrl+V”快捷鍵,可以看到,粘貼過來的表格已經自動分成三欄顯示了。美中不足的是後面的兩欄沒有標題行。不過,加上標題行並不難。選中第一欄中的標題行,點擊右鍵,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表格屬性”命令,打開“表格屬性”對話框。點擊“行”選項卡,選中“在各頁頂端以標題行形式重復出現”復選項,如圖4所示。確定後,每欄的表格就會自動添加這個標題行了。
如果您還想使各欄的行數盡量平均分布,那麼可以先選中全部的數據行,然後打開如圖4所示對話框。選中上方“指定高度”復選框,並在其後的輸入框中輸入行高數值,並將下方的“行高值是”調整為“固定值”。行高要根據數據的多少靈活把握,多調整幾次就可以了。
調整完成後,在金山文字中直接打印就可以了。
方法二:自力更生,在金山表格中打印
如果您不希望動用金山文字,而您又對金山表格的函數應用熟練,那麼,我們也可以直接在金山表格中獨力完成。
還是以上面圖1所示的表格分三欄顯示為例。我們的想法是首先是判斷數據的行數,然後在另一區域利用函數顯示前三分之一的所有數據,然後後移一列,顯示中間三分之一的數據,依此類推。
在E2單元格輸入公式“=IF(ROW()>INT(COUNTA($A:$A)/3)+2,"",OFFSET($A$1,ROW()-1,0))”(不含外層雙引號)。按回車鍵後再次選中此單元格,拖動其填充句柄向右填充公式至G2單元格。分別單擊F2、G2單元格,將公式中最後的數據“0”分別修改為“1”、“2”。回車後,可以看到第一行數據已經被引用過來。
選中E2:G2單元格,拖動填充句柄向下復制公式。至行數超過數據行數的三分之一為止,多拖動幾行也沒關系,不會影響數據顯示的。松開鼠標後,您就可以看到前三分之一的數據引用了。
第二欄部分從I2單元格開始。
在I2單元格中輸入公式“=IF(ROW()>INT(COUNTA($A:$A)/3)+2,"",OFFSET($A$1,ROW()+INT(COUNTA($A:$A)/3),0))”,用同樣的方法復制公式到J2、K2單元格,並將後兩個單元格公式中的最後的那個“0”修改為“1”、“2”。向下拖動復制公式。松開鼠標,現在就可以看到中間三分之一的數據了。
後移一列,從M2單元格開始第三欄。M2單元格的公式為“=IF(ROW()>INT(COUNTA($A:$A)/3)+2,"",OFFSET($A$1,ROW()+2*INT(COUNTA($A:$A)/3)+1,0))”。然後象前兩欄一樣修改公式和復制公式。
現在,所有的數據都顯示出來了。同樣是分成三欄顯示。只要您復制公式的行數足夠多,那麼即使臨時在原始表中追加幾行數據,同樣也可以自動將其平均分成三欄。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個方法要比前面的方法一要顯得“智能”一些。
現在,只要在各列的第一行添加標題行就可以了。最終效果如圖5所示。
不過,此時原始數據和分欄後的數據在同一工作表中,所以,打印時還要再做一個小小的設置。
選中分出來的三欄數據,點擊菜單命令“文件→打印區域→設置打印區域”。預覽一下,看到了吧?只有分欄後的數據被打印了。點擊“文件→打印區域→取消打印區域”,可以將此區域取消。
如果我們還希望能有一個總的標題,那麼我們可以點擊菜單命令“文件→頁面設置”,然後在打開的對話框中點擊“頁眉/頁腳”選項卡,點擊“自定義頁眉”按鈕來進行設置,如圖6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