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盛學電腦網

 萬盛學電腦網 >> 網頁制作 >> 交互設計 >> 深聊APPLE WATCH平台認知與產品設計

深聊APPLE WATCH平台認知與產品設計

 深聊APPLE WATCH平台認知與產品設計 三聯

  編者按:超多干貨!今天騰訊同學@C7210 這篇良心萬字長文,從平台認知、產品形態及設計模式三個層面分析Apple Watch,是目前看到的分析最透徹的 Apple Watch 文章 >>>

  時至今日,Apple Watch已然高調進入我們的視野,卻仍未正式進入我們的世界,絕大多數人的信息來源仍限於Apple官方的介紹。大家有期許,有探索,也有失望。持負面態度者的普遍看法是,“這些事情在iPhone上都能做…手機屏幕那麼大,看起來更爽用起來更舒服…令人心塞的續航能力僅支持5個小時的高強度使用…買它何用…”,而樂觀者則普遍相信作為Apple設備生態圈的新生力量,Watch在技術上雖尚未成熟,卻具有其他設備難以比擬的優勢,並且會像前輩們那樣欲揚先抑,在恰當的時間點爆發於消費市場。

  失望者從很大程度上講可以代表多數“普通用戶” ,在這裡我要用“我們”一詞來指代這些“普通用戶”,別傷自尊,因為雖然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人十之八九是圈子裡的同行,但是作為普通的“人”,我們在生活當中多數方面其實只是普通用戶,心態上具有共性——我們在很多時候真的只是對已知的、熟識的、身心依賴的產品有著看似理性的認同,而對於新產品的認知往往難以脫離現有產品帶來的思維框架。遠一些的例子比如經典的“要馬車不要汽車”,近一些的則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在iPhone及iPad問世之初,對其硬件形式的不解與吐槽,對媒體的盲從與附和,直到將這些新設備真正置於自己的生活情境當中,才發現雖然原來的手機和筆記本看似可以滿足日常需求,但這些新設備帶來的完全是另一種思維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你不僅能更簡單快捷的完成從前的一些任務,更重要的是,很多新的可能性是從前那些設備所無法提供的。 “think different”誰都會講,但對於多數人來說,往往是事後,這也很正常。

  既然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人十之八九是圈子裡的同行,那麼無論你對Apple Watch持悲觀看法,還是樂觀預期,我們在這個特定的上下文當中又都不屬於“普通用戶”。“我們”一詞從現在開始將指代如你我這樣有責任拋開自己的好惡去思考和理解設備生態進化規律,並基於逐漸清晰的認知,面向新平台為更多的普通用戶打造人機互動體驗的所有產品、設計和開發人員。

  本文共分為三部分,涉及平台認知、產品形態及設計模式三個層面,希望能從宏觀上為大家帶來一些探索方向及思考框架。

  理解新平台

  對於新的設備平台,對於由新平台和不斷迭代進化著的“舊”平台所構成的生態圈,應該怎樣從產品和設計的角度去探索和理解?作為從業人員,面對全新的設備類型,我們與普通用戶的起點相同而又不同。相同的是,我們當中的絕大多數都沒有上手過Apple Watch,更不用說在實際的生活與工作情境當中進行體驗,目前所能看到的應用場景仍以Apple官方介紹的為主;不同的是,從專業的角度,我們對於設備和產品有著更加豐富和深入的歷史經驗,從而有可能更具前瞻性的站在體驗模式和人機互動范式的層面來思考新設備有可能扮演的角色。

  正如前面所說,人們通常難以擺脫現有的思維框架去了解新產品 – 我們不妨也試著回過頭從已知出發來探索未知。回顧iOS設備的發展以及對人們生活產生的影響,我個人認為iPad還是最典型的案例。當年,iPhone畢竟是以“手機”這個人人熟知的產品形態去沖擊舊市場和舊觀念的,而初代iPad對當時多數人來說則是真真切切的“新事物”,我清楚的記得自己當時的第一反應:“就是個大號iPod Touch罷了”(依然是與已有認知建立關聯),完全看不出這塊昂貴的屏幕對我的生活具有怎樣的意義。隨著看到越來越多持類似觀點(甚至更為尖刻更具攻擊性)的媒體報道,以及身邊很多人的吐槽,我幾乎產生了一種莫名的快感和自信。直到有一天看到同事在用,忍不住借來把玩一番,便立刻被Flipboard基於這款設備所提供的雜志般簡潔精美的大尺寸外觀以及自然從容的動效所吸引,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並很快從蘋果店裡抱了一台屬於自己的回家(記得在撕下保護膜的瞬間,我家喵突然伸出手去按屏幕,留下了一個髒兮兮的小梅花)。

  雖說這次購買行為更多是出於對美妙look的擁有欲,而非真切的看到對自己的實用價值,但隨著在生活當中不斷的實際使用,包括對層出不窮的各類app的嘗試,我慢慢發現每天晚間對iPad的使用時間已經超越了PC和筆記本;幾年下來也越來越多的聽到類似的聲音:“現在晚上在家基本不開電腦了,窩在床上抱著個iPad就夠了”。直到如今,在不用做事的晚上,半躺在床上有的沒的浏覽一下文章資訊、讀讀書、看看視頻一類,這個“大號iPod Touch”依然是不二之選,當然這裡也包括近一兩年更多依賴的iPad Mini;此外在入了Apple TV之後,若是晚間和喵一起窩在客廳沙發上,便會直接把視頻AirPlay到電視上,自己解放出雙手來伺候喵或是小酌幾口。

  用了不少字來描述自己的(也是我所了解到的很多人共有的)經歷,並非為了講故事 – 我想從中提取一些關鍵詞進行分析,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為大家(包括我自己)就“怎樣理解新平台”的問題帶來一些淺薄的啟發:

  實際使用

  層出不窮的app

  不用做事的晚上

  半躺著看資訊、文章、視頻

  iPad Mini

  Apple TV和AirPlay

  解放雙手

  基於現有認知來打量新事物,與在實際當中體驗(真實的使用,而非上手試用),是兩回事。在尚未實際使用之前,作為“專業人士”,不要輕易被片面或偏激的意見所誤導,無論這些意見來自“普通用戶”還是“專業媒體”。此外,在軟硬件界線逐漸模糊的發展趨勢下,新設備固然帶來了新的硬件特性和技術框架,但還需你我這樣的產品、設計和開發人員首先樹立起正確的認知並努力打造“層出不窮的app”,挖掘出更多的可能性,才能使新平台的價值更加充分的體現出來,直到“普通用戶”能從中獲取價值並產生認同。

  所謂“做事”,對我個人來說大致包括博客和設計工作兩個方面。這些事都要求我更加投入的使用MacBook或是另外連接顯示器來完成,通常情況下需要將主要工具(Evernote或Sketch等)與參考、素材方面的資源(經由浏覽器或Finder呈現)並列在面前,並通過實體鍵盤和觸控板等輸入工具來協同作業。對於這些事,我從不認為iPad可以勝任;在這些情境當中,桌面設備才是最恰當的工具。

  生態圈的構建過程是不斷為用戶的典型需求情境提供典型工具並使這些工具互相貫通以打造無縫體驗的過程,抱著“能否以一當十在所有時候解決所有問題”的標准來審視任何單一設備類型的做法早已不合時宜。

  近年來時不時拋出“平板時代,桌面設備已死”這類無知論調的,也正是當年那些預言iPad必將無所作為的“專業媒體” – 正如他們樂於宣稱“微博時代,博客已死”或“朋友圈時代,微博已死” 。時代確實在變遷,但無論是軟件還是硬件產品都在圍繞“多情境,多目標”而分化和進化,以一當十不如獨當一面 – 讓特定的形式更專注的在特定情境下滿足特定的需求。在需要沉澱、創作和閱讀內容的時候,博客仍是我們的主要工具;在需要快速傳播或獲取碎片化個人化信息的時候,微信或微博一類的平台又會成為首選,這與在做事時使用MacBook,不做事時使用iPad,有片刻空閒時拿出iPhone與朋友們在微信上交流,忙碌時僅通過Watch與那些最重要的活動保持連接,等等,皆是相同的道理。

Apple Watch平台認知與產品設計

  這裡還有個問題:說起“特定的需求通過特定形式的設備來完成”,沒錯,我的那些“正事”確實不適合在iPad上完成,但“半躺著看資訊、文章、視頻”卻是Macbook完全能夠hold住的,不是只有在iPad上才能做到;那麼iPad的價值在哪裡?相比於2010年前後,這個問題在如今對多數人來說都是不言自明的,對於那些無論是用筆記本還是iPad都可以做到的事情來說,通過iPad來實現顯然更加輕便、快捷、舒適。在多設備時代,“需求”二字已經不再簡單的等同於“功能”,“體驗”在需求當中的占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大,能夠幫助用戶在特定的情境中以最低的認知及互動成本完成目標的設備,才是我們所說的“特定形式的設備”。

  從這一點出發,後面幾個關鍵詞就可以貫穿起來了。對於“半躺著看資訊、文章、視頻”這類活動,一旦習慣了iPad帶來的輕便、快捷、舒適,我們便很難再回到從前靠筆記本來完成的日子了,縱使在那些日子裡一切看似都很正常,我們看似並不需要任何新設備。iPad並不是進化的終點,人們總是希望能以更方便更輕松的方式來達成目標。入手iPad Mini之後,我的老Pad逐漸退休,拋開性能方面的因素,Mini確實讓我感到進一步的便捷,放在床頭占用的空間更小,在需要的時候放在包裡帶出家門也不會像老Pad那樣有明顯的重量感,同時我的那些休閒娛樂需求也不會敏感到無法承受屏幕尺寸的縮小程度。而當Apple TV和AirPlay進入我的生活之後,從前難以預知的新的可能性也隨之而來——看視頻時,我不必再時刻把那塊小屏幕端在胸

copyright © 萬盛學電腦網 all rights reserved