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初學設計或熱愛設計的朋友,經常被出血線這一問題困惑。在這一篇教程中,我將為大家詳細的講解出血線的有關知識。
1. 何為出血線和出血范圍
要真正理解出血線和出血范圍,那麼首先要了解印刷物的印刷裝訂工藝流程。印刷物由紙張變為裝訂精美的圖冊,中間經過了一系列復雜的工藝操作。
下面我簡單的為大家描述一下整個印刷裝訂過程。首先是設計師對印刷物版面的設計與編排。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講的排版工作。編排完畢後,會將電子文件出成膠片。然後上印刷機印刷,印刷時是在整開紙張上印刷的,所以要對印刷內容進行拼版。拼版工藝有很多要求,在此不多作介紹。當內容印刷到紙張上後,就要折疊裝訂成冊了,最後用裁紙刀切成標准的開本尺寸。這時候可以說印刷物就完成了。這只是個簡略的描述,其實中間每個環節都有很多的工藝要求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再閱讀其他資料學習。
生活中我們所接觸到的印刷物都是采用這個流程。
結合整個印刷裝訂流程,來看我們這篇教程的中心內容,什麼是出血線?
我們知道,最後印刷物要通過裁切刀,裁切成標准的尺寸。但是,裁切時會有誤差,不會完全與印刷物的邊界對齊。出血線的作用,是標注出安全的范圍,使裁紙刀不會裁切到不應該裁切的內容。
通過下圖可以看出出血線與裁切刀的關系。當裁切刀沿成品尺寸裁切時,由於裁切刀裁切時的精度問題,沒有出血的圖片很可能留下飛白,造成印刷的失敗。
2. 設置出血線的方法
隨著人們對審美要求的提高,印刷物的內容在設計上變得豐富多彩、精美華麗。但是無論內容如何,我們可以將印刷物的內容分為兩類,一類是到達印刷物邊界的圖案內容,另一類是不到達邊界的內容。因為是否到達邊界,即意味著圖案是否要被裁切。
首先我們來看看第一類,到達印刷物邊界的圖案內容,如何設置出血線。下面以一幅賀卡作品為例,賀卡表面印滿了紋理。下圖是賀卡成品效果。
我們知道,由於誤差的原因裁切刀不可能和印刷物邊界完全重合,如果底紋只做到了邊界位置,切刀要是向外誤差了2毫米,那麼在印刷物成品的外側就會產生一條白邊,如下圖。
根據這個情況,一般印刷物排版時,會在邊界外側設置一條出血線,底紋要到達這條出血線,才能確保裁切時候不出現誤差導致的白邊。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第二類,不到達邊界的圖案內容。印刷物中有些內容是絕對不允許被裁切的。因為被裁切了會影響美觀或信息的完整性。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幅作品,一幅樓書的宣傳頁。下圖是完成效果。
在排版畫面時,如果右側文字過於接近印刷物邊界,在最後裁切時,如果切刀向內誤差了2毫米,那麼文字圖案有可能被裁掉。這樣就會影響畫面的美觀性。
遇到上述情況時,可以從印刷物的邊緣向內設置一條出血線。如果不想被切刀裁切,就把圖案內容擺放到內部出血線范圍以內。這樣即便切刀向內產生了誤差,也不會切到不應裁切的內容。
通過上述內容,現在我們明白了為什麼在排版時,要從印刷物邊界,向內和向外分別設置一條出血線了。
3. 出血線的設置規范
出血線在設置時有一定的規范要求,下面我們來講一下具體的設置方法。
通過前面講的我們知道了,要從印刷物邊界向內或向外各設置一條出血線。下圖中,兩條出血線之間的區域就是出血范圍,在印刷物尺寸線外設置的線為外出血線,在其內設置的線為內出血線。
一般,出血線與印刷物尺寸線之間設置為3毫米。
但應注意的是,出血線與印刷物尺寸線之間並一定都是3毫米,也可以留出來5毫米,這由紙張的厚度和具體的要求而決定的。留出血線不僅可以使畫面更加美觀,而且便於印刷,所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通過這一篇教程的學習,我們學習了出血線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對大家學習出血線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