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ipad 的使用,Nielsen Norman Group (一個用戶體驗研究公司)采訪了許多用戶,弄了一個93頁的報告(免費下載) 。而後,公司的分析師 Nielson 針對此份報告寫了一篇文章,在針對文的評論中,有人認為可以激進的推進新界面,這正是 Nielsen Norman Group 公司所反對的。於是,公司的兩位分析師 Don Norman 和 Jacob Nielson 再次撰文,論述這個問題。
對於新的自然用戶界面的出現,不應該保守的批評,但是由此帶來的一些問題需要注意,漸進的改革才是正道。比如手勢操作,雖然帶來了簡潔的界面和有趣 的操作,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設計者經常忽略了一些可用性的問題,導致用戶體驗受損。如果手勢不易被發現,便不會為人所用,甚至造成操作障礙。而且目前手 勢操作沒有統一的標准,也造成了用戶的困惑。
下面的文章,是 ignorethecode 網站(《手勢操作:命令行界面的復辟》一文就是來自這個網站)對 Norman Group 兩位設計師文章的一個引用和評論(原文鏈接 ,可能由於內部服務器的問題,這個鏈接打不開。)
廢話少敘,正文如下:
關於手勢操作,Don Norman 和 Jakob Nielson 寫到:
Nielson 寫了一篇關於《ipad 可用性的研究》的文章,此文引發了一些評論,有些評論者說,在一個新的平台上試驗一下激進的新界面技術是合理的。我們同意這種說法。但是這種試驗應該在實 驗室裡進行。畢竟,許多新的主意會失敗,他們離以前的好經驗越遠,失敗的可能性就越大。有時候,某個激進的想法會變成一個精彩的突破。那樣的話,設計可以 上市。但需要注意,任何激進的突破在任何原則中都是很少見的。大多數的進步是通過持續的,小的附加改進實現的。大膽的探索應該在公司內部,或在大學實驗室 裡面進行,而不應該在消費者身上進行,除非那些參與用戶體驗試驗的消費者們證明其可行性。
他們接著指出,許多“現代”用戶界面違反了一些廣為人知,已被驗證的交互設計原則,其中包括可見性、可發現性、提供恢復以及可靠性。
在結束這篇文字時,他們寫到:
新的設備用起來很有意思:手勢相對於無趣的觸摸和點擊來說,給用戶帶來了的動態感。但是,缺乏一致性,操作的不易發覺,加上極易觸發的不可恢復的操 作,使得整個系統的可用性遭到損害。 我們迫切的需要回到基本原則,為這些系統開發可用性指南,這份指南應該基於交互設計的堅實原則,而不是某個公司在人機交互指導中的奇思,或者一些開發者的 妙想。
基於手勢操作的自然用戶界面可以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它將使得電腦為更多的人所接受,人與設備的交互也會更加有趣,更有滿足感。但是,它也可能難用的 使人厭倦和惱怒。簡單轉向自然用戶界面並不會提升一個設備;界面必須可用。增加一堆手勢不會使用戶界面有趣或可用;它不應該是對已確認原則的替代,(我們 仍然需要)做可用性試驗去發現那些方面可行,對於不可行的地方進行更改。
簡單的宣稱你的用戶界面“有趣”和“自然”並不能證明你的界面可用,當你的用戶使用軟件時,對於如何操作茫然無措,並不是什麼好玩的事情。
1.Android 許多重要的功能是不可見的,除非你長按界面上的某東西,我經常對此感到懊惱。
2.他們提到了“隱藏手勢”和取消可見菜單。很明顯的,在可視菜單上,WebOS 比其它系統做的好。Android 和 iPhone 在這方面都做錯了。iPhone 沒有菜單, Android 用一個硬件按鈕來觸發菜單,這意味者你永遠不知道程序在什麼情況下會有菜單。硬件按鈕始終在那裡,無論程序是否需要它。
3.在使用一個 iPhone 應用記錄我的購物清單的時候,我發現每次去購物我都會少賣幾件東西。最終,我發現,在向購物車裡放物品的時候,我經常無意的劃過 iPhone 的屏幕,隨機的把清單上的東西移除了。這個觸摸刪除功能是可以關掉的,但是作為默認操作,這個程序會表現的不可靠,在用戶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出現錯誤,而 且對於用戶來說,這個後果不易發現,更無法恢復。
@ jimmerlin 譯,轉載請注明 ifanr.com 譯文鏈接
如果大家對手勢操作感興趣的話,除了TED以前的一個關於Six Sense視頻可 以參考以外,最新的一個令人激動的演講來自John Underkoffler,此人是《少數派報告》中人機交互界面的設計者,在TED演講中,他演示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一種被稱為g-speak Spatial Operating Environment的交互界面,這是否就是電腦UI的未來呢?真的5年後,我們就能如科幻電影中展示的一樣來操作電腦嗎?這裡是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