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盛學電腦網

 萬盛學電腦網 >> 網頁制作 >> 交互設計 >> 我討厭現在讓人窒息的網頁布局

我討厭現在讓人窒息的網頁布局

我討厭現在讓人窒息的網頁布局 三聯

  排版與內容之間的關系如何?前者是後者的表現形式,但往往能夠決定讀者對待內容的態度。

  幾年前,在“用戶體驗”還沒那麼流行的時候,有人開始研究網頁的“閱讀體驗”。要得到更好的網頁設計,則必須了解讀者是如何浏覽網頁的。國外的研究者們利用了攝像頭,追蹤人的眼部運動規律,結果發現網頁的左上角是讀者最頻繁浏覽的區域。

  這個研究結果引發了許多有趣的討論,也極大的影響了前端“攻城師”們的工作。畢竟,這是第一次有人用實證的結果來討論網頁設計的效率。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一研究結果也表明:對於人的眼球來說,屏幕並非一塊均勻的介質,結果就是信息的顯示機會不均勻——不管內容如何,處於網頁左上角的信息,比其它信息獲得更多的曝光機會。

  這造就了信息的不公平。許多優質的內容,可能因為在屏幕上停留的時間較短,反而無法得到充足的曝光機會,無法引發讀者的興趣。然而,將信息一條條從上至下堆積的傳統網頁布局,無形中給信息標記了“級別”。

  實際上,為了抑制這種信息的不公平,許多公司絞盡腦汁。就拿 Google 的搜索結果來說吧,為了計算網頁的價值,兩位創始人開發了 PageRank 算法,通過別人引用該網頁的次數來計算網頁的權重,參考了界定論文價值的方式來界定單一網頁的價值。

  但畢竟人們在搜索東西的時候,往往跟時下發生的事物相關,因此在展示搜索結果的時候,Google 又考慮了“時效性”的因素,將更加新的結果放在搜索結果的第一頁。又因為互聯網上的內容越來越多,那些以往的優質內容被堆放在搜索結果後幾頁,進一步喪失曝光的機會。

  而 140 個字的簡單表達,更加劇了信息的不公平——Twitter、微博的時間線,是傳統到不能再傳統的網頁布局,而每一次新出現的信息都會馬上出現時間線的上端,不論是“喂,你好!”這種對別人毫無價值的,還是“長春偷車賊殺嬰”這種吸引眼球的事件,都能得到最有利的展示位置。

  此外,在瘋狂泛濫的信息面前,我們大腦的無意識皮層根本沒有抵抗力。信息不斷的轟炸,讓我們注意力渙散,思維麻木、僵硬。由於注意到了“信息流速”不斷有人呼吁,要斷開網絡。他們希望屏蔽外界干擾,讓大腦恢復活力。

  為了抵擋“信息流速”加速的負效應,Twitter、新浪微博都推出了將信息源分組的功能,以及標簽功能,就是為了讓人在浏覽信息的時候,更容易發現有價值的信息。而 Quora、知乎等問答社區的出現,則希望讓人找到專家,通過直接問答的形式,最大化獲取有價值的信息。——但同樣,受傳統網頁布局的限制,隨著社區的人數增加,發布信息的增多,過往有價值的信息也出現容易被人視而不見的問題。

  因為表達方式的碎片化,人們也往往難以分辨一則事件的全貌,也不知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觀點方面的變化。新浪微博上,長微博之所以往往能夠得到大量的轉發,是因為當人們徜徉在碎片化信息的海洋裡,碰到相對完整的信息島嶼,就更能博得他們的注意力。然而,如果長微博在新浪微博上又變得泛濫了呢?人們又會陷入注意力失焦的情形中。

  總之,我對傳統的單欄、雙欄網頁布局已經感到絕望——這種空間結構,決不能調和“時效性內容”和“深度內容”之間的矛盾,只是一種簡單粗暴的界定方式。我也對現在網站內容組織的結構感到絕望,不論是網站內容的搜索,還是通過“標簽”組織,都沒辦法恰如其分地體現人們對某件事的看法,反而混雜各式各樣的雜音。

  Medium 的出現,讓我看到了一種可行的解決方案。它讓內容都歸屬於不同“合集”(Collection)的方式,讓人得以長期某個話題下的討論,而同一篇文章可以歸類到不同的“合集”中,只要讀者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這篇文章——不如說,一篇講餐飲的文章,可以歸類於“美食”、“早餐”之下。Medium 完全不限制用戶創立“合集”的數量以及種類。

  同時,由於內容的排序由“推薦度”決定,因此通過用戶用腳投票,得到用戶認同“文章”將得到更多展示機會。Medium 鼓勵用戶將一整篇文章讀完再投票,因此“推薦”按鈕放在文章的底部。

  目前來說,Medium 是一個內容發布平台,但它對信息組織方面的思考,不知道能否用於其它的網站上呢?至少網站思路和 Medium 相似的劇本眾包排行網站 The Black List 已經產生了三部奧斯克最佳影片劇本,7 次被評為最佳劇本,148 次提名了。

copyright © 萬盛學電腦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