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盛學電腦網

 萬盛學電腦網 >> 圖文處理 >> MAYA教程 >> Maya打造《觀音山》臥軌特效

Maya打造《觀音山》臥軌特效

三聯

  教程思路:

  1. 查找素材

  2. 創建火車

  3. 鏡頭跟蹤

  4. mentalray渲染

  5. shake合成

《觀音山》並不是一部特效電影,因此我們要完成的鏡頭並不是要多麼炫多麼震撼,“看不見特效”才是本片特效的最高目標。與我們之前完成的《大兵小將》400於個特效鏡頭相比,《觀音山》本身特效鏡頭並不多,因此我們並沒有派特效指導跟組,但是這絲毫沒有影響我們的制作質量。原因在於在電影前期階段我們就已經和導演以及攝影方面有了充分的溝通和交流,我們提出了特效鏡頭的拍攝方案以及我們所需要的現場光捕捉的方案和具體需求。劇組方面根據我們的要求進行了非常仔細的現場光捕獲(HDRI球拍攝)

  圖1

  查找素材

  以及視頻參考的拍攝,同時也拍攝了大量的相關類型火車的正側視圖高清照片,為我們准確快速建造出足夠逼真的3D火車創造了非常大的便利條件

  圖2

  創建火車

  《觀音山》中的特效鏡頭主要來自於范冰冰臥軌的一場戲,盡管演員都很膽大敬業,但是因為實在太危險,出於安全的考慮以及一些拍攝的需要(比如演員表演可能需要多次拍攝,而每次都要等火車不太現實),導演還是需要通過視覺特效來完成這場戲的關鍵鏡頭。

  首先第一個特效鏡頭是這樣的:鏡頭中的范冰冰豎直躺在鐵軌中間,然後鏡頭突然轉向左側,順著延伸的鐵軌向遠處望去,一輛列車呼嘯而來,越開越近情況緊迫,鏡頭再次回搖到范冰冰身上,范冰冰臉露茫然被身邊的陳柏霖立即拉起。

  圖3

  現場的一些照片

  圖4

#FormatImgID_5#

圖5

#FormatImgID_6#

圖6

然後緊跟第二個鏡頭:陳柏霖迅速將范冰冰從鐵軌上拉起閃開,火車在瞬間以極快的速度擦身而過。 

 

#FormatImgID_7#

圖7

  圖8

  鏡頭跟蹤

  兩個鏡頭都是攝影師肩扛拍攝。運動幅度很大,抖動也很厲害。所以,我們首要的任務是進行頗有難度的跟蹤。將肩扛攝影機的運動軌跡准確的還原成3D攝影機數據。為了有利於跟蹤,在拍攝時我們和攝影師建議用升格方式拍攝,等完成特效鏡頭後再抽幀使用。我們使用3D追蹤軟件+手動跟蹤的方式完成鏡頭跟蹤。原因在於盡管使用了升格拍攝,跟蹤難度相對降低了,但是鏡頭的晃動和模糊還是會使得某些段落無法通過跟蹤軟件進行自動跟蹤,所以,這時就只能靠動畫師的耐心了。

  模型完成後進行綁定,並引入之前已經跟蹤好的鏡頭,進行動畫設置,火車由於是在鐵軌上運行,貌似動畫比較簡單,但是一些微妙的動畫依然需要花時間進行細致的調整(比如行進中的輕微隨機抖動),這會大大加強場景的真實感。

  圖9

  mentalray渲染

  渲染使用MAYA的Mental Ray. 我們使用在現場拍攝的金屬球拼合成一個全景的HDRI高動態圖像。用來在MAYA的Mental Ray中進行圖片照明(FG+IBL),另外通過一盞方向光作為主光投射陰影(此燈亮度較弱,因為實拍環境基本上比較陰霾)。

  圖10

  渲染的圖層主要分成Color OCC Z Color Mask以及用來在後期合成時來合成鐵軌上燈光反射效果的Rail Mask

  shake合成

  最終合成在Shake 2.51中完成。合成方面也是很花費時間的一個階段,需要非常細心的調整,不只是層與層的疊加和調色,還需要相當多的roto來彌補渲染素材穿幫,處理遮擋,以及解決前後景不相容等細枝末節的問題。比如火車在鐵軌上的投影,鐵軌上反射的燈光,鐵軌右側電纜桿上受到的光照,鏡頭前端不停晃動的光斑,火車頂光的柱形輝光,景深模糊匹配,膠片噪波匹配,添加運動模糊等等...

  圖11

  李玉導演留給電影的後期部分周期比較長,所以相應的我們的制作時間也變得比較充裕,大概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來完成這組鏡頭的制作。相對於很多爭分奪秒的項目來說,《觀音山》的整個工作完成得從容穩健,非常順利。好的前期溝通,充足的制作時間和整個團隊一絲不苟的通力配合,使得《觀音山》的視覺特效最終呈現出了一個讓人滿意的結果。

  圖12

  圖13

copyright © 萬盛學電腦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