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尋找那些能夠幫助他們快速提升設計能力的方法,但你是否想過,自己身上的哪些方面會對你的設計產生影響呢?是使用工具的技巧,對設計的理解和態度,還是你的生活習慣呢?我想說所有這些都是決定你的設計是否優秀的因素,而在這之中,對設計本身的理解尤為重要。在這篇文章裡,我嘗試著通過那些經典的設計原則和設計領域內的一些最佳實踐,來啟發你對設計的重新認識。
什麼是設計,什麼又才是優秀的設計
設計正在被不斷地細分並滲透到各行各業,我所知道的設計師分類就包括:工業設計、圖形設計、UI設計、UX設計等等。那麼到底什麼是設計,我們又為什麼要設計呢?其實所有類別的設計,它們的最終目的都是相似的,那就是去解決一個特定的問題。設計應源於對問題本身的思考,並做出能夠解決問題的相應設計。切忌為了設計而設計,在你動手畫草圖或原型前,嘗試問問自己對要解決的問題是否已經清楚了,你又打算用什麼方式去解決它呢?
什麼又才是優秀的設計呢?這是一個更難回答的問題,可以說它既有標准又沒有標准。我所見到的那些優秀設計絕不是那些包含了高超設計技巧的作品, 它們的優秀之處反而在於設計本身的成熟度上。想一想,就在幾年之前,我們手機上還充滿了那些擬物化的圖標,而今天無論是蘋果還是安卓,都在使用更簡單、清晰、扁平的圖標。雖然說是蘋果引領了這樣一個設計風格的改變,但這恰恰是設計成熟度提高的一種表現。
盡可能少的設計
說到設計的成熟度,還不得不提Dieter Ram,他是德國著名的工業設計師,為德國家電制造商博朗設計出很多非常優秀的產品,而他的很多設計更是被蘋果拿來模仿。
Dieter Ram所提出的 10條優秀設計原則 更是被推崇為設計領域的黃金法則。作為一代設計巨匠,他的成就如此傑出,而他所倡導的這些設計原則,即使在30年後的今天,仍然能在設計界產生強烈地共鳴。
在這10條設計原則中的最後一條“優秀的設計是盡可能少設計”更是發人深省。我經常看到一些設計初學者們的設計作品就像是很多設計元素堆砌而成的,整個設計作品違反了上面這些設計原則中的一條,甚至幾條,最終成為一個失敗的設計。不妨在你做設計的過程中,不斷地對照Dieter Ram的這10條設計原則,去思考和修正自己的設計,另外你也需要牢牢記住:少即是多的道理。
“這樣就好”與REDESIGN
我曾讀過幾本日本知名設計師的書,比如《設計中的設計》,《設計的覺醒》,《為什麼設計》等等,深深體會到日本這幾代設計師通過對日本的文化、環境、人文等各方面因素進行全面觀察,以及對設計做出深刻反思後,得到的那些適合現代日本、亞洲甚至整個世界的優秀設計思想。其中原研哉(日本平面造型設計大師)在很多場合都提到了“這樣就好”的設計理念——去掉不必要的修飾,更加注重產品的功能、內容以及給人帶去的感受。他將這一理念體現在了他所主導的時尚生活品牌“無印良品”的產品設計之中,受到了年輕一代極大的歡迎。
年輕的設計初學者們也應仔細體會“這樣就好”的設計理念,並通過不斷地實踐去達到它。而一個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REDESIGN——重新設計(無印良品的很多產品都是通過不斷進行REDESIGN進化而來的,為此他們還專門舉辦了以REDESIGN為主題的展覽與設計比賽)。通過對原有(舊的)設計進行REDESIGN是一個產生設計變革的有效方式。
對於UI設計來說,我同樣能在Dribbble上看到很多REDESIGN的作品(大多是針對那些知名網站或APP的),REDISGN對於那些沒有明確設計目標的初學者來說是一種非常好的實踐方式,你不僅能通過它提升自己的設計能力,而且在提交你的作品之後,還能獲得很多其他設計師的點評和建議,從中你能了解自己設計中的問題,並快速獲得提高。
另外我還想強調的一點是,REDESIGN不應僅僅針對設計本身(比如:換一個顏色,加一些動效 等等),而更應從產品的功能、環境的匹配度、給使用者的感受等更深層次的方面去做出的思考。REDESIGN其實是一種深入反思的過程,相信當你能夠將所有這些問題都想清楚時,也就已經完成了設計的一大半工作了。
遵從設計的最佳實踐
我沒有上過任何設計學校,使用PS等工具的水平更是糟糕,但這並不妨礙我做出一個還算不錯的設計,因為我會在設計中盡可能地參照那些設計的最佳實踐。在你的能力還沒達到打破那些設計准則去進行創新並形成自己鮮明的風格之前,不妨也像我一樣遵守那些設計的最佳實踐,因為它們往往是有效的。
神奇的數字3
你可能已經發現了,在你所看到的許多事物都包含一個神奇的數字3,比如大量使用3種顏色配色的網站,斯蒂夫喬布斯在介紹Apple產品時最多描述產品的3個主要特性(比如 iPhone)。其實,這背後是有原因的:人的大腦一次同時最容易記住3件事情。就像我們記電話號碼時,總是將它分為3個數字一組進行記憶。另外3所構成的形狀也最穩定,最容易讓人產生美感,因此在你對一些設計中的數字無法確定時,就使用3這個數吧。
使用網格來確立秩序
人們在浏覽或閱讀一個頁面時,都會下意識地去尋找它的規律,以便更好地識別內容。優秀的設計往往能夠幫助人們建立這種秩序,方便人們獲取想要的內容,而那些不佳的設計則往往會加重人們閱讀的負擔,最終讓你的用戶早早地離你而去。
使用網格進行設計是建立秩序的最有效途徑。設計初學者們都可以從使用網格開始,因為它能幫助你做出統一且和諧的設計來。下面是我讀過的一本不錯的關於網格應用的小冊子《秩序之美》,是由網格的發明者紐約時報網站的資深設計師Knoi Vinh編寫的,對於學習和使用網格進行設計非常有幫助。
用肉眼來判斷平衡
平衡是另一個非常重要的設計原則,對於相同的設計元素,我們很容易使用對稱的方法來處理平衡。但是對於那些形狀、大小、顏色都有差異的元素,我們又應該如何處理這種平衡呢?很多人會使用標尺來確保元素間的大小和位置一致,但你還必須用你的肉眼去驗證並進行必要的調整。因為平衡不僅取決於物體的大小,更與它們的形狀、顏色、背景等因素有關,相信自己的眼睛和感覺去調整你的設計,使它最終達到整體的平衡。
應用黃金比例
使用網格可以幫助我們將元素對齊,但我們又應該如何確認布局中欄位劃分的比例,或者在我們確認了一些設計元素的寬度之後如何去決定它們的高度呢?這時,我們往往可以用到黃金比例——1.618。
如果你使用的是960Grid這種960px寬的網格系統,而你希望分出兩欄布局時,就可以使用960/1.618=593,,593px的位置就是黃金分割點。這樣兩欄的網頁布局,左邊欄寬度設為593px,右邊欄寬度設為367px(960-593)就可以了。同樣當你確定了一張圖片的寬度為600px時,采用黃金比例,它的高度就可以設為370px左右。
當然黃金分割比例只是在設計上的一個指導,如果你可以打破這個規則又能保證整個設計自然平衡也是可以的,作為一個通常的規則,經常把黃金比例用5:3來代替,雖然不是非常精確,但是卻能更直觀和方便地在設計中使用。
恰到好處的強調與對比
通過強調可以引導用戶去使用產品的某些功能,比如:用戶注冊按鈕、產品的購買按鈕 等等。但初學者往往會在運用強調這種方法時,出現一些常見的問題:
在同一個頁面中過多地運用強調
不分主次的強調
過度使用顏色強調
過多的強調等於沒有強調,而且還會造成頁面的混亂。而不分主次的強調則會給使用者帶來疑惑。最後一點“過度使用顏色強調”是很多設計初學者最容易犯的錯誤,強調的方式有很多種:色彩、對比、形狀等等。對於一些次要的地方,比如一個文章列表中的標題,我們可以采用增加或減少灰度的方法來產生對比,這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強調方法,而且由於色度沒有差別,它往往能給人更加和諧和良好的體驗。(注意下面這個設計中,在哪些地方設計師使用了顏色)
設計的流行趨勢轉瞬即逝,而上面提到的這些設計原則卻是永恆的,希望每一位設計初學者都能從理解和運用這些設計原則和最佳實踐開始,並通過自己的不斷實踐,慢慢走向成熟。
作者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