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用戶對地圖應用是越來越苛刻,往其中投入的感情也越來越多。本文作者Sacha Greif 一名來自法國巴黎的設計師,當大家仍然對iOS版Google地圖展現的地圖數據以及服務功能贊不絕口時,他就犯了設計師的職業病,細數Google地圖的設計點滴。昨天有人對著蘋果地圖說分手,而今天Sacha卻又像評價女婿一樣評價iOS版的Google地圖。
說起蘋果地圖,因為缺少公共交通的導航,對於沒有車的Sacha來說,這點根本就不能接受,也因此Sacha一直沒有升級iOS 6。
無論如何,評價一款地圖應用,最起碼需要它滿足了我們交通導航的需求。
而當Google地圖發布了iOS版後,Sacha就在iPhone上體驗了這款應用,並稱iOS版的Google地圖,在設計上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Google Style
在UI設計中,“Google Style”是平面設計中的一種子風格。這種設計風格中,所有的一切都是白色或淺灰色的,而圖標中也不具有文字標簽。
事實上Sacha並不推崇這種風格(就他的感覺 Google Reader運用這種風格,體驗很糟糕)但他就是覺得這種風格在移動應用上十分適用,尤其是對地圖應用而言。
以白色為基調的UI,與網頁上的體驗很不同,不會令人時不時的感覺到界面空蕩蕩的,這樣避免了用戶下意識錯誤的認為地圖已經停止載入。
此外,iOS版的Google地圖,使用了彩色的觸點,讓用戶可以在視覺上就能把這些融合在一起的元素區分開來。
順帶一提,如果想對Google Style的設計進行評價,我們可以參考一下Haraldur Thorleifsson為Google各個項目所設計的作品。
Sacha認為。到目前為止,仍未發現一款Google應用產品,能在制作完成後完全配得上原先的創作概念。但很明顯的,Google地圖肯定是選擇了一個正確的方向,並超前邁出了一大步。
標簽定向
作者在原文中寫到Google地圖支持用戶通過兩根手指的手勢進行地圖旋轉。而Sacha強調了對其中的一個細節表示欣賞,就是標簽不會隨著地圖本身旋轉,仍然保持著一個相對水平的位置,用戶讀取信息的時候更為便捷。
(譯者注:事實上,標簽定向這個細節在很多地圖應用上都保留著這樣的設計。因此,作者所強調的這個細節,讓人難以理解。)
而這樣的設計總會帶來一些問題,例如兩個標簽會“不期而遇”,導致互相覆蓋,使其中一個標簽隱藏消失。但標簽定位這個功能的確有助於在旋轉地圖的功能中,幫助用戶掌握正確的方向。
側邊菜單
Google地圖有一個Side Menu(亦稱“Basemen”菜單,側邊欄)本身具有縮放的效果,在用戶眼中,這樣的菜單設計顯得更加親切,打開它的方法更加容易為用戶操作。
UI使用的過渡的方式來顯示,這是一種簡單並且細膩的效果,在傳遞信息的過程中最大限度的減少了互動過程中造成的影響。
“搖一搖”的反饋機制
Sacha 認為,一款應用應該能夠事先考慮到用戶所表現的失望心情,並適時的做出反饋。
而Google地圖當用戶搖晃iPhone時,就能激活一個反饋機制。但是,未必所有人都能輕松找到這個對話框,因為激活的過程中必須使勁搖晃iPhone,對一般的用戶來說,使用起來比較困難。
雖然如此,Google地圖的這種設定仍讓人感到十分滿意。你可以試想一下,如果設定中對這個搖晃功能制定的十分敏感,使得激發它變的過於簡單,這樣就容易照成誤激活。
開發一款應用,在一開始我們就要考慮到如何明確的告訴機器我們期望的操作。
垂直/水平過渡
一開始,iPhone使用的是水平導航的概念,在左側或右側的屏幕總是會有多余的空白。
這種設計在設計師的心目中,已經變的如此根深蒂固。
這種情況讓大部分的設計師都忽略了,用戶的地圖是在二維空間上顯示的。
用戶在Google地圖中,可以通過由上自下的順序獲取路線信息,同樣的在查看更多的路點細節時,也采用這種形式來顯示。
這樣的雙軸設計非常實用:左右軸可以方便各個屏幕之間進行切換,而上下軸則可在一個屏幕中就能顯示額外的信息。
結論
Google 地圖在整體上來說是一款很優秀的應用,這不單單只是說它的功能,更是因為它表現了一種新的設計理念風格,並成功將它具體的表現了出來。如果大家都曾感受過蘋果那種極其嚴苛的現實主義,以及微軟目前所展現出來的極簡主義,那麼現在我們看到Google也開始塑造自己的風格,並且在iOS版本中這種風格被襯托的更加明顯,很高興Google找到了自己的聲音。
編後語:作者雖然是從事設計工作,但是也學習過編程。也曾在廣州學習過中文,在北京工作過,現在居住在日本。因為在中國,地圖應用對功能的滿足需要考慮的更多,感覺他是一個能理解Google地圖在中國需要考慮的並不只是設計問題的外國人,所以曾試圖聯系他,但是仍未答復。
Via:sachagreif
文章來源:雷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