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 10 月 11 日, Windows Phone 7 正式發布了。微軟方面宣布這個浴火重生的系統不僅內在性能上有了很大提升,還著重強調了其外表: Metro 風格的界面所具有的創新含義。一方面來說,一個系統的交互界面顯然決定了用戶對整個系統最直觀的感受,另一方面來說, Metro 風格的界面以及“動態磁貼”的理念雖然說不上人見人愛,但確實獨樹一幟,讓人印象深刻。
從目前的狀況上看來,雖然 Metro 風格界面所受到的外界評論褒貶不一,但微軟顯然已經鐵下心來把 Metro 這身衣裳穿出來,在 T 台上好好走幾步。在微軟中國地區的 Windows Phone 發布會上, Metro 風格的展板、幻燈片、乃至話劇演員和活動道具無處不在。 Metro 風格更是作為主題貫穿了整場發布會,可見得微軟於 Metro 上所花費的心思。
更讓許多人出乎意料的是,微軟的下一代 Windows 操作系統, Windows 8 也融入了非常濃厚的 Metro 風格。這個改變還不僅僅是針對基於 ARM 處理的平板或者其他移動設備的,未來的 X86 架構個人電腦所運行的 Windows 8 操作系統也將具有 Metro 風格界面,這理所當然的引起了不少非議,因為 Metro 風格的界面對於傳統的鍵鼠交互方式並不足夠友好。但也側面反映了微軟推廣 Metro 界面的決心。
為推廣 Metro ,微軟甚至不惜與 Windows Vista 到 Windows 7 一路走來的 Aero 特效揮別。這種特殊的“毛玻璃”特效能夠讓 Windows 的應用窗口邊緣看上去更有質感,就好像毛玻璃一般,用戶甚至可以透過窗口邊緣看到它後面的其他界面元素。 Aero 可以說是一種典型的仿真特效。微軟為極簡主義的 Metro ,將其拋棄理所當然。從這一點上來說,微軟在交互界面設計上選擇了返璞歸真的道路。
2011 年 10 月 19 日。 Google 聯合三星於香港國際會議展覽中心正式推出了第四代 Android 操作系統,其中一大看點就是 Android 4.0 終於有了統一的交互界面風格,相比此前的 Android 2.3 , Android 2.2 ,更富有時代及科技感。 Google 方面表示新的主題風格叫做 Holo ,並出台相關設計指導,希望第三方應用能夠迅速跟進,一定程度上解決 Android 設備上各種應用界面嚴重分裂的問題。
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 Google 雖然不打算下架沒有參照新交互界面設計規范的應用,但卻把 Holo 設定成了所有 Android 4.0 第三方應用的默認主題。這意味著除非開發者重新定制,否則新應用所使用的界面元素將自動采用來自 Holo 主題的資源。 Holo 主題應該會成為 Android 未來交互界面發展的大方向。
和此前的 Android 系統版本對比之下,可以明顯地發現 Google 顯然也在走以實用性為指導思想的返璞歸真之路。各個元素的仿真效果已經被放到了十分次要的位置。 Android 4.0的發布會上,目前任職於 Google 的前 Palm 公司的交互界面設計師 Matias Duarte 更是強調:“交互界面不再偽裝成虛假的東西。不再是假木頭、假金屬、假塑料。”
如果要說還有一個智能手機操作系統恰恰與我們剛才提到的兩個系統在交互界面設計上大相徑庭,極力提供仿真效果的話,那就非 iOS 莫屬了。在 iOS 上,仿真效果的應用更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視頻展示的是 iOS6 當中,一個滑動控件通過 iPhone 內置的陀螺儀監測用戶視角的相對位置,從而繪制出不同的光影效果。為了達到這種仿真效果,不惜動用傳感器,不得不說是一種無所不用其極的做法。
自 iOS 發布以來(曾經被稱作 iPhone OS ,後來改名 iOS ),蘋果就幾乎沒有對這種極度仿真的交互界面做過太多修改。即便有,這些修改也大都是像素級別的。至今為止蘋果在 iOS 交互界面上做過最大的修改恐怕就是開關控件的改變了,從此前的塊狀撥動開關改為了今天的圓形撥動開關。也有評論認為這是因為 iOS 的界面交互設計十分正確、成熟,沒什麼可以變的。
蘋果公司是如此地苛求仿真界面效果,甚至不惜犧牲系統在其他方面的運作效能。據稱,在 iOS 系統中,界面繪制進程擁有最高的優先級別,力求讓用戶感覺到各個操作的順滑與自然。在整個系統中,用戶能夠輕易的將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交互經驗投射到操作上,比如卷軸滾動時的慣性,頁面到達盡頭時的反彈行為。更有甚者,彈出界面從屏幕外側優雅滑入的動畫乃至桌面上每個圖標的高光效果,都無一不在訴說著仿真界面的極致。仿佛 iOS 設備顯示屏的另一端真的有一屏幕制作精巧的磁鐵,牢牢地吸在背後的壁紙上一般。
更有開發者指出,蘋果為了能讓 iBooks 達到極端流暢的翻頁效果,甚至讓書頁能夠跟著用戶猶豫的手指前後翻動,不惜專門為其定制了私有 API 。這些光、影與紋理,乃至 iPhone 4 以來肉眼難以分辨的屏幕像素密度,交織出了 iOS 交互界面設計的哲學:力求為用戶營造一個堪比現實世界的交互界面。
移動設備經過的數十年發展,用戶交互界面才剛剛走出了硬件限制的瓶頸,卻又有一部分系統高舉著實用性與極簡主義的風格回歸了樸素,這還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但另一方面來說,一味的仿真似乎也沒有一個盡頭,因為我們移動設備裡頭裝滿的虛擬數據畢竟和現實差異不小,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現實裡的書本永遠也不可能通過進度條來快速檢索。交互界面的未來,返璞歸真似乎是個挺現實的選擇。但隨著更多交互技術被研發出來,把交互界面做得與現實世界真假難辨似乎也指日可待。在未來,如何在保證交互界面實用性的前提下恰當好處地融入擬真效果將會是交互界面設計師需要面對的一大問題。
文章來源:愛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