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多番考察同行同類型項目,多有項目場景營造豐富,展品收藏繁多,藝術性很高,但空間節奏綿綿冗長,陳設雜亂無章,導視混亂交叉,游客暈頭轉向。建造我們自己的博物館,則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浏覽好的空間猶如讀一本好書。動線清晰明了,陳設疏密有致。場景跌宕起伏,大觀渾然一體。我們營造的空間雖有古色古香的場景,但堅持與時俱進的態度,用【前沿的空間傳達手法】來設計構思。歷史是歷史,有她的時間之美。當代是當代,有她技術之美。因空間中使用功能和場景內容各有不同,所以設計構思和表達手法各有側重。
南派工藝區——用前沿的空間傳達手法設計構思,營造古色古香的空間場景
完整的劇本
游客走完整個博物館需要兩個小時,如果博物館路線不清晰、引導不明確,很容易轉暈。就像一個導演,如果你沒有一個好劇本,別人看完電影會很混亂。設計師之前參觀過一些展廳,這些展廳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就好像看一本書,當你看完,頭腦中並不會有一個清晰的目錄,對它有幾章幾節並不清楚。所以在後來的設計中,空間印象的設計師們引以為戒,“我們做的這個展廳設計,希望游客看完之後腦子裡有一個目錄,有很清晰的記憶點。他既要有記憶點,也有一個線索,這是必須從規劃上要達到的。”
游客的記憶點是什麼呢?進門是一個嶺南標志性的門樓,之後有一個前店後坊的形象,還有諸多細節,比如說清明上河圖微雕。二樓是導覽廳,有一個通道,裡面能看到鎮館之寶,就是我們目前能找到,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制作醬油的器具,能夠讓游客對醬油歷史有所了解。之後游客會進入體驗通道,這個通道是一顆大大的黃豆。三樓是博物館的主展廳,分為4個部分,首先是歷史區,然後是工藝區、南派工藝區,最後是企業展廳部分。看完第四個企業展廳之後,就參觀生產線,然後再下去體驗區,最後還有一個購物環節,手信坊,再回到一樓,整個過程結束。
廚邦醬油博物館正門——世界上最大的醬油瓶,入口的騎樓造型
廚邦醬油博物館一樓——仿清末民初,醬園前店後坊的生產銷售模式
廚邦醬油博物館二樓——游客穿過黃豆一樣的體驗通道,可見黃豆的生物結構
廚邦醬油博物館三樓歷史區
廚邦醬油博物館三樓工藝區
廚邦醬油博物館三樓南派工藝區
廚邦醬油博物館三樓企業展廳
唯一的動線
整個博物館的線路具有唯一性,不會讓人走亂。有一些博物館路線設置有問題,你很容易錯過一些內容。博物館內部也設置有快速通道,但快速通道接口放在路線節點上,就算你走得再怎麼快,也會回到這個節點上。如果你按照正常的導視線路去走的話,它的線路是唯一性的,你就不會走丟、不會走亂;當然你走快速通道的時候,也會知道少走了哪些部分。比如我畫一個圓,中間一根直線,從直線過來,我就知道少走了哪半個圓。博物館的線路設置,是有主有次的,有唯一性的。
廚邦醬油博物館三樓人流動線示意圖
博物館當然必須設置消防通道,設計師通過巧妙的構建,使用設計手法造成心理暗示,來確保游覽路線的唯一性。比如你前面有兩條路,有游覽路線,也有消防通道,後者相對較窄,一般人肯定會選擇更寬的通道走,不會走錯。
廚邦醬油博物館三樓快速通道
完美的互動
本次設計內容可以簡單的描述為模擬場景+多媒體+互動體驗的立體紀錄片,設計原稿采用了很多現代的互動手段,考慮到成本,保留了其中較為實用的部分。
二樓體驗通道是一顆黃豆,有完整的黃豆的內部脈絡,以及胚芽的肌理,人在黃豆裡面穿行。體驗通道裡有麥穗、豆莢和踩黃豆的多媒體體驗,最後還有影院,對整個展廳作一個整體的介紹。三樓主展廳內設體驗區,為了調動游客的參與性,設置了很多動手環節,比如水果蘸醬油、雞蛋、豆腐蘸醬油,試吃醬油冰激淋的環節,還可以自己動手制作醬油,然後貼上標簽帶回家。整個博物館都在強調黃豆這個元素,通過強調這個元素來傳達廚邦醬油綠色天然的生產理念。設計師在體驗區還設置了一個這樣的環節,演示一顆豆子是如何變成醬油的過程,通過視頻和動畫來展現。體驗通道還裡有麥穗、豆莢,加入綠色元素,從心理上暗示游客廚邦醬油純天然。通過視頻、互動手段的反復強化,設計師賦予展廳一種價值,超出了甲方的要求。
廚邦醬油博物館二樓體驗區
廚邦醬油博物館二樓手信坊
廚邦醬油博物館二樓專題區,利用圖片和多媒體技術,增加空間的可讀性,加強與游客的互動
燈光設置
展廳對於燈光設置的要求比較高,因為博物館展廳的氣氛主要依靠燈光來營造。廚邦醬油博物館有很多場景,用於還原古代作坊場景,如果燈光過亮,空間氛圍的營造會有所欠缺,缺乏層次感,顯得平面。
廚邦醬油博物館三樓,多處場景還原古代作坊作業情景,用燈光營造空間氣氛,利用光的明與暗制造真實感和層次感
廚邦醬油博物館盥洗室
更多關於廚邦醬油博物館的精彩創作故事,請百度——
展示展覽空間設計 廚邦醬油博物館
向南派致敬——空間印象X中山廚邦醬油博物館
建築即傳播——設計師眼中的廚邦博物館
唯一的線索——廚邦醬油博物館參觀路線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