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對現在風靡全球的扁平化設計給予了深刻的思考。牡丹花確實是很美,但如果世界上都剩下了牡丹花了,你又會作何感想呢?
本文源自Medium,本文發稿時原文在短短幾天時間內已經獲得了364個推薦,中文版本由天地會珠海分舵進行編譯。文章對現在風靡全球的扁平化設計給予了深刻的思考。牡丹花確實是很美,但如果世界上都剩下了牡丹花了,你又會作何感想呢?這裡讓我們從著名樂隊別安的《光輝歲月》的一句歌詞開始:“缤紛色彩閃出的美麗,只因它沒有,分開每種色彩……”
扁平化的盛行
偉大的UI設計扁平化盛行的2013-2014年間,設計師們將無數的像素都揮灑在扁平UI上面。
這段時間是可視化設計界的偉大轉變時期:始於當時微軟的充滿現代主義感的咄咄逼人的Metro風格,風靡於iOS7的發布並令扁平化競爭進入白熱化狀態,而說到將扁平化最大化最全面進行實現的,可能就要數谷歌的Material Design設計語言的推出了。
扁平化設計不但將擬物化設計置之死地,且在其墳墓上盡情地跳舞,並抹掉其墓碑所留下的所有斜邊,陰影和冷酷的碑文的痕跡(編者按:這三者正是擬物化設計的特性)。
這就是設計技術很自然的前進步伐 - 發展,改變,然後流行起來,這些都是無可避免的。也許太陽今後也會為這些美妙的設計而變色。妄自臆度未來設計潮流究竟會變成什麼具體的樣子其實是個不切實際的游戲,但去看看我們現在所處的情況並推測未來潮流發展的方向倒是個很有意義的事情。
當今可視化設計狀況調查
以下列出了我們當今在軟件中常用到的可視化設計的狀況:
1 深受iOS和Material Design的嚴重影響,可視化設計師們常常會跟著它們的屁股轉。
2 使用扁平的有著最小限度的陰影的方形,裡面常常放著一幅大圖或者視頻作為背景並使用大標題的文字。
3 內容之間包含著大量的負空間(negative space),而網格化的布局又讓其具有很低的信息密度,關注於粗體且明朗的字體。
4 去邊界化,塊與塊之間的邊緣從淺白色逐漸往生氣盎然的深紅色進行過度;而圖片上更傾向於柔和及低飽和度的色彩。
5 經常使用模糊效果以及冷光四射的霓虹燈效果。這些使用在市場廣告上是非常有效的,但用在交互產品設計上就不是很必要了。
6 在可視化設計傾向於更直接明了的情況下,“清新”和“優雅“這些現代設計的理念更多是通過平滑的動畫和漸變效果的形式給體現出來的。
總的來說,大部分當今的可視化設計語言都是關注在簡潔,易用方面的。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設計趨勢,但以上這些總的來說就是設計最終效果所瞄准的方向了。他反映了可視化設計的審美關在數十年的歷程中已經達到了一個比較成熟的高度了。
有人認為這種簡約主義的設計風格趨勢預示著我們的用戶成熟度已經達到了一個層次:用戶天生就知道如何通過UI進行交互,它們不需要再傷腦筋去尋找擬物化設計時代的那些需要用斜面來暗示用戶的按鈕了。用戶再也不需要這些輔助的擬物化的方式來引導我們該如何對UI進行操作,所以設計師們可以更加自由發揮來表現自己的風格,而不需要擔心用戶的學習曲線。最終,移動設備的屏幕就可以做得越來越小來容納這些更簡單更平易近人的設計了。(編者注:在這裡編者嗅到的更多的是作者反诘的語氣)
可視化設計包裝商品化
但是當你瞇眼斜視這一大堆這些應用的時候,你真不會覺得它們太噁心,好吧,雷同嗎?你難道真不覺得它們咋一看起來非常漂亮,但時間長了覺得索然無味嗎?
當所有的產品都認為采用這麼一個最新潮的設計方式是必不可少的情況的時候,那麼這些產品都會變成一些大同小異的統一包裝起來的商品。這些昨天看上去還很清新宜人的應用很快就會給人感覺俗不可耐。而這種設計方式的模仿成本極其便宜這個事實又更進一步的讓這種審美走向單一化:你只需插一張模糊的圖片進去作為背景,中間再加些Helvetica Neue字體在上面,那麼你基本上就已經完成這種設計的一大半了!
那麼這裡我們究竟存在著哪一些其他方面的缺失呢?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說,互聯網及其周邊的技術是驅使我們的文化向前邁進的主力軍,單獨來看待的話,所有這些設計其實都是如牡丹花般的非常漂亮的。但是誰又願意生活在一個只有牡丹花的世界裡面呢?
如果說當前的設計風格是因為觸摸屏設備這種技術的出現而沉澱出來的話,那麼也就是說如果又有新的技術出現的話,那麼就會觸發新的設計風格的誕生。
科技發展引領設計審美的轉變
如果這種設計風格真的是由新科技所催生的話,那麼我們這個時候往回看看過去的歷史也許可以找到答案,去看一下其他的領域,看看該領域的設計師們對科技的改變又是如何應對的。
早在20世紀初,法國著名建築師Le Corbusier找到了一個相當新穎的建築技術來增強混凝土的抗壓能力:鋼筋混凝土技術。這個發現讓他可以打造出此前在結構上就根本不可能辦到的建築物,房屋地基只需要幾條鋼筋混凝土的柱子就完全能支撐起來,這種建築方式讓房子變得極其的省料和簡化,這也就讓Le Corbusier找到了一個令當時的人目瞪口呆的建築風格,所有之前人們認為必不可少的部件在該方法面前都變得是多余的,甚至是令人討厭的。
雖然這種創新的設計風格的影響力是史前的,但是,大家現在凝望四周,我們其實並沒有看到所有建築物下面都是有幾條鋼筋水泥柱子給支撐著的啊。為什麼會這樣呢?其中一個原因應該就是,雖然這些創新常常看上去都是很好的,甚至有時單獨來看的話是精彩絕倫的,但是如果所有的建築物都是這個樣子的話,這個城市就會變得非常的單調非常的沒有生氣了。Le Corbusier曾經有個沒有實現的叫做“光榮之城”的夢想- 在巴黎建立起所有同一風格的60層高的高樓大夏,當時如果真給他實現了的話,那麼我相信這將是一個社會和審美學上面的一個大災難。這不僅僅是實現現代化所不能容忍的,更不用說如果這樣做了的話,巴黎的設計風格就不可能在後來能影響那麼多其他偉大的城市的建立了。
另外一個打造一個城市的選擇就是一個更加自下而上的,有機的,且將各種建築風格融為一爐的方式。城市規劃的激進分子和評論家Jane Jacobs在她精彩絕倫的書《美國偉大城市之生與死》中提到,“有一種城市規劃方案比完全的丑陋和無序更加面目可憎,這個可憎的的方案就是,通過忽略或者壓制那些掙扎著要顯露出來的需要我們付諸實現的真正的秩序,來達到一個表面上有序的假象。
無窮無盡的遵循拷貝同一種設計風格,就算這個風格是如何的妙不可言,人們都會感覺索然無味,甚至會感覺丑陋的。這個觀點對軟件的可視化設計也同樣適合,如果現在所有的軟件看上去都是一個模樣的話,我們就會失去了去欣賞一些別出心裁的其他風格的東西的機會了。
有如我們現在所生活的城市,我們其實都住在互聯網的數字空間裡面。這些空間帶給我們的感覺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如果需要讓這些空間變得各有各精彩的話,我們就需要在功能的考慮上和呈現形式的更少束縛上達到平衡。多樣且豐富的設計美學會讓每個產品都能獨樹一幟,通過這樣子做才能讓我們找到設計的真谛。
那麼下一步要怎麼做呢?
那麼下面很有必要提出一些問題,我們嘗試想象一下一個更成熟的軟件可視化設計的新紀元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1 在我們的桌面電腦這個范疇上面,那些支持在上面進行拖放的面板看上去應該是對2D點陣設備的一個很好的補充。當今的很多方面的設計其實都受到了平板等手持設備的設計風格的影響。所以在這種程度上說的話,扁平化設計其實更應該被看成是針對觸摸屏設備的原生設計風格,也許觸屏設備上面的應用天生就應該是長這樣子的。觸屏設備這些新科技震撼著我們的心扉,從而影響了我們設計的方式。那麼科技設備很容易就更新換代的特性又將會如何影響著我們對將來可視化設計風格的看法呢?扁平化設計又還能主宰多長時間呢?
2 每一波潮流經過時其實都會引發相應的一些變動。根據一種潮流的潮漲潮退的自然特性,遲早有一天“少就是多”這種說法是不會再成立的(編者按:作者應該是針對前面說的扁平化設計成為當前所有人趨之若鹜的設計風格這種情況,認為不應該只有一個設計風格,而應多元化發展)。90年代的桌面電腦出版軟件的出現引發了大量岑差不齊的電子雜志的泛濫,2000年個人電腦如家電般的普遍讓我們進入了像素點的世界,現今我們來到了我們的觸摸屏設備和扁平化設計風格的年代。那下一波又是什麼呢?相信我,肯定還有下一波的。
3 一個具有更高美感的充滿各色各樣的軟件的世界看起來應該是怎麼樣的呢?也許是一個你的信用卡提供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