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盛學電腦網

 萬盛學電腦網 >> 圖文處理 >> 平面設計理論 >> 設計師和美工有哪些區別

設計師和美工有哪些區別

   各行各業設計前線的設計師們來說,是辛勞和苦逼的代名詞。從前,在大家心目中,設計師是一個高尚高不可攀的職業,是一個充斥著藝術和美的存在,但是,在經歷過種種“甲方的摧殘”後,很多人在潛意識中開始了動搖,開始懷疑設計師的主動性與創造的可能性……

  最近,在各個平台的網絡游蕩中,我看到了許多對於設計的抱怨和吐槽,看到了許多人的迷茫和無奈,作為一個同樣奮戰於設計中的人,我感到挺心酸。很多的誤區使得設計師漸漸被動起來,於是我想在這裡分享一下我的設計經驗和思考方式,希望可以為迷茫與設計中的同行們一點幫助。

  那什麼才是真正的設計呢?是藝術的創造還是商業的籠罩?

  其實,大多數設計師從事的依舊是商業領域的設計:廣告、期刊、UI、VI、LOGO設計、網站設計、電子商務……

  也許大家還沉浸在設計藝術品的憧憬中,覺得自己創作的東西很美,很有創意,但是在商業中,你作為乙方,你該考慮的該是什麼??怎樣才能做出即好又不失水准的作品來呢?

  我的體會告訴我,好的設計需要重點注意幾點:

  1. 重點的體現

  2. 共鳴的心聲

  3. 有說服力的數據

  4. 簡潔干淨的信息傳達

  5. 好看的圖片

  重點的體現 如何去體現重點?

  這是最基本的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往往被PASS的作品也是因為無法獲取或者沒有抓住所有的需求信息而導致的重點偏移產生的!

  經常會有人會說:我們加班熬夜趕出來的東西被一一推翻,最後改得面目全非,辛苦的加班全白費了?這是讓人很沒動力的事情,作為設計師的我們,有我們的驕傲,我們絕對不允許隨意的更改!但是你是否想過,在你提供你的作品的時候,誰將是去欣賞你作品的人?是自己還是顧客?沒錯,是顧客,所以我們的作品,並不是我們用來自我陶醉的,我們在創作之前,首先要考慮的必然是顧客想要什麼,想表達什麼!

  那如何去判定顧客的需求呢?你會告訴我,顧客說,要和XX網站一樣!要像XX一樣大氣!XX要放大!XX要用紅色的!!

  這些信息,你覺得是需求麼?並不是!顧客同樣迷茫在他們的需求中,所以對於我們設計師來說,一定要冷靜地去分析顧客的每個需求,顧客說,LOGO要放大!文字要放大!顏色弄紅色!……

  其實,你只需要冷靜去分析一下,想一下各種需求的背後所傳達的信息:

  •放大,紅色都是為了什麼?是為了突出重點,讓人一目了然,用最暴力的方式去刻入別人的腦子中!!

  •大氣!唯美!華麗!……這些讓人蛋疼的詞匯後面,同樣蘊含著各種關鍵詞:空、震撼、夢幻、鮮亮……再深入去延伸:藍天白雲、宇宙、星空、雨滴、模糊、陽光、耀斑、殿堂、藍色、黃色、紅色……你會發現其實你並不缺素材,也不缺方向。

  •模仿XX!那更容易了,你只需要像個老師一樣,去批改下目標,哪些地方處理的好,哪些地方規劃的好,那些地方能夠引導顧客進行怎樣的操作……這些地方哪些又和我們要做的東西有共同的目的,哪些需要我們做調整……

  這樣的分析結束後,你會發現,其實顧客想要的並不是那麼俗的東西,你依然可以去創作你的作品,當你同樣把該強調的,該美化的東西做好後,你可以做一份顧客單純要的模式,那時候你也有同樣的底氣去告訴顧客:這裡我考慮了XX,所以我選用了XX,這裡因為是XX,所以我這樣處理,可以達到XX的效果……你的設計理念應運而生。

  共鳴的心聲 設計為何需要共鳴?

  如剛才所說,作品是為了給別人看,別人在看的時候,會有3種情況:

  1、不喜歡

  2、很喜歡,但是看完後就從記憶中淡化了

  3、很喜歡,並且對此印象深刻,成為潛意識中存在的一部分

  與受眾產生共鳴,是顧客體驗的一種表現,往往這樣的產物能夠讓人更願意去接受它,達到最理想的效果。

  那如何產生共鳴呢?大體有這幾種方法:

  •提問!——問題往往可以引起人的思考,從而將別人帶入到你的思路中。

  •主流元素的溝通!——通過當前流行的元素、話題,自然吸引人們的視線。

  提問是聽常用的一種方式,簡單來說,分為引導式的提問和明知故問!

  引導式的提問往往可以將別人的思路引導到某個關鍵字周圍,然後抓取其中的重要內容進行進一步的引導。比如:“2012末日來臨,在這最後的時限中,你還有什麼事情沒有做?”這樣的問題,帶來的回答是豐富多彩的,你一定也有你自己的想法,那在這之後,接上一句:“是談戀愛?結婚?旅游?還是……”這時候你的思路會隨著這個從不切實際的各種幻想中慢慢進入到現實去思考。在這時候,你可以切入到你的主題中,比如:“是了,還有XX!”自然而然就將大家引入到你想要表達的主題、促銷信息等內容上,這是一種提問方式。

  另一種明知故問就更加直接了:“端午節來了,我們還少什麼?沒錯!粽子!!”對於答案明確的內容,可以用自問自答來引導別人的思考過程,不走彎路,直擊目標!因為人們的閱讀的時候,習慣性自左向右,自上而下,於是會隨著你的文字思考,看到問題,不管後面有沒有答案,潛意識中會有一個思考的過程,隨之答案與之產生共鳴達到一種思想上的接合,讓對方自然而然跟上你的想法。

  問答的方式是我比較喜歡的,因為這是一種心理上的引導。而使用流行元素的做法是大多數人比較常用的,比如前不久的江南style,衍生出各種style,無論是廣告、店鋪、車貼等地方,都能見到鳥叔的身影,而大家依然津津樂道,感受其帶來的喜悅和快感,這時候的你,無論做什麼style,大家都覺得很正常,很和諧,因為在這個流行的大環境中,大家已經接受了它,所以同樣也能夠接受你,而這個元素就是將你們連在一起的點。

  無論是哪種方法,都需要你對於你的目標人群做好足夠的分析理解,嘗試去思考他們想要什麼,要做什麼,這樣你的任何文字都可能是他們的指向標,指向的地方就是你所想的目的地。

  有說服力的數據

  這個環節是化被動為主動的必要武器,也是你的設計思路的底氣所在!

  大家有沒有經歷過,當你做好某個設計,或者某個計劃後,在老總那邊,可能就一個問題,你就會發現其實你知道的還很少,很多東西你並沒有關注到,沒有了解過,是的你的設計依舊不夠嚴謹,

  舉例來說:比如你現在要做一個肥皂的廣告圖,我想不少人會考慮到圖片要表現出模特的皮膚光滑,白皙,表現出肥皂的香味等。但是你對產品本身的了解是否去了解過呢,你的產品適用於哪個年齡段的?男女是否都適用?如果有多種香味的話?是否想過什麼香味適合怎樣的工種?什麼香味適合怎樣風格的人群?…………也許你會覺得,我們做設計作圖為主,這些有推廣,有營銷,但是在你去設計的時候,營銷和推廣並不會知道,什麼風格用什麼顏色更好,做什麼效果更佳,也不會知道,你腦子裡充斥了怎樣的創意去表現!所以,充實自己的庫,去了解,去分析,然後用自己的創意去表現出來,這才是一個設計師真正該做的,才可以挺起胸膛去告訴你的老總:“我經過調查,發現這個適合XX,屬於XX,對此,我進行了XX,通過XX來表現XX,這樣可以讓顧客看到的時候想到XX,從而去XX”逆襲也就因此而成為可能!

  這一點電子商務尤為突出,任何行為都有大量的數據支撐,哪怕你換了個顏色,同樣也有數據告訴你,換之前點擊怎樣,換之後點擊怎樣……所以用數據說話,永遠都比道理有效!

  簡潔干淨的信息傳達

  最好的設計就是沒有設計。這句話大多數人應該不會陌生,喜歡極簡的一定也會贊同這點。

  沒有設計並非什麼都不做,而是一種精確到了像素的美。在網上看到過一個微博,列舉了美工的幾個特點,其中就有毫無理由的漸變,毫無理由的投影等等,這些在設計中其實都是花瓶的存在,因為他們所能代表的,只是你加了效果,卻無法傳遞更多的內容,對於這點,我分享下我的制作流程:

  1、堆

  把需要的文字內容、圖片一股腦扔進PS中,文字就純黑色,字體大家都一樣,圖片大小調整下,大概位置放下

  2、排

  將這些堆砌起來的內容,特別是文字,根據想要表達的內容主次,進行文字的排版,用純粹的字體、大小、布局來表達想要的主次關系

  3、整

  根據整體主題氛圍,或者是你心中所想的目標,將圖片進行修整處理;文字根據內容和背景的主次變化,調整顏色、透明度等參數,適當進行變形再設計整個過程將圖文作為整體考慮整體的構圖和布局,進行調整

  4、補

  根據需求,進行素材的補充,充實畫面,增加需要的效果和樣式等,對於不必要的堅決不加,力求主體內容最清晰直接。這是我平時常用的流程,先求主次重點,其次是內容傳遞,最後才是效果的制作和補充,這也是設計目的的體現,不是為了好看而設計,而是因為設計的需要才好看!信息的傳達是否成功,直接決定了你的作品是否被更多人所接受。

  好看的圖片

  也許你還在在意你的圖不好看,咬牙切齒要做出讓別人說好看的圖片來。其實,在設計中,好看永遠不會是決定成敗的因素,好的作品之所以好,之所以值錢,一定是伴隨著那天馬行空的設計理念,伴隨著各種人的贊同,而並非是它本身是否美觀所可以決定的。

  好看、美,這只是作為設計師,我們的基礎而已。

  那什麼是好看?我的理解就是不丑!只要不是別人看到就說丑的,都

copyright © 萬盛學電腦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