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盛學電腦網

 萬盛學電腦網 >> 圖文處理 >> 平面設計理論 >> 設計!值得反思的“星巴克理論”

設計!值得反思的“星巴克理論”

 設計!值得反思的“星巴克理論” 三聯

  要做好用戶體驗設計並不容易。像用戶一樣思考,像設計師一樣摳細節,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用戶體驗設計師們還需要緊跟領導和時代的節奏,奔著更高更快更強的目標,熬夜加班。可是快真的比慢好麼?

  星巴克理論

AP_starbucks_shift_tips_jef_130626_16x9_992

  早上剛剛到公司,端著一杯星巴克的拿鐵,大杯(Tall),無泡沫,糖雙倍。是的,回頭想想,在星巴克排隊買咖啡的時候,服務員會根據每個顧客的需求來做咖啡,但是沒有一杯咖啡是在20秒以內完成的。你會看到服務員在那裡忙著調制咖啡,操作咖啡機,加糖,加奶沫。雖然這段時間不長不短,但是多數顧客都還是會享受著這1分鐘左右的過程。

  誰不會呢?在這段時間裡,你會看到有人全情投入為你調制咖啡。在這個越來越快的時代,這種手工制作出的高質量的產物並非快速量產,但是這種慢帶來的體驗反而讓人著迷。這就是“星巴克理論”。

  這也是體驗設計的的一部分。理論雖然很簡單,但是要付諸實際卻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Instagram

  如果你要要一個Instagram重度患者像在微博上那樣一次發上七八張照片,他會鄙夷地看著你。對,Instagram不是這樣玩的。它的特別之處在於專注於一張照片。一個Instagramer會從一組照片中精挑細選一張最喜歡的,花費時間仔細挑選濾鏡,編輯圖片細節,然後發布出來。這個過程就像星巴克的店員按照你的需求調制的咖啡一樣,當你的好友看到你發出的照片的時候,會從每個細節直觀地感受到你投入到這張圖片中的精力。在Instagram上,你感受到的並不是快,而是慢,這種慢所帶來的體驗是雙向的,發布者需要在這個過程中保證照片的品質,而其他用戶則可以通過圖片質量來感受發布者手工制作的過程。現在流行的秒視、美拍同樣具備著與Instagram類似的特質。

  很重要的一點是,Instagram的這種圖片制作的體驗並不能孤立存在,它還關乎活躍用戶所發布的內容和APP所營造的社交群體,它是Instagram整個用戶體驗設計中的一個環節。

  Apple

3903006422_ca346d8672_z

  有意思的是,Apple也是這方面的專家。在過去的幾十年當中,喬布斯與他的Apple在包裝設計和打開體驗上不遺余力。正如同Instagram上精心制作的照片一樣,當你拿到一台全新的Apple的產品,打開包裝,取出產品、說明書和配件的全過程,都是體驗設計的一部分。每個配件的擺放方式都經過精心的設計,包裝中每一個邊角都不會浪費。用戶不再火急火燎地忙著拆開包裝掏出產品急速上手,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享受著開箱的過程,然後將無數的照片和視頻通過社交媒體分享出來。

  打造精致的產品,精心設計包裝,將產品和配件的以賞心悅目的方式擺放出層次,這就是蘋果幾十年來一直堅持在做的事情。他們就是要你慢,讓你體驗他們精心包裝的過程,在這一刻,設計師與用戶通過產品達成了溝通。

  過程與儀式感

9230926132_98f2acd273_c

  “星巴克理論”無處不在。當你在無印良品付款的時候,收銀員將待付款的商品放在一個籃子裡,掃描之後放在另外一個籃子裡,推送到客戶面前,這是展示給用戶的過程。當你在海底撈點了甩面之後,服務員小哥會伴隨著《小蘋果》的音樂,將面團甩成面條,一曲終了,面條落入火鍋,這是給食客營造的體驗。

  這些經過設計的過程,將儀式傳遞給用戶。無印良品的支付過程沒有沃爾沃的大媽速度快,但是無印良品的收銀過程更能讓用戶感受到尊重。海底撈的甩面則讓吃面變成了一種愉悅的體驗,這種儀式化的過程令用戶更加快樂,並且樂在其中。

  在這個越來越快的時代,適當的慢也許會更不一樣。慢一點,將雕琢的過程讓大家看到,不要讓你的表情和人群中的其他人都一樣。試著做更有趣更好玩的轉場動效,讓操作更加富有意味,在這個看重結果和終點的時代,讓大家看到設計奔跑的過程。

copyright © 萬盛學電腦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