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盛學電腦網

 萬盛學電腦網 >> 網頁制作 >> 交互設計 >> 高效交互設計中的用戶需求

高效交互設計中的用戶需求

  本文作者@雅秋168 Alan Cooper(Visual Basic之父,交互設計之父)“以目標為導向的設計(Goal Directed Design)”認為:產品的設計是為了幫助用戶實現目標,在實現的過程中,不得不要用戶去完成一系列任務。

  就好比用戶的目標是回老家,他可以坐牛車倒馬車換公車再擠火車…最後晃蕩到家。也可以打個飛的,風一般的回家吃著熱飯熱茶。雖然目標相同,但是執行的任務卻不相同。

  一直以來,我堅信交互設計更好的幫助用戶實現目標就要:認清目標,任務越簡單越快捷越好。那麼評判交互設計的首要標准就該是高效。

  直到某天聽到同樣是Cooper設計公司一位資深交互設計專家Kim分享的一個有趣的故事:

  他們在設計一款圖書館說明交互界面時候,一開始交互設計十分整潔和高效,但是得到的反饋卻是:是的,很好用,但是有些無聊。之後,引入了一些低效率的東西,只是為了更有趣。但這一改動讓人們更願意使用它。

  所以,她說,效率並不是唯一的考量標准。

  這就變得很有趣,那麼判斷交互的首要標准究竟是什麼呢?似乎這個問題也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同類型的產品,信息架構上需要考慮產品特色。

  比如某些游戲的架構,經常就是主線、支線1、支線2…就像人生不都是走直線,作為仙劍一的腦殘粉劇情裡的選擇不同,會有不同結果,這反而增加了游戲的有趣性、探索性。

高效交互設計中的用戶需求 三聯

  某些游戲的信息架構

  再來看社區類SNS的信息架構特色,先引個tony講個小故事:

  “小區A是地下停車場,很多業主停完車直接坐電梯回自己的房子裡了。

  小區B是地上停車場,業主必須要穿過小區的花園,步行500米才能到單元樓下。

  結果就是,小區B的社區氛圍,鄰裡關系要相對親密一些。”

  在互聯網獲取信息的領域裡,大家都在想,可以如何“高效便利”,但有時候,看似無序的低效,也很可能可以讓用戶“偶遇”、“邂逅”到驚喜。

  先來看下Facebook和Qzone的架構對比:

  對於某個應用,以日志為例:facebook日志首頁顯示所有好友日志動態。

  而Qzone的日志首頁則只顯示我的日志列表。具體頁面展示如下:

  之後,為了方便看到好友們的最新日志動態,Qzone改版在二級菜單增加了“好友日志”,相對不易發現且需要用戶再點擊一下。

  Facebook和Qzone這點區別可以看出,Qzone的優勢是架構讓用戶容易理解,點日志就是進入“我的日志”;Facebook更強調好友間的互動:日志默認首頁顯示動態,而進入“我的日志”則需要再次點擊。如果從SNS的本質來說,比起快速找到自己的日志列表的高效,無疑會錯過很多有趣的風景。

  先不判斷豆瓣改版如何,社區首頁從友鄰廣播動態發展到現在推送各種內容,可以猜測是想擴大通過感興趣的內容增進陌生人交友。

  這樣看來越是沉浸式的產品架構上更需要考慮一些更重要的因素,比如:社交、互動、他人信息展示。

  細化到頁面來說,用戶面對不同頁面要求也有所不同。

  web上的三類頁面:

  (1)導航頁面

  幫助用戶確定在哪裡找到他們想要的東西,並提供訪問途徑;

  google的搜索結果頁和flickr的相冊頁都屬於導航頁面

  導航頁面的存在就是為了把你帶到另一個地方。所以設計導航頁面時要保證用戶易於離開。

  (2)消費頁面

  允許用戶消費內容;

  新聞、博客、視頻、說明等等都屬於人們找尋得到的內容:他們可以讀文章、看視頻、查看照片。設計消費頁面便是盡可能讓用戶沉浸其中。

  (3)交互頁面

  允許用戶輸入和管理數據。

  交互頁面指人們編輯、刪除、鍵入、拖動、插入信息的地方。有時候很簡單,像是百度google首頁只有一個輸入框,有事很復雜,比如google日歷或者doc,它強調的是讓頁面易於使用。

  對於消費頁面來說,更沉浸的氛圍和更多的內容選擇比高效更吸引用戶。而導航頁面迅速捕捉信息,高效地找到想要的更為關鍵。交互頁面根據復雜程度,即便有時是沉浸式的,仍需要盡可能讓每一步操作做到高效。

  “交互設計是一種使產品易用,有效地把人使用產品的過程變得愉悅的技術”。有時高效帶來一些愉悅,有時候獲得更多信息是一種愉悅,有時候加入一些純粹的有趣的功能~這一切取決於產品和頁面性質,更重要的是用戶要做什麼,如果沒有他還有哪些選擇。

  高效絕對是交互設計考量的重要標准之一。因此,我的博客(消費頁面),無趣又不能讓您在馬桶上看完,仍是我的錯:)

  (Warlial 供雷鋒網專稿,轉載請注明來自雷鋒網及作者)

copyright © 萬盛學電腦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