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盛學電腦網

 萬盛學電腦網 >> 圖文處理 >> 平面設計理論 >> 標志形式美感設計技巧

標志形式美感設計技巧

  因為每個標志最終都要調整形式美感,所以我將標志形式美感的把握放到第一篇。

  對於一個標志,如果我們已經決定采用哪些視覺符號表達,並且組織出了標志符號的結構,那剩下的就是調整並凸顯出這些標志符號的形式(張力)美感。形式(張力)美感,包括很多方面,形狀的、色彩的、質感的、體積的、空間的、運動的等等。我們這篇主要講的是基本的形狀上的形式張力的把握。其他的方面的形式張力問題,在後面的文章裡會講到。

  形式就是張力的組合形式。形式美,就是張力的組合方式給人的心理滿足感,這點在色彩搭配裡比較好理解,每種色彩組合都會形成一種特定的"調子",每種調子都會給我們一種明確的感覺。在很多色彩書裡,都有介紹,9種至16種調子,23種大感覺,126種小感覺等等,每種感覺都給出了色彩組合的例子,這裡的每種調子(色彩感覺)都由不同明度、色相、及飽和度的色彩按面積比例組合而成。比如"優雅"的色彩調子,翻開色彩搭配的書,就能在這個詞語下找到很多色彩搭配的例子,而且每個感覺詞語,都不只一種例子。

  這就是色彩的形式美。色彩形式之所以會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是因為每種色彩給人的色彩張力不同,這些張力按照不同的方式組合在一起,就能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刺激。我們的視覺(眼睛)感受到的是色彩的"張力",張力的組合就是"形式"。每種感覺都對於一種形式(張力組合),所以我們才能通過色彩形式刺激觀眾,讓觀眾產生特定的感受。在色彩中,張力主要表現在色彩的冷暖--來自人的膚覺經驗,色彩的遠近、色彩的擴展及收縮--來自人的視覺經驗。這些色彩張力組合的不同形式,就對應了了人的感受形式。

  同樣在形狀裡,形狀形態的張力也是以不同形式組合的,他們同樣對應人的感受形式。只不過,形狀不像色彩那樣可以自成一個體系,編成手冊來查閱,主要是因為二維空間的形狀張力組合實在太多,不易編輯管理。《論點線面》裡給出一些分析形狀張力的方法,但是也沒有像色彩系統一樣的整理成冊。

  標志設計的關鍵就是調整圖形形狀形態,如何將圖形的形式美感充分的表現出來,就是一個對形式美感認識及把握能力逐步加深的過程。

  很多時候,調整到最後,總覺得這個圖形不漂亮,怎麼就是沒別人的圖形來的有張力,問題出在哪?下一步該怎麼調?有的時候,標志圖形方案,拿給客戶看,還沒問什麼想法,什麼意思,就被否決了。哎,不漂亮的方案,再有想法,也難賣出去,客戶可能連詢問的意願都沒了。

  圖形的形狀形態的 美感,還是有規律可循的,因為標志圖形本身的簡潔化,對於形式美感法則的應用也是最極致的,也比較好分析。在前面《如何鑒賞標志》的文章裡,我也講到了形式美的鑒賞問題,現在歸納成基本的三點,方便掌握,1)形式美感來自"度"的權衡與把握 2)掌握對稱均衡的美 3)掌握節奏與韻律的美

  1)形式美是對"度"的權衡與把握

  度:變化與統一的結合體

  變化統一是總的法則,這也是所有藝術設計形式遵循的法則。繪畫如此,設計如此,音樂創作、文學等藝術形式也都體現了這一特點。

  為了便於把握,我把形式美,比喻成溫度計,美就是人們對於每個度的感知。如圖:

標志形式美感設計技巧 三聯教程

  沒有統一,就會雜亂無章,達不到純熟的境界。沒有變化就沒有創新和發展;一個看起來舒服的、好看的、並且耐看的圖形,一般都是變化與統一感的結合。

  這來自於人類認知世界的方式,未知的無規律的事物,總帶給我們恐懼,心跳,慌亂,興奮,而一旦我們對事物分析,掌握其規律,分類安放到合適的位置,我們就會覺得穩定,可控,不再害怕,因為一切開始變得"統一"了。 統一就是我們掌握了其中規律。 但是過於統一就會使人覺得單板,無趣,絕望,所以需要那些未知和變化來調和,使人類覺得還有未知的希望,我們生存在認知的過程之中,這個現存的過程一定包含已知、規律、統一的過去,和未知、變化、希望的將來,這就是度,缺失任何一個人類都會失衡。我們需要不斷的調節,統一就要變化來調節,變化需要統一來穩定。度!

  這個對世界的認知過程也是我們觀看圖形的心理過程。如果圖形的規律越快速的被識別出來,圖形給人的統一感就越強,統一感給人的心理感受就是穩定,秩序,可控的,統一到極致就是冰冷的死寂,毫無生息。如果圖形過於變化,沒有可以很快感知的規律,那我們的心理就凌亂,無著落,心跳,變化到極致就是慌張甚至瘋掉。我們中國繪畫藝術喜歡說寫意、似像非像,就是在尋求圖形中度的權衡,耐人尋味的"韻味"就來自這裡。它符合人的認知(觀看)習慣,是百萬年來人類在認知世界發展規律的過程中養成的習慣。

  我們可以設想上圖中的 每個"度"就是一個標志圖形。這個"度"(圖形)一定包含兩個方面,統一的方面,與變化的方面。可能每個圖形裡統一與變化占的比例不同,有的趨向統一,有的趨向變化,至於偏向哪邊,這完全來自於你的標志需要。每個度數上都存在欣賞的美感,統一有統一的美,變化有變化的美,設計裡只講求,需要及合適,如果你的標志需要動態的美,那就往右調整,需要靜態的美就往左。往哪個方向調整,完全來自你的需要。

  什麼是統一的方面?就是指圖形裡的完整的,規律的形態,是那些能夠識別出來的信息,這個信息可以是一個概念(比如一個字一個詞),也可以是圖形結構(比如對稱、發散、漸變)。

  什麼是變化的方面?就是圖形裡隨意的,打破了整體的,不容易看出規律的形態。比如看似隨機凌亂的線條,局部無規律的形狀,塑造韻律感的無規則變化,潑墨的飛白等等。

  比如下面的標志裡:

  統一就是我們能很快識別出的蘋果這個圖形概念,變化就是在整體之上的 "咬一口""雜亂點化""不穩定的火焰化""W的立體化""凌亂的城市剪影",這些變化不僅調節了圖形視覺上的度。更為重要的是他們調節的圖形意義上的理解,也就是圖形心理認知上的度。一個蘋果咬一口,視覺上有亮點,意味上也引起了人們的無限猜想。所以圖形的度(形式美感)也不能和信息傳達失去聯系,在圖形裡我們往往會先分析,哪個信息的符號圖形是主體圖形(塑造統一感使用),哪個信息的符號圖形是附屬圖形(塑造變化感使用)。

  列舉上面的三種類型的標志,我只是想指出,我們在認知一個圖形時,圖形的統一感並不一定來自一個具象的概念,在具象圖形的標志裡,統一感的識別來自具象事物,字母圖形裡,來自字母,抽象圖形裡,來自結構規律,比如在上面的第三幅圖例裡,兩個圓形雖然線條凌亂,但是外框統一明確,後面的正方形,雖然版塊多,但是色彩規律還是很容易把握。最後的9個方塊,初看毫無章法,等細看出裡面有風車狀的負形時,也就把握住了統一感。

  變化可以,但是基本都有統一為前提,因為,統一是我們識別圖形信息的前提,我們要理解標志"是什麼"(標志傳達的信息),就需要先把握住圖形的統一規律。這個規律可以是具象事物形態,具象文字結構、抽象結構,色彩規律等等。

  所以,我們調整圖形的形式感時,就要先看看自己的圖形,是不是有可識別的統一,和打破規律的變化,這個統一容易不容易識別,你需要它容易識別到什麼程度,一個極致說明問題的圖形就是太極圖:

  每當我要調整圖形的形式感時,腦海裡就浮現出這個太極圖形,提醒我,我的圖形是否有統一,是否有變化,是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否呼應,是否有生生不息的視覺心理動態和延展性。這是一個耐看耐尋味圖形的基本條件。

  補充摘錄一些調整統一與變化的方法:

  形式美的調整就是在兩極之間的權衡,方法就是對比與調和

  對於度的把握與調整,我們常用 "對比和調和" 這兩種方法來進行調整,從而達到我們想要的變化與統一。

  對比和調和是變化統一的調整手法。統一的環境一旦變化,勢必形成對比,要使諸多不同的形式統一以來,勢必要采取調和的手法。

  通常我們處理畫面有兩種狀態。一是大對比,小調和,即總體是對比的格局,局部調和;或是大調和,小對比,總體上調和,局部存在對比。

  調和的手法----為了達到統一

  在平面設計中要取得和諧統一的效果,必須要處理好形象特征的調和;色彩的調和;方向的調和。

  形象的特征的調和可分為三類:

  1、具有同質的形象

  2、具有類似要素的形象

  3、具有異質要素的形象(異質形象因其形成要素的不同而產生強烈的對比,所以在組合、構成時,容易陷入瑣碎、雜亂,難以統一從而不易調和。)

  要解決這一問題可以用一下幾種方法:<

copyright © 萬盛學電腦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