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刷新這個操作最早由Tweetie創始人洛倫•布裡切特(Loren Brichter)發明,到現在已經非常廣泛地在各種應用中使用,Sparrow、Facebook、新浪微博、甚至是iOS原生系統也都在使用這種方 式。有理論認為,下拉刷新是一種適用於按照從新到舊的時間順序排列feeds的應用,在這種應用場景中看完舊的內容時,用戶會很自然地下拉查找更新的內 容,因此下拉刷新就顯得非常合理。隨著下拉刷新這種方式的不斷演變,下拉刷新已經跳出基礎功能,成為一種表現品牌、表現設計感的元素,本文主要介紹幾款有意思的下拉刷新。在收集過程 中發現,有一些應用是把應用類型巧妙地融合到了下拉刷新中;有很多應用的下拉刷新都是滲透了品牌元素,包括logo的顏色、icon的形狀等等,另外還有 一些就比較特別,是結合整個應用的風格去做了一些創新。因此本文把有趣的下拉刷新分為了三類來介紹。
第一類:與應用類型相關
大家可以猜下這個應用是做什麼的,這是一個叫Cheeze的應用,下拉時,界面會出現一個小老鼠,再往下拉小老鼠會掏出一個相機,松手之後咔嚓一下拍照。
根據老鼠的動作,我想很容易聯想到這是一個照片分享應用。這樣的下拉刷新設計,一方面傳達了這個應用的核心價值,另一方面也對品牌有了更深刻的印象,非常有趣。
第二類:與品牌元素相關
當看到一只藍色的小鳥,大家會很自然的想到Twitter;看到一個戴紅色圍巾的企鵝,大家會很自然地想到QQ;看到黃色中間帶Z的星星,大家也會想到QQ空間,這就是品牌的力量,在下拉刷新這個設計點上,有很多應用在堅持做自己的品牌推廣。
下圖是Flickr的下拉刷新,下拉時,首先出現Flickr水印,松手loading時,玫紅色和寶藍色圓圈開始轉動,相信Flickr的用戶對這兩個轉動的小圈圈再熟悉不過。
再下面是Google的兩個例子,它們都是圍繞Google品牌色的黃紅綠藍來做文章,當然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是由不同部門分開設計開發的原 因,Google+和Gmail的下拉刷新在形式上稍微有點差別,個人覺得Google+的四條彩帶相對而言稍顯誇張,比較喜歡Gmail裡面折紙一樣不 停翻轉的圈圈。
嗡嗡是螞蜂窩出品的旅行分享應用,在下拉時候會出現一只振翅的小馬蜂,第一次進來還搭配有馬蜂嗡嗡的聲音,生動有趣。
想去是一個主推設計師市場的電商導購類的網站,設計一直比較別致,非常對設計師胃口,這裡給的圖不是下拉刷新而是加載更多,與品牌相關度比較高,覺得很有趣所以也就貼進來了。Loading過程中會有一條魚蹦出來,想去logo就會像一條鲨魚游動著追逐小魚,特別可愛。
第三類:特立獨行,我有我姿態
在手機側,各種層出不窮的小應用滿足著形形色色各種垂直化的需求,在設計方面大家也是想方設法去做一些創新,希望自己能夠在各種應用中脫穎而出,下拉刷新也就自然而然成為了一個展現自己個性的地方。
Tumblr一直是一個勇於創新的應用,從向上滑動寫操作按鈕可以快速出拍照、向右滑動快速進入寫說說界面、多圖支持自由拖動編輯等種種小細節的精 心設計都可以看出來,各種嘗試令人眼前一亮。在下拉刷新這一塊,Tumblr采用了iOS比較系統的方式,創新點在loading時,有三個小方塊呼吸態 躍動,這三個躍動的小方塊貫穿了Tumblr整個應用的刷新操作,比較有意思。
Twittelator是Twitter的一個第三方應用,整個應用把紙張的概念貫徹得非常好,寫操作是用一個動畫飄出來一張紙,下拉刷新這裡也采用了展開折紙的效果。
Timehop是一個可以整合自己各個平台老照片的應用,能夠很方便地跟朋友們分享你的那些美好時光,沒有研究過為什麼他們的下拉刷新會出現一個表情俏皮、朝大家招手的恐龍,但是第一次看到的時候就覺得特別可愛有趣。
網易應用中心的下拉刷新用了一個方塊在頁面上從左往右滾動,根據網速不同,方塊滾動的速度會有差異,還挺特別的,如果網絡不給力或者刷新成功的提醒,都會 有一個方塊從屏幕右側倒下來給出提醒。雖然不知道是不是技術問題,方塊在滾動過程中會有一點點鋸齒,但這總的來說也算是一個特別的刷新嘗試。
總的來說,下拉刷新這一部分的細節設計,可以是傳達產品價值、推廣品牌理念的一個機會,精心做一些特別一點的設計,就可以讓大家記住你。所以,我們 可以在以後的產品設計中,把握好產品大方向的同時,兼顧一些這種小細節設計,把我們的品牌元素和產品價值的東西能夠成為產品的一些小亮點,讓我們的應用能 夠在精致的路上,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