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盛學電腦網

 萬盛學電腦網 >> 圖文處理 >> 平面設計理論 >> 設計的文化內涵

設計的文化內涵

設計直到現在,人們已漸漸地明白,設計是為人,而非產品或金錢,慢慢地明白了設計的這種人文精神。
而如何使中國的設計更具民族性和本土文化的特性,這是中國設計走向世界的根本,也是立足世界的根本。
    中國的本土文化是什麼?是儒學文化、五千年的封建文化,這些文化隨著具體的事物通過視覺表現出來,如國畫、書法、易經、禅學、五行八卦等等。民間有剪紙、泥塑、木版年畫等,這就是一種文化,是現代設計在中國急需的養科。
    俗語說:“根深才能葉茂”,中國目前的設計借鑒甚至抄襲西方的很多,這只是一種盲目的拿來主義,我們可以學習西方先進的現代的設計觀念,而無需從形式上去照搬,這種照搬只會越來越失卻本土自己的東西,跟著別人的步伐走。
    我們一直鼓吹要和西方接軌甚至對話,這種接軌是要求有自己的東西,本土的文化內涵在裡頭,否則只是東施效颦,讓別人恥笑而已。
    香港的著名設計師靳埭強之所以走向成功,不僅因為他有一流的設計意識和頭腦,也由於他在設計中加入了許多很中國化的東西,如中國古錢幣、水墨文化、儒家文化,他很聰明,很懂得如何將浸淫五千年的中國文化加入一些現代的調味劑呈現出來。他就這樣一步步地跨向了世紀一流平面設計大師的行列。
另一方面,中國化的東西更能使人感到一份親切,一份自豪,更有一種國人的設計文化。在20世紀前的歐美,沒有一個藝術家會在畫布上留出這麼大的空白,然而,傳統的中國畫家們都把這片空白看作讓人發揮想象的依據,中國的哲學就是強凋的萬物變化不定。每當我在尋找這種契合點時,看到日本的設計作品,特別親切,覺得自己找到了,找到有深刻理性的感性作品。古代日本是自然崇拜。一千年前文化借鑒中包括佛教、漢字書寫體系和中國唐朝的藝術和建築。日本的藝術既可能簡樸,也可能繁復,既嚴肅又是誕,既有楚楚動人抽象的一面,又具有現實主義精神,這就是東西方交融,不正是我們要尋找的嗎?從日本的設計作品中似乎看到了一種靜、虛、空靈的境界,更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種東方式的抽象。日本很多自稱為大和民族的本土文化其實都是從中國流傳過去的。而中國當代的設計為什麼還不及日本呢?這的的確確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這個問題的答案涉及很多方面,但我覺得最根本的還是作品本身的文化內涵,如今的中國設計師可能過多地強調了形式的方面,而忽略了設計作品本身應透露出來的內容和意境。
    我一直深信,只有這樣的作品才更能讓人回味,讓人感到一種深度,感覺到設計的這種人文精神。
    用一位美國設計師普羅斯說過的話來結束本文吧:“人們總以為設計有三維:美學、技術和經濟,然而更重要是第四維:人性。”
設計理念
    [/FONT][/B]設計是從人類生活的開始而不是工業革*之後才產生的。博物館中文化性收藏品,其作者當時並未被稱為設計師,但他們卻是真正的設計者。人類的歷史、文化遺產都產生於設計,我們能通過當時的設計看到當時的文化。所以大家的責任重大,設計師是在進行一種文化活動,把設計推向未來,有人認為,設計師改變的只是景觀,而我不這樣看,我認為設計師是在改變世界,這是兩個概念。
    對於設計,有兩點非常重要:一是發明。二是革新或稱之為改良。首先“發明”是從無到有,根據人們的真正需要,創造一種或幾種真正的功能。如果只是對產品的外觀、形態、性格等方面進行改變,那只是在發明基礎上的“革新”。
    所以這涉及到科學與技術的關系問題。例如: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使用的一種材料--塑料,早在19世紀初(BBC於1825年)就出現了。可以說,有很多發明是科學走在前面,而技術的產生卻在其後。再講一個例子:大約2000年前,古羅馬的一個皇帝帶兵征服了土耳其。他的士兵發現那兒有一種石頭能用來燃燒取暖,這就是“石油”。在拉丁語中是“石頭”的意思。二千年後的今天,石油已成為我們的主要能源之一。
    那麼,是科學先於技術,還是技術先於科學呢?我認為,在人類的歷史發展中,有時是科學在先,經過研究、發現、發明,然後科學的運用變成技術。有時,在人類的生活中,產生一種需求,一種技術,最後經科學家轉化為科學。石油如果沒有發動機的出現,也不會有象今天如此廣泛的使用。這說明材料資源的運用取決於機械的發展,反過來,又對機械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這是一個辨證的關系。這說明一種生產的過程(材料、能源的過程),與一種好的材料導致好的產品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好的材料、好過程、好產品互為的關系。同時好的產品又取決於好的結構、好的功能。
這又涉及到工業生產的問題。它指的是從人類最早的、有序的、有組織的、有效率的一生產組織方式,一種結構化產業。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以同樣的標准、尺度等進行塑造,這種由師傅設計,工匠營造的生產方式,早在古埃及就已開始了。再如現代的“福特”,在美國上了第一條自動化汽車生產線,有一種說法是這種生產線主要是為了提高效率,其實這只是一方面,另一個問題是,裝配線上的工人來自完全不同的國家,使用不同的語言,如何使他們在同一生產線上工作呢?從組織管理角度講,生產裝配線是比較合適的。所以福特裝配線不僅是技術的要求,也是人的組織化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多種關系的要求。
    設計師把“產品”稱為“產品”,而企業家可能把產品稱為“產品”或“設施”,經濟學家稱為“貨物”,這說明一個產品有不同的功能,也有不同的使用者。產品存在著多樣性,這種多面化、多樣化的認定,是根據人的不同的需求決定的。例如,汽車的出現是由於發動機的發明,後來發展成為“汽車的社會”,當時人們並沒有認識到汽車的發明會帶來的影響,現在看來象一種寄生的“細菌”,由汽車引伸出新的道路棗維修廠棗維修工還有高速路……都和汽車有關。
    以上說明如何評價發明創造的重要性,以怎樣的尺度來衡量發明創造的重要性。任何事物都處於系統之中,而系統對人類的生活最重要。如汽車從發明、發展到定型,是從1885年到1980年,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今天所有圍繞汽車並與之有關的方面,及以後的發展,都與增加汽車的能力,打破對人的限制有關。人們希望無限制的旅行生活,無限制的發展。但這些都在變化。如汽車的“異化”使人被汽車所限制。將來汽車可能不再用汽油。而用氫光等能源方式,成為新的系統,汽車轉而為其服務。汽車在80年代以前擁有最大的銷量,而今天已不再可能,將會被新的銷售所取代。產品如何更容易的為人所使用呢?越標准化、越復雜的技術越不容易控制,反對社會有更大的控制。象現在的系統很好使,很舒服,在某種程度上越不容易控制,越危險。
  關於產品的使用壽命問題,一個產品的存在、消亡、取代都是有其原因的,一個產品可能在某一階段特別有生命力,而在另一階段被取代了,但它並沒有消亡,而在別處運用。如絲綢與尼龍,在西方,有很長的時間裡,絲綢非常受歡迎,但後來被尼龍取代,而今天絲綢又成為受歡迎的高級織物,“舊”的產品的消亡,並不一定是完全的消亡,可能在其他的領域中再次開發並被使用。人類生活存在著這樣一個持續性、多樣性。
    設計存在著兩種手段:①對現有的產品進行標准的改變。如第一批汽車出來後,可讓其更好看、更好用。但在第三代、第四代直至以後,這種改變將越來越難。②打破現有的標准,用獨創的方式,形成新的標准,為人接受。如汽車的問題:一個產品的結構性與使用者的需求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系。如:汽車剛發明時沒有燈,當時法律上規定,一個車在跑時,需前後各一人拿著燈跟著跑。這就要求車上裝燈,要求必須有電源,然而發動機又太小了。後來,用電來啟動,就解決了發動機的發動問題。條件的變化給設計師帶來新的可行性。車體的外觀,不完全是為了好看,而是空氣動力學的要求決定的。如以前車體是由鍛打工人手工打造,通過板金來支撐車殼。而隨著自動控制的運用,車殼完全由自身的結構支撐起來,從而對車身的設計提供了至少兩種以上的選擇。車身的設計受流體力學的影響,後來由於新技術、新工藝的形成,對其也產生了影響。如:沖壓成型、拉伸成型為車體的多樣化創造了條件,也帶來很多的改變。從而使①、成本降低。②、無廢料。③、形態多樣化。1975年前後石油短缺,使車身減小體積,這些都說明條件的變化對設計的影響。
    在設計中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詞“Complexity"可以譯為“文脈”或“寓義”,如果有事物存在,他們之間就會發生關系。如:這種關系可以用高斯定律表示:n(n-1)/2=R(其中N為事物的數量,R為關系量)。每個事物都是對“文脈“的表達,這種”文脈“可以是結構、象征、宗教……越有“文脈”的事物,表達越豐富、越體系化的東西,事物之間的關系越明確。我們可以看到,以前產品的成功是由於它所具有的這種“文脈”性的原因。如:“大眾”車,20-30年代的口號是為人民的設計。後來,為納粹所用,二戰後又為另外一種方式所采用,60年代又有一種寓義……“甲殼蟲”現在又出現了,這種出現、重復,說明了它所具有的“文脈”性或說是“寓義”性。
美的重要性是其中的一個方向,怎麼表達,主要考慮使用者的反應、需求與潛在要求。如:小說家要想成功,就要了解讀者在小說中獲得多少對“文脈”的反應。通過這些讀者再去發現更新的“寓義”性的東西或“文脈&r
copyright © 萬盛學電腦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