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件作為組織界面最基礎的元素,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今天想談談這個不起眼的話題。文章從現實的控件過渡到軟件界面,再用三大輸入法的控件作為實際案例解說,全文干貨滿滿,來收!
一、現實世界的控件
“放學鈴一響,小明立刻飛奔回家,到家後一手換鞋一手開燈,隨即又躺在沙發上將風扇調至最大檔。”
開門進屋、撥動開關、調節風速……一連串動作中的門把、燈摯、旋鈕都是我們所說的控件。那控件究竟是什麼呢?從字面上解釋,控件(Widgets/Controls)就是可以通過直接操作而實現控制的物件。
如果從具體的屬性出發,控件應具備以下兩個基礎特征:
- 可接觸的
- 可改變狀態的
而友好、易用的控件還應是:
- 無害的
- 不費勁的
- 有反饋的
- 愉悅的
對應諾曼提出的三個層次:
- 可接觸的+可改變狀態的——>可用的(Usable)
- 無害的+不費勁的+有反饋的——>易用的(Useful)
- 愉悅的——>吸引的(Engaged)
可接觸與無害相互依存——當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們就被教導警惕危險的信號:有毒的、尖銳的、滾燙的……使用刀具時我們都會本能地握住刀背而非刀刃,因為圓潤無害的物體更易吸引到主動的接觸。
那所謂的三個層次又是怎麼回事呢?請看下面這三種卸妝油:
- 同樣是200ml的卸妝油,使用Muji(左)時需要將整個瓶子傾斜才能倒出(有點麻煩,但依舊是可用的);
- DHC(中)使用小泵輕輕向下擠壓即可,操作成本更低更方便(暫不考慮對擠出量的要求,相對而言更易用);
- Fancl(右)除了按壓式的抽取裝置外,還附帶一個卡住頂部的小部件——它考慮到女士攜帶卸妝油外出的場景,優雅地解決了意外溢出的問題,小小的部件讓人感到安全又貼心。
注:以上全為日本國際品牌,絕非廣告。
我們身邊還有非常多優秀的控件,比如隨處可見的汽水瓶瓶蓋:
當拿到一瓶汽水時,我們會很自然地擰動圓形的塑料瓶蓋(可接觸的+無害的);
根據過往的經驗,首次開啟需要花費更大的力氣。這種相對困難就暗示著:“這是一瓶全新的汽水,沒人喝過,可以放心飲用”(有反饋的);
為了增大摩擦力,瓶蓋外側往往印有規則的凹凸紋路(不費勁的);
順利扭開瓶蓋時,泡沫迅速上升並發出“ci——”的聲響(有反饋的+愉悅的);
最後汽水可以從瓶中倒出(可改變狀態的)。
整個開啟過程非常簡短,前後只是2-3秒的時間,卻能給飲用者帶來非常愉悅的體驗。可樂、雪碧等飲料廣告最大的共同點就是:無論劇情如何變化,“開啟瓶蓋”的鏡頭一定會有!
如果你有興趣發掘更多物理控件,但一時間又無從下手,我強烈建議你去一趟IKEA:各式各樣的控件讓人看著好興奮!
二、軟件世界的控件
人是非常聰明的動物,總能通過舉一反三的方法來降低工作成本。從輸入命令行的DOS到使用圖形界面的Windows,現實世界的控件被巧妙地運用到軟件界面中。
一開始,UI設計師借助隱喻的方法,以現實的對象和操作為藍本仿造出各種圖標和控件;慢慢地,又利用軟件獨有的特性,歸納和抽象出更為直觀和高效的控件。日常生活中的『tab標簽』用於分門別類,而軟件中的『tab標簽』除了組織內容和快速索引外,還能對界面空間進行有效的擴展。
如果按功能劃分,控件可歸為以下5類:
- 觸發操作:按鈕、滾動條、手柄…
- 數據錄入:文本框、復選框、滑塊…
- 信息展示:氣球提醒、加載器、進度條、啟動頁、工具提示…
- 容器:窗口、tab標簽頁…
- 導航:面包屑、導航條、分頁器…
其中,操作類和數據錄入類有著更豐富的交互,選取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
1. 中規中矩輸入框
我們能輕易地聯想到輸入框的原型,因為它無論外形上還是操作上都保留著現實世界的影子:
- 填補空缺信息 vs 表單中「標簽+輸入框」的組合
- 空白處可填寫,留白空間的大小視情況而定 vs 文本框可輸入信息,根據信息的類型選用不同的寬度(比如輸入年齡、網址、代碼等)
- 下筆前將筆尖挪到空位處 vs 點擊文本框,光標在起始位置閃爍
- 內容過多時溢出 vs 輸入信息超出寬度時自動縮進
軟件界面設計很奇妙的一點是工作模型不必受物理上的限制,然後輸入框還能這樣玩:
- 未填寫時:框內用顏色飽和度較低的文字/圖標提示程序期待的內容;
- 鼠標滑過時:指針變成光標,暗示可進行輸入操作;
- 鼠標聚焦時:邊框高亮;提示信息被清除;光標閃爍;
- 輸入內容:邊框持續高亮;密碼非明文顯示;實時反饋密碼安全等級、有效性;
- 輸入完成:高亮消失;輸入內容的顏色飽和度高,可快速區分未填和已填。
另外輸入框內的信息還可按需選擇不同的對齊方式;在右側安排「×」圖標用於內容的快速清除;還能根據用戶輸入的關鍵詞實時聯想……
2. 抽象好用復選框
單選按鈕和復選框都無法在真實生活中找到對應的原型。它們不是一目了然的組件,都必須經過學習;同時又非常容易學習,一旦使用過就不會忘記,是利用“習慣用法”設計的典型例子:
- 5個基本狀態:未選(可用)、選中(可用)、未選(禁用)、選中(禁用)、聚焦
- 2個方向:復選框常以多個組合出現,其排布方式有:
縱向:適用於選項內容較多或信息長度差異較大的情況;
優點:嚴格對齊,布局美觀;勾選多個時鼠標移動距離短;
缺點:占用較多空間,把表單拉長。
橫向:適用於選項數量多且內容簡短的情況;
優點是占位少,缺點是選項間距離較遠,同時需要考慮一些細節問題:
a. 如果單個選項的寬度固定,超出的信息如何展示?
b. 如果不固定,如何避免布局混亂?
- 交互:
小小的方形對指針瞄准的精確度要求較高。為了方便操作,將選框和文字綁定以擴大點擊區域,同時從視覺上給用戶提供預期:例如當鼠標滑過時,將兩者作為整體進行反饋。
另外,當用戶選擇多個時,有什麼辦法能減少點擊、快速選中多個呢?在windows中「框選」可一次性選中多個文件;在photoshop中按住鼠標左鍵不放並滑動可快速隱藏多個圖層。
3. 褒貶不一開關鍵
前面兩個控件在ui界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與它們相比,開關鍵爭議不少。
Apple Watch 交互指南中對開關的描述是:
定義:代表兩種互斥的選擇或狀態
特征:
1. 指示二元狀態
2. 通常包含標簽
適用於:讓用戶在兩個選項中選擇的其中一項,比如on/off,yes/no
我第一次接觸開關是在移動應用的界面上,有非常長的一段時間都很困惑:這究竟是狀態還是操作?
這個困惑跟手機輸入法早期的「中英文切換」有點類似:當使用全鍵盤時,我一直無法判斷將要輸入的語言。切換按鈕上“英文”的意思是:
a. “好啦,現在開始輸入英文。” 抑或 b. “想換成英文輸入法請點我!”
很多次發送信息時,快速按下多個字母後才反應過來當前是英文狀態。然後不得不逐個地刪除鍵入的內容,切換為中文再很沮喪地重新輸入一遍。後來很多廠商都對此進行了優化:
- 搜狗:切換語言時有toast提示狀態,切換按鈕改成【英 /中】的樣式,突出當前語言,弱化點擊操作後的語言;
-百度:在空格鍵處顯示當前輸入方式「百度拼音」,點擊左側的【ABC】可切換成英文,切換後按鈕文案變成【返回】;
-谷歌:舊版使用標簽頁切換中英文,新版點擊「地球」圖標可以直接切換到原生英文輸入法,取消了中英文切換按鈕。
總的來說,要指示二元狀態開關鍵是個不錯的選擇(優於單個checkbox),但使用時必須明確地區分“狀態”與“操作”,我總結了比較關鍵的兩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