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盛學電腦網

 萬盛學電腦網 >> 圖文處理 >> 平面設計理論 >> 設計師該如何戰勝DEADLINE瓶頸?

設計師該如何戰勝DEADLINE瓶頸?

   我很確定,自己已經有一會兒沒有眨眼了。也許是因為眼睛干燥;我的嘴也出現了同樣的感覺。我注意到自己的呼吸逐漸變淺,一種虛弱的感覺忽然襲來。剎那間,某種疑慮感從胃部升起。

  她聽說我會設計網站。我肯定了。而她不知道,我仍有一種濫竽充數之感——擔心某天別人會看穿我的面具。

  我不由自主地想到,恐怕這次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拿出手了。緊張不安的腳步聲,與內心想要抱起顯示器從窗戶扔出的沖動相呼應。

  太可愛了 ——加上些彩帶來分散人們對這堆垃圾的注意力!

  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搞什麼鬼,對吧?

  這種貨色就是你要做出的成品?真的嗎?

  對我而言,這就是設計師遇到瓶頸時的感受。若我能從這團亂麻中掙脫出來,逃出我的大腦,恐怕腦中的自言自語看上去就像漫畫一般。若某天一切順利,最多不過算是煩惱;但若趕上糟糕的時候,它們會令人徹底喪失斗志,垂頭喪氣。

  作為專業的設計者,學會解決設計瓶頸是保持職業滿足感,隨心所欲潑灑靈感的重要保證。但我發現這種阻力往往與靈感的境地同時出現,且無法徹底將其消除。對於正在趕工期的設計師而言,應如何做?

設計師該如何戰勝DEADLINE瓶頸? 三聯

  應付設計瓶頸的隨機策略往往類似於 – “離工作遠一些!”或者“去散個步!”抑或是“翻翻雜志!”這些避重就輕的策略從未在我身上持續起效過。我永遠無法依賴於煎蛋時突如其來的靈感,如果正在面對 Deadline 呢?當然,這種事也發生過;但遠無法令我有自信擺脫上述的策略。我也曾想過 :“只要我更加努力就可以解決問題….”而這也是同樣低效。

  所以有效的方法是:自創一個自救系統。

  我希望遵循以下步驟能令你創建一個解決工作瓶頸的環境:

  了解瓶頸的出現時機

  理解其產生的原因

  創建一個習慣和框架相結合的系統來約束它。

  下面我將會闡述自己是如何根據這些步驟來創建系統的。

  了解瓶頸的出現時機:觸發點

  分析了很多次設計瓶頸以後,我注意到某種清晰的模式。每次一旦有超越我熟知領域的項目扔到桌子上時,我就會感覺到焦慮感在增強。上述所有心理症狀都會逐一浮現,而最終結果就是導向一個念頭—— “我什麼都做不出。”

  但好的一面是,我發現這種觸發點是可預測且可控的。我發現焦慮總是來源於一個項目的初始階段,特別是當我認為它處在我熟悉領域之外的時候。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模式:在與客戶的初次對話以後,我常常會感到充滿干勁,非常樂觀;不幸的是,當閉上嘴開始干活的時候,自己就會有撞上一堵牆的感覺。創意的缺失短則幾分鐘,長則數天。

  我的觸發點是:當我認為某個項目處於自己熟悉領域以外的時候。

  理解其產生的原因

  僅僅分辨出瓶頸的產生時間還是不夠的。下一步需要挖掘出更深層次的原因。

  自身觸發點形成的原因:作為一個完美主義者,我明白自己更傾向於過分批評自我。所以當一個富有挑戰性的項目到來時,我短暫的興奮很快就會被恐懼所替代——害怕他人對自己的評判,或是怕自己的不完美被揭露。這種觀念在不切實際的希望“永遠完美”的觀念中生根。

  而我發現自己並不孤獨。當下,設計師面臨最多的負面情緒就是恐懼。David Kelley,IDEO的創始人兼董事長,將這些恐懼分成懼怕未知、懼怕他人評判、懼怕邁出第一步,以及懼怕失控。

  回溯到最原始的感覺,我找到了瓶頸的根源所在,並且創造了一整套習慣和框架來控制它。

  克服設計瓶頸的系統

  找到觸發點並明白它們引起瓶頸的原因,使我能夠創建一個系統,將自己大腦中的不良情緒短路。這並不意味著徹底消除這些情緒。但這允許我開發一種點燃干勁的思考方式,最終令我有勇氣與自信克服任何恐懼。

  我的系統:

  設置自我約束;

  改變自身狀態;

  自覺遵循預定規則。

  設置自我約束

  對互聯網和自己所處環境的敏感使得我很難獨處。所以當我把重心放在工作上時,設置約束大大減少了自己遇到阻力的可能性。

  它們包括:

  在電腦上設置一個特別的賬戶,使用家長控制的功能禁用一切社交媒體以及容易分散注意力的App。諸如Freedom和RescueTime一類的軟件適用於限制上網,在PC,Mac以及Android系統上通用。

  在公寓內沒有電視和零食的工作室內工作。

  手機關機,放在另外的房間。

  利用整塊時間工作。我習慣番茄工作法,每工作25分鐘休息5分鐘。我用Alinof Timer這款軟件作為鬧鐘。我不用手機,因為每當關掉鬧鈴的時候我都想檢查推送通知。

  我發現Maya Angelou也使用約束的方法。她為人熟知的方法是在酒店訂一間房間,專供寫作時居住。

  改變自身狀態

  遇到瓶頸時,身體會有相應反應。對我而言,就像一頭被前車燈照到的鹿一樣,手心出汗。擺出自信、有把握的姿勢是調整心理狀態的簡單方法。

  ….只需伸展身體,調整到有力的姿態,僅僅兩分鐘即可刺激更高水平的睾酮釋放,它是與力量和征服欲有直接關系的荷爾蒙 – 以及低水平的皮質醇;除了引起荷爾蒙轉換外,這種姿態會產生更強的力量與更高的風險承受能力。

  ——來自Amy Cuddy在TED的演講

  遵守預定規則

  我的規則由緊密連接的兩部分組成:生理習慣與心理框架。

  生理習慣:

  1. 設計前先動筆

  從你熟知的東西開始,提出一系列可以擴展這些它們的問題。在進行具體設計前,我會寫下從客戶那裡得到的信息;每當走到一個死胡同,需要更多答案的時候,列下想到的問題,然後去問他們。我也會寫下一些形容客戶品牌的詞匯,以及如何在自己的設計中體現它們,而這些就可以在開始設計時成為參考資料。創建一張思維導圖也是很棒的。

  2. 不受限制地繪制草圖 (我總是習慣告訴自己“越差越好”,令自己處在無偏見的思維模式下。)

  大學時有一位教授插圖的老師,總是將繪制草圖作為每一個項目的必需過程。毫無例外地,每個項目以至少50張縮略圖開始,每張圖代表不同的想法。這個階段,數量重於質量。盡管對我而言這種做法是痛苦的,但他堅持認為這是篩選掉平庸創意,獲取最優結果的最好方法。這也令我養成了不要過度沉浸於一種創意的習慣,培養了適應能力。他並未告訴我們,這也是戰勝設計瓶頸的好方法,而我也從未將這種習慣帶入進我的工作中,直到我遇到瓶頸。現在我有了新的原因感激它。

  另外,缺乏安全感與經驗的我經常會打開Photoshop,以為若趕快上手做點什麼就能夠更快地得到思路。但正確做法卻往往正好相反,給自己探索項目廣度與深度的時間,會令自己創造更多的點子,而不受軟件中現成工具的影響。

  3. 向他人傾訴問題

  解釋設計問題,闡述可能的做法,這對發掘自己潛在的創意非常有幫助。向他人闡述問題時發現的見解與認知上的偏差時常令我吃驚。這種方式也有助於緩解獨自一人鎖在辦公室裡糾結、不安後產生的孤獨感。

  心理框架

  心理框架一樣是你的有力武器。有些時候靈感源源不絕,而其它時候常常是一開始就不順利;關鍵是不要自問那些“自己為何如此糟糕”之類的蠢問題。

  對我而言,自己使用的框架是:

  1.“若我是個專家,我會怎樣做?”這令我得以繼續思考下面的步驟,而不是盯著空白一片的屏幕發呆。

  2.“如果失敗的幾率為0,我會怎麼做?”這使我有信心嘗試更大膽的方案。

  如果希望在任何職業中獲得滿足感,大膽嘗試突破個人能力的邊緣都是很重要的。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將自己拖入非己所長的領域,別無他法。但付諸實踐永遠難過紙上談兵,而這就是系統存在的價值——如同拐杖,抑制負面的情緒,讓充滿正能量的自我更加活躍。跟著預定的規則執行,這創造了高效工作的完美條件。

  也許你注意

copyright © 萬盛學電腦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